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資法

故宮正館擬增玻璃入口亭再遭駁回,文資審議11比4否決計畫
臺北市文化局於2025年6月30日召開文化資產審議會,審查國立故宮博物院提出的「臺北市歷史建築國立故宮博物院調查研究暨修...
李遠擔任文化部長,是文資保存大進步還是倒退嚕?
2024年末,時任文化部李遠終於召開全國文資法修法座談,其所聘專家學者的政策立場與鄭前部長任內截然不同,一般人恐怕霧裡看...
【蕭文杰專欄】威權遺物「兩蔣日記」成國寶?民間困惑「國寶」認定標準何在?
「對威權時代的受害者及其家屬來講,如果把兩蔣日記叫作國寶,我想他們的確會感到很不舒服……。」日前國史館將「兩蔣日記」報中...
【24/25】2025藝術環境趨勢:2024文化資產回顧與文資修法趨勢
談到文資「國際」接軌,就必須思考我們臺灣要用什麼樣的文化資產與國際接軌?今年停泊在基隆岸上的「海功號」也遭遇到文化部重要...
捨棄文資會審議全程公開透明,開聽證會有何用?
根據目前文化部修法資訊,文化部爰增訂草案第9-1條規定主管機關辦理文化資產指定登錄案件,遇有社會重大爭議情形應舉行聽證規...
【蕭文杰專欄】即將被「禁錮」的國定古蹟─由北門談臺灣文化資產管理的怪異現象
「北門」曾經是柯前市長大肆宣稱的「政績」,他說:北門是臺灣的國門意象,又說:「巴黎有凱旋門,臺北有北門」。但我個人認為,...
【蕭文杰專欄】文化資產需要動態與多元價值觀
我並非刻意貶低或是污辱文化局聘請來現勘「曹永和故居」的專家,但是這些「專家學者」是否如殷海光所堅持的:「是什麼,就說什麼...
【蕭文杰專欄】文化部提出「不義遺址保存條例草案」缺陷多
過去「保存不義遺址」,僅規範在《轉型正義條例》,操作上並沒有專法。「不義遺址」也不屬於我國《文資法》所規範的文化資產類型...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特展爭議,藝術界齊聲呼籲政府完善藝術品鑑定制度
在記者會中,文資學者蕭文杰與策展人胡永芬,更分析ATCT協會與該協會理事長歐陽健中的展出作品爭議細節與方法套路,呼籲政府...
【蕭文杰專欄】臺灣史觀被當權者漠視:由臺灣史學家曹永和故居被評不具文資價值談起
筆者對臺北市文化局最大的質疑是曹永和故居審議符合文資相關作業要點嗎?文資審議不是憑個人喜好,曹永和故居與周遭建築文化局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