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秀詒
【場景次世代】社群、資源機制,與替代的日常——羅仕東、區秀詒談區域文化交流路徑的變與不變
脈絡的變化觀察,圍繞當日眾人的提問對話,時而穿插著在東南亞不同區域停駐時的生活心法、瑣碎家常,一如兩人投身交流計畫,最初...
2025綠島人權藝術季「一四九海浬的時間:抵抗遺忘」公布參展名單,11月26日起作品搶先於「2024濟州雙年展」亮相
由國家人權博物館主辦的「2025綠島人權藝術季」於今日公布策展主題與參展藝術家名單。本屆人權藝術季首次以雙年展規格辦理,...
【專題】場景次世代:場景的變體與異質抽樣
「場景次世代」是一個對臺灣另類文化場景現象的抽樣觀察,觀察跨文化的團隊,與創作者的文化實踐,藉此思考幾個問題:在目前不同...
聲波薩滿,場景炸烤:當歐美未來正緩慢取消,亞洲正喧嘩著多樣性的未來
如果說,聲波薩滿是藉由許多身處創作範疇邊緣的創作者們,集結而成的臨時性場景,藉此以side project突破脈絡與框架...
游人如織:不標準遊客的地方旅遊指南
新北市美術館「游人如織」是一檔試圖藉異質的他者──或是說,這些身為不標準遊客的藝術家之眼,讓「地方」從既定形象與既定地緣...
共創是創造集體記憶的起始點:專訪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策展人林怡華、鄒婷、馮馨
對林怡華而言,場外(Off-Site)策展的相當關鍵的元素,正是「偶然與巧合」與「不可預期性」,因高度互動交流,所產生的...
【高森信男專欄】遺願宇宙與新迴響:沙迦雙年展速記
筆者於宗教氣氛濃厚的周五下午抵達黃沙滾滾的艾爾-達依德,作為當下唯一一位前來參觀沙迦雙年展的觀眾。伴隨著這種奇怪的氣氛,...
海與巴別塔—「海洋與詮釋者」
由高森信男策展的「海洋與詮釋者」第三季,作為主視覺的薩拉赫.艾爾穆爾(Salah Elmur)《綠天空》(Green S...
【聲波薩滿專題】12月台北,黑暗氣旋:「聲波薩滿」的失/屍/詩調共鳴
12月台北,黑暗的烏雲中縈繞著殘酷衝擊與撫慰治癒,不可見的空氣仍然瀰漫病毒、焦慮、壓迫、戰爭與恐懼,台北的呼吸頻率感染著...
探索塵埃裡的聲景,林彥君獲「2021臺北美術獎」首獎;吳梓安、汪紹綱、區秀詒、黃萱、羅懿君優選
林彥君以作品《氛塵:沉積於塵埃裡的聲景》榮獲「2021臺北美術獎」首獎;5組優選獎得主包括吳梓安、汪紹綱、區秀詒、黃萱、...
文章導覽
1
2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藝術新聞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