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藝術

資本社會的代幣模型如何走向「公益」:FAB DAO《百岳計畫》的未來社會行動
當加密貨幣面臨巨大熊市的嚴冬考驗,其實反而有一股力量更聚焦探討NFT或加密貨幣世界中基於某些善意的出發點,所創造出的多元...
星球錄像:論吳其育「它物紀」
吳其育此次在TKG+的新展「它物紀」(2022),可視為乃繼「時間91平方米」(TKG+ Projects,2017)與...
拾掇碎片的真相再進擊:專訪「第17屆臺北數位藝術節」策展人黃祥昀
黃祥昀強調這次選擇作品的過程中,每件作品不只對應單一一個議題,而是串連起一個互相交錯指涉的網絡,綜合成一個以多重面向來探...
看不懂NFT藝術?NFT平台開設實體畫廊推廣成趨勢
數家知名的 NFT 平台在過去一年以來,紛紛開設實體畫廊以展示 NFT 藝術作品。SuperRare 的聯合創辦人兼產品...
地球(Terra)毀滅時,Terra NFT創作者是逃逸還是陪葬?
史上最大的穩定幣UST脫鉤事件過了一個月有餘,一代王朝Terra鏈就此殞落,百億美元轉瞬成空。Terra發行的Luna幣...
【地景說話專題】噪點:關於社群媒體的數位風景碎片
風景一路從真實擴展到虛擬,而社群媒體的推波助瀾下,風景被廣泛傳播,有著各式不同的支線發展。這些碎片不光是真實景觀的再現,...
當代科技藝術的歷史化與關係辯證:「蓋婭:基因、演算、智能設計與自動機_幻我;它境」
科學提供了關於真理的事實,藝術卻提供了關於真理的意義。當前者被藝術家應用、轉化成藝術形式之後,重點已不在於工具化的功能想...
影響未來的2021
每年歲末年終,Google都會公布當年度(前年12月至當年11月)的熱搜關鍵字與議題。在台灣,2021年與疫情相關的各類...
庇護所如何無邊?「2021第十六屆臺北數位藝術節」的文化與世代轉向
從去年的「01_LOVE 愛情數據」到今年的「無邊庇護所」,我們可以看到藝術節連兩年在臺北數位藝術中心藝術總監陳湘汶的策...
加密貨幣與NFT藝術的抵抗本質 兼論適法性與稅務問題
在目前主要國家中,企業選擇加密貨幣作為支付工具變成非常合理的選擇,然而,台灣目前並未將加密貨幣納入行動支付法規(《電子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