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藝術&投資
迷宮/奇點/未來:當代科技藝術裡的未來追尋與想像
如果說,科技藝術將科技技術追尋的「Maze」轉化為精神探索的「Labyrinth」,那麼必須說其同時也顯影了在此「Lab...
【藝術自然史Ⅰ】花爛映發:西洋繪畫中的植物辨識與象徵
從圖像學的觀察角度來說,文藝復興繪畫的植物圖像顯然具有三重特性,它們一方面作為畫面構成所需,飽含美感與裝飾性特質;畫家以...
【24/25】2025藝術環境趨勢:臺灣「生態」藝術史的跨域策展潮流
2024年2月,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跨.1624—世界島臺灣」特展,納入臺灣海洋史觀,回顧了自1624年以來,臺灣如何成...
【專題】藝術中的自然史Ⅰ
在跨學科合作蔚為風潮的今日,自然史與藝術的融合,不僅揭示了科學與文化互動的歷史軌跡,也為當代藝術創作注入新的靈感,開拓了...
【24/25】2025藝術環境趨勢:國際「特展」雲集之後,臺灣本土藝術何以定錨?
2024年,臺灣的藝術館舍與國外知名機構合作,聯手舉辦多場「大型展覽」,引進眾多國際知名藝術家的作品來臺展出。同時,亞洲...
【24/25】2025藝術環境趨勢:2024文化資產回顧與文資修法趨勢
談到文資「國際」接軌,就必須思考我們臺灣要用什麼樣的文化資產與國際接軌?今年停泊在基隆岸上的「海功號」也遭遇到文化部重要...
火之親族
「火之親族」既包含這種對在地智慧的頌揚,也彷彿成為一種呼喚:人若要成為火的親族、自然的親族,知識、信念、理性與智慧,皆不...
「ONE ART Taipei 2025 藝術台北」圓滿閉幕 銷售之外,持續湧現新意的交流平台
在定位精確且行銷多元化的策略下,OAT三天的展會期間吸引近萬人次造訪,而人氣也成功轉換為買氣,不少畫廊紛紛表示多數展品銷...
長路漫漫,步履紛沓終成自己的路: 「走自己路的」李明則個展
安卓藝術於2025年伊始舉行與李明則合作的第二場個展——「走自己路的」(Walk Your Own Path),其中展出...
【24/25】2025藝術環境趨勢:顏說與色變—面對從靜音到噪音的咆哮文化
以顏色或花來冠名由下而上的革命,由來已久。「顏色革命」多泛指以非暴力手段影響政權的運動,因此又名為「非暴力抗爭」。202...
文章導覽
1
2
3
4
5
6
...
38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藝術新聞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