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葉怡暄創作中的「向生而死」

葉怡暄創作中的「向生而死」

「生活已經很殘酷了。」葉怡暄說。面對殘酷的生活,藝術能做什麼呢?攝影能做什麼呢?是去再現它嗎?或許葉怡暄的藝術創作在思考的是讓藝術的感知,滲入那被殘酷生活撕裂的心神。向生而死,也似乎是一種藝術創作的終極目標——為了新的凝視、新的想像,而按下快門、塗上顏料,被完成。

從九〇年代末便開始創作的葉怡暄(b.1973),是一位對生活世界(Lebenswelt)有纖細體察能力、且以多元和多產的創作回應生命狀態的創作者。在她幾次旅居國外的經驗裡,葉怡暄時常從不同的人、家庭、動物等生命邂逅與一期一會之中,體察那些難以名狀的事物。

或許因為生命中有許多不可承受之輕,葉怡暄也隨著生命經驗的蛻變,逐漸更節制地表現攝影與繪畫作品中的畫面。「義大利17世紀的思想『memento mori』(向死而生),我想的是『向生而死』。」她說。

葉怡暄攝影作品《白蘊 Nurture white》(2024)。(葉怡暄提供)
葉怡暄攝影作品《靜謐 Sérénité 》(1995)。(葉怡暄提供)
藝術家葉怡暄(b.1973)。(葉怡暄提供)

此次在「台南藝術・文物博覽會(AxCA TAINAN)」503室展出的個展式展陳,精選了她超過三十年來創作歷程中的攝影作品。包括1995年於法國巴黎拍攝室內場景的幻燈片作品《靜謐 Sérénité 》、2002年攝影創作《花隱Fleur invisible(模糊,Indistinctness #8)》、於德國柏林拍攝的黑白攝影近作《消隱(Concealment)》(2018)、《花質 Flora essence》(2020),與新作《白蘊 Nurture white》(2024)和以在地臺南人視角拍攝臺南鐵路地下化的攝影計畫。

儘管葉怡暄並非科班出身,但她自國立臺灣大學經濟學系轉向創作的路上,便受到藝術家林鴻文啟發藝術創作,同時也對如貝倫妮斯・阿比特(Berenice Alice Abbott)與喬治亞·歐姬芙(Georgia Totto O’Keeffe)等重要的女性藝術家有所研究。她自陳,攝影最早的啟蒙是羅伯特・杜瓦諾(Robert Doisneu)以及臺灣前輩攝影家鄭桑溪的作品《蒸汽火車頭》,影響最深的則是尤金・阿傑特(Eugène Atget)的巴黎攝影。「1993年大學時,也會到知名的『第五階專業影像』,直至2014年才開始與老闆陳春祿先生進一步認識。」葉怡暄以這些經歷作為思考攝影繪畫創作的觀念,並與生命中的所見所感相互輝映著。

葉怡暄分享了最早的攝影作品,是在就讀大學時參加臺大自然保育社,於1993陽明山竹子湖拍下的海芋。自此,花便成為了她攝影創作裡的重要題引。一想到以花為創作對象的女性藝術家,我們也許會聯想到歐姬芙的諸多作品。葉怡暄很早便開始思考著自己與這些藝術大師之間的不同。而刻意將被攝物以模糊的畫面表現,是她選擇的方法之一。葉怡暄認為,將被攝物有意識地以模糊化、抽象化的表現,也是以更詩意、隱蔽的方式轉化攝影拍下特定物與特定情感之永恆瞬間的方法之一。對於攝影中的光影感知,與抽象性的表達,這樣的美學觀,亦影響到她部分的繪畫作品之中。

對葉怡暄來說,引發創作動機的情思,可以是慾望、思念或創傷。然而以直接、具象的靜物或人物攝影來表達這些精神層面的情感,對2014年之後的葉怡暄來說已經過於直接了。「生活已經很殘酷了。」葉怡暄說。面對殘酷的生活,藝術能做什麼呢?攝影能做什麼呢?是去再現它嗎?或許葉怡暄的藝術創作在思考的是讓藝術的感知,滲入那被殘酷生活撕裂的心神。向生而死,也似乎是一種藝術創作的終極目標——為了新的凝視、新的想像,而按下快門、塗上顏料,被完成。

葉怡暄攝影作品《花隱Fleur invisible(模糊,Indistinctness #8)》(2002)。(葉怡暄提供)
葉怡暄攝影作品《消隱(Concealment)》(2018)。(葉怡暄提供)
葉怡暄油畫作品《月影 ​l’ombre de la lune》(2019)。(葉怡暄提供) 

 「2014-15年,再回頭看Robert Doisneu的作品,呈顯喜悅,我想朝那個方向拍攝。但事實上,這幾年呈顯出的或說是我作品呈顯出的與其差異甚大,非現下的我的生命特質可轉向的。」十幾年來,葉怡暄數次經歷家人的離世創傷,這樣的生命經驗,影響了她在創作中思考的向生而死。「向生而死,我在攝影的感知上,是攝影按下快門的當下對象物已死,存留下當時的被攝物,以生的方式(攝影作品)存有。」

攝影近作《光質》(2023)便是表現此美學觀的系列作品之一,葉怡暄並不將鏡頭直接聚焦在被攝物身上,而是被攝物與透過觀景窗望向的視線之間的某個中點。一片模糊的畫面,顯現出影像生成時的物質性,只剩光影構成的抽象畫面。然而,此種將畫面模糊拍攝以致辨認無效的攝影創作方法,並非只是一種拒絕再現被攝物的方法,也不是為了完成一幅抽象畫般的構圖。它更是一種藉此思考其抽象意義的觀看方式。

一如德國文化科學家烏利西(Wolfgang Ullrich)在《模糊的歷史》(註1)中,從波坦斯基(Christian Boltanski)刻意模糊中學生影像的攝影作品裡認識到的模糊美學——沒有什麼比模糊更能讓那個「不尋常地走向」變得可見,模糊將一個人的圖像化約為純粹的明暗,將臉龐化約為平面……模糊在這裡就會引發哀悼之情——也可能引發後悔之心:錯過了什麼、遺忘了什麼,或失去了什麼。

葉怡暄作品《花質 Flora essence》(2020)。(葉怡暄提供)
葉怡暄攝影近作《光質》(2023)。(葉怡暄提供)

葉怡暄創作展台南藝術・文物博覽會 AxCA TAINAN

展覽日期|2024.09.27-30
展覽地點|夏都城旅-安平館 503室
展覽地址|702 台南市南區新建路47號

葉怡暄創作展台南藝術・文物博覽會 AxCA TAINAN。(葉怡暄提供)

註1   烏利西著、胡育祥譯,《模糊的歷史》,一行出版社,2021年4月出版,頁178

陳晞(Sid Chen)( 108篇 )

藝評書寫與研究者,現為典藏雜誌社(《今藝術&投資》、《典藏ARTouch》)社群暨企劃主編、國際藝評人協會台灣分會(AICA Taiwan)理事。目前關注異質性的創作與勞動,長期研究繪畫性與敘事性等命題,對於另類文化和視覺語言的迷因混種亦深感興趣。文章散見於《典藏ARTouch》、《CLABO實驗波》、《端傳媒》、《非池中藝術網》、《Fliper》、《ARTSPIRE》、《500輯》、《藝術認證》、《歷史文物》、《新北美誌》等。

sid@artouch.com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