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灣美術館
2022台灣美術雙年展「問世間,情不為何物」盛大開幕:翻轉台灣在不同主體語境下的歷史書寫
文化部所屬國立臺灣美術館(簡稱國美館)主辦的「問世間,情不為何物─2022台灣美術雙年展」將於11月5日盛大登場。本屆雙...
黃土水《甘露水》入藏國美館,今起公開展示
文化部所屬國立臺灣美術館(簡稱國美館)今(29)日舉辦「黃土水《甘露水》入藏文化部國立臺灣美術館見證典禮」,《甘露水》即...
袁旃藝術世界書畫共融、中西兼併的魔幻意蘊
袁旃的作品風格多樣,主題各異,因而每換至一個空間,在作品調性上就可以看到明顯的不同。但大體而言,袁旃的作品多大膽用色、大...
南方觀點,回望在地:國美館「台灣計劃」三十年回顧展
國立臺灣美術館今年以台灣藝術史主軸的展覽,邀請藝術史學者賴明珠為策展人,推出「島嶼溯遊─『台灣計劃』三十年回顧展」,重現...
【專欄|老派博粉】穿越時空,航行海、島之間:國立臺灣美術館
邀請你和老派博粉回航抵達臺灣,造訪位於臺中的國立臺灣美術館。我們將化身冒險者,來場超時空旅程,隨著藝術家的視角與記憶前往...
九品芝麻官、行之未然的文化部組織機構改造─以梁永斐兼任國美館、史博館館長為例
在國立歷史博物館現任館長廖新田借調4年期滿,將歸建臺灣藝術大學任教,館長一職將由現任國立臺灣美術館館長梁永斐同時兼任。對...
【小典藏│新鮮事】國美館線上資源 「我的魔法修護學院」探索藝術品修復的神祕!
剩餘的暑假時光,待在家能做些甚麼?快來探索國立臺灣美術館推出的線上資源—「我的魔法修護學院」,一同踏入藝術品的修復領域吧...
第17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隆重開展,「臺灣館」展覽「台灣郊遊」展現疫情下的建築視野
第17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Biennale Architettura)於本月22日隆重開展,展期將持續至11月21日...
【數位藝術保存專欄】版次、版本:數位藝術原作的文件化
如果將藝術作品比喻為具有特定參數的阿米巴原蟲,所有版本都是同一隻適應展示環境與現實的自我變形;又有什麼情況,會使原蟲選擇...
第17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延期一年後開幕在即,「臺灣館」啟動「台灣郊遊」參展
第17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經兩度延期,終將於下個月(5)22日至11月21日,迎來久違的盛大展出。對應當前疫情局勢,「...
文章導覽
1
2
3
4
5
登入
註冊
記住賬號
社群網站帳號快速登入 / 註冊
Enter something special:
登入
忘記密碼?
社群網站帳號快速登入 / 註冊
我已閱讀並同意網站的
服務條款
,並同意按照
隱私政策
存儲和使用我的個人數據。
新增帳號
忘記密碼? 請輸入您的電子郵件地址。 您將收到帶有設置新密碼的郵件。
重設密碼
回到登入
會員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藝術新聞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古美術專題
古美術專欄
古美術市場動態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Line
Apple Store
Google Play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