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藝術&投資2025年1月號

【24/25】2025全球藝術展覽趨勢前瞻:世界
隨著新的一年即將到來,至截稿日前,綜觀2025年度全球各大美術館所公布的展覽資料,可見幾個趨勢浮現:橫跨19世紀至當代之...
【24/25】2025全球藝術展覽趨勢前瞻:雙年展
在號稱「雙年展年」的2024年後, 2025年仍有許多大大小小的雙年展,本文盤點了17檔雙年展,其中值得注意的便是有許多...
尋找.肯定.頌揚臺灣之美, 黃土水在太平國小OPM的永恆叮嚀
太平國小因收藏黃土水《少女》胸像遺作,成為國內OPM4.0的範例。這座胸像不僅是臺灣重要文化資產,也記錄了黃土水這位歷史...
新店晚霞
現在新店交通已方便許多,快速道路能快速通往臺北,沿著淡水河邊。這些年來,我經常開車來回經過,特別是在黃昏時,那金燦燦的晚...
起始的地方,就是沒有起始的地方── 評謝牧岐個展「起始的地方」
莊世和的立體派頭像,鑲嵌在大衛.霍克尼(David Hockney)的身軀,上方是陳澄波的素描碎片,疊在一旁的是謝牧岐孩...
文學、藝術何價?
第75屆「美國國家圖書獎(National Book Awards)」於美國時間11月20日晚間在紐約頒獎。臺灣作家楊双...
捨棄文資會審議全程公開透明,開聽證會有何用?
根據目前文化部修法資訊,文化部爰增訂草案第9-1條規定主管機關辦理文化資產指定登錄案件,遇有社會重大爭議情形應舉行聽證規...
【專題】24/25
回顧2024,我們看到市場、文化與藝術策展之間的動態張力,也看到全球政治、經濟與社會變遷對藝術場景的影響。展望2025,...
去年,我成了被告!
簡社長的臉書發表,連同編輯部與我先後在典藏藝術網站上,針對上述展覽所做的討論、展品比對,以及所發出的疑問等,引起了臺灣,...
韌性社會中的美學維度
在臺灣,近兩年也是「韌性」觀念逐漸在學界、產業界乃至公民社會政策領域擴散和運用,儘管目前看來距離理想的推進步調尚有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