現代主義
【圖文書與藝術史專欄】金箔之下:克林姆的手繪世界,兼談梵谷美術館特展「金童克林姆」
2022年冬,阿姆斯特丹梵谷美術館正展出網羅世界各地收藏的當期特展「金童克林姆。來自梵谷、羅丹、馬蒂斯...的啟發」。在...
徑情直行:李再鈐與徐永旭的剛與柔
李再鈐陽剛冷冽的鋼雕與徐永旭質樸柔和的陶塑各據一方,一邊將感情抽離得一乾二淨,另一邊流瀉出豐沛的有機訊息,這樣的畫面毫無...
【高森信男專欄】阿斯馬拉:來自過去的未來之城及其法西斯視角
殖民者常把殖民地作為慾望投射的場域,有時殖民地反而會被賦予重任,擔當起投射「未來」想像的對象。東非國家厄利垂亞(Erit...
【阮慶岳專欄】建築的風景:謝英俊的四條路徑─未來文明的想像:部落、社區、永續
我們講社區總體營造與地方創生,背後想像的其實就是部落價值,想重新找回人跟人的關係。「永續」是其中主軸,並以美國綠黨的10...
建築與權力
建築比短暫的政治現實應該更要有長遠的目光,過度急切的與之掛勾,經常是禍福難料的狀態。因此有智慧的應對時代,在直行與迂迴間...
美感教育:可不可以只想有一支好看的掃把?
美感教育的根本問題其實不只是美學素養的問題,還牽涉西方現代主義擴散至全世界之後使得美感趨於一致的問題。而反抗這件事的困難...
構築東方人文思想的精神空間:蕭勤─自我悖反與另闢蹊徑
在蕭勤的繪畫中,「國際」從非只是一個抽象的概念,而是生活與創作具體的實踐。他曾自我解析,自己一直有種「傳達者」的使命感,...
【阮慶岳專欄】建築的態度:戰後台灣建築師群像系列六:漢寶德
漢寶德除了身兼教學、著述與設計者的身分,終其一生,他的工作還涉及各種層次的管理與政治的公職,從博物館館長,大學校長到總統...
【蕭文杰專欄】臺灣藝術大學要拆戰後第一代校園建築合理嗎?
文化資產的評斷並非只是第一印象用視覺肉眼的解讀,人必須了解「文化」,將其論述,「文化資產」才會被產生。「文化資產」絕對不...
韓國著名現代主義畫家金昌烈逝世,享壽91歲
韓國戰後著名的現代主義畫家金昌烈於1月5日逝世,享壽91歲
文章導覽
1
2
3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藝術新聞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