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追尋光,覓得生命的出口——「有光 With Light 葉怡暄攝影展」

追尋光,覓得生命的出口——「有光 With Light 葉怡暄攝影展」

Seek the Light, Finding an Outlet in Life -- Yi-Hsuan YEH Photography Exhibition, “With Light”

2024歲末揭幕的「有光 With Light 攝影展」是投身攝影三十年的葉怡暄,期以自身之力獻給有憂鬱症的人,幫助他們照見希望與未來。葉怡暄也以­「我的光」來指稱自己的攝影作品,在其畫面中的光呈現各種狀態與變化:無論冷暖/明暗/強弱,終究平等地籠覆在萬物之上。她捕捉生活當中的真實卻又絕非單純地再現,而那些刻意模糊的部分充滿隱喻與詩意的想像空間,也是其攝影作品耐人尋味之處。

2024歲末揭幕的「有光 With Light 攝影展」是投身攝影三十年的葉怡暄,期以自身之力獻給有憂鬱症的人,幫助他們照見希望與未來。

近年遭逢親人離世的切身之感,讓葉怡暄萌生以攝影給予他人力量的念想。身為基督徒的她認為,光是平等的,即使處在低潮的人仍會被光照拂。2024年春季在合歡山拍攝的「光域」系列是她特地為憂鬱症所苦的人士所創作,意在傳遞光落在思念的人身上。此外,也匯集二十多年來的作品以「有光」之名展出。

藝術家葉怡暄。(葉怡暄提供)

儘管不是科班出身,喜愛大自然的葉怡暄在大學期間參加自然保育社從而展開不同的視野,在開始攝影之後也向藝術家林鴻文習畫,從最基本的線條開始畫起並且學習如何觀看,這些啟發、觀照與嘗試,以及四處流轉的旅居經歷都讓她的作品流露出獨特的「識閾性」(liminality)。

葉怡暄表示,自己在攝影時,總不免地被光所吸引進而追尋,而光更是攝影這項技術得以實踐的根源。攝影自問世以來,與繪畫之間的辯證也自此展開。攝影之初在畫意主義(Pictorialism)的影響下,葉怡暄談到阿爾弗雷德.斯蒂格利茨(Alfred Stieglitz,1864-1946)在1903年拍攝紐約的熨斗大樓(The Flatiron Building)此一經典作品,其朦朧模糊的詩意構圖也可從這次展出的部分作品窺見。

葉怡暄,《澤光》,Giclée print、Canson Rag,50.8×76.2 cm,2019。(葉怡暄提供)

例如進入展場所見的首件作品《消隱》拍攝於2018年德國柏林的平安夜,當時的葉怡暄渴望在外探尋更遼闊的世界卻也被思家之情所牽絆,在幾乎辨識不出造型的建築看到象徵陪伴的光線自窗戶透出,藉此透過這樣的模糊消隱鄉愁。

展覽期間舉辦「Knock Knock 攝影座談」,與藝術家姚瑞中對談。(葉怡暄提供)

回顧2008年至2014年,因為擔任教職而僅能在寒暑假短暫出國旅行與拍照,在她看來那時的拍攝只算是紀錄並不屬於創作。而在2019年於法國拍攝的《有光》儘管是展場中尺幅最小的作品,對她而言,則可謂停滯多年之後重新走回攝影道路的重要原動力與創作。這件作品同樣反映了她對光的興味以及光所乘載的力量;光落在枯乾的草上,而四周的綠色生命同樣為陽光所照拂。她想傳遞的是,「對於生病的人,陽光依舊在、溫暖也在。」

葉怡暄,《有光》,Giclée print、Canson Rag,9×13 cm,2019。(葉怡暄提供)

在這次展覽中為數不少的花卉攝影,反映了自身對大自然的喜愛。在2002年11月前往美國蒐集撰寫論文資料的前夕,以友人贈與的蓮花所拍攝的《花隱》是這次展覽中唯一用底片相機拍攝的作品,而這樣極近距離的取景不免讓觀者聯想到美國藝術家喬治亞.歐姬芙(Georgia O’Keeffe,1887-1986)以花為主題的經典繪畫,被指為暗喻女性性器官的描繪,她也有意藉此探索性別認同。葉怡暄當時認為消掉顏色時,物件的形體能更清楚凸顯,而刻意不對焦的效果也讓她看到另一種世界。

直至二十多年後的近期,她重啟以花為主題的攝影。葉怡暄表示,自己從黑白攝影開始,因此要轉換到數位相機歷也歷經過掙扎,《本質》一作仍藉由減去色彩的干預,使鳶尾花的形體清晰地被觀看。至於《創生》的構圖發想啟發自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 1475-1564)的《創造亞當》(Creation of Adam),呈現上帝與亞當手指即將相互觸碰的瞬間。她拍攝一朵百合在不同程度的綻放狀態再並置於同一畫面,兩者之間的空隙看似留白,實則充盈著不可見的流動。「我明瞭在自然界中有人類眼睛看不見的生物存在,他們傳遞著生命的力量,這幅作品展呈的是『介質』,以不可見為可見,載具生命的恆存。」

葉怡暄,《本質》,Giclée print、Canson Rag,50.8×76.2 cm,2022。(葉怡暄提供)

而2024年的「拾花」系列側重於呈現顏色的試驗與探索,在此的花已難以辨識原貌更趨於抽象的色塊與光影。此外,近作《層析》的橘紅色階變換、渲染觀者的視域,也是她有意逼近繪畫的視覺效果,令人想到馬克.羅斯科(Mark Rotheko, 1903-1970)色域繪畫(Color-field painting)在消除形象之後反而呈顯高度精神性的冥思。

葉怡暄,《層析》,Giclée print、Canson Rag,12.5×16.5 cm,2024。(葉怡暄提供)

2023年拍攝的《天啟 #1》是她遙想在法國看到的世界上第一件彩色攝影作品,而過去的生活與工作經驗也讓她確信自己定要走回攝影、繪畫創作的路,這也合乎基督教的命定論。至於在黝暗背景中隱然浮現的光圈為何物,便留待觀者各自解讀。「我想傳遞的是在黑暗中依舊有光,在困境中依舊可以看見光亮,在更難的處境下,是有溫度的。」

綜覽這次展出的作品雖然以「光」作為主題,但葉怡暄的攝影似乎難以用特定的風格、主題或規格來概括。她當然明白建立起某種明確的視覺語言能夠讓外界立即辨認出,卻也直言與自己的本性不符,「我的風格是changing」不喜歡重複的她從2023年4月開始探索逼近抽象化以及模糊的處理,認為到2024年8月結束在貢寮的駐村創作之際也已經告一段落。《光啟》此作的命名便有著要開啟另一系列的宣告,此作透過鏡頭微距觀察自然,可以看見更為別緻的「相」,所顯現的彩度與光度都是來自大自然的恩賜。對她而言,在媒材的轉換與掌握度上,《擇筆》是這系列之中最滿意的作品。

葉怡暄,《擇筆》,Giclée print、Canson Rag,30.48×45.72 cm,2024。(葉怡暄提供)

而具象主題的作品則是另一條脈絡,她所觀看的風景總有別於大眾的日常視覺經驗,將所感所知注入其中。在匈牙利取景的《恩諭 #2》呈現明亮遼闊的自然原野,葉怡暄也說明,「諭」指的是語言跟歌曲,在旅途中看到的戲劇表演令她深感觸動,覺得那些聲音彷彿由天降臨。而在法國Besançon拍攝視角由室內往外看的《祂方》是她嚮往的生活;開窗有光、有樹、乾淨的空氣還有草香,以及一種無法言說的靜謐於生命中。同樣在Besançon拍攝的《澤光》則捕捉到光照射在沼澤植物所呈現的幽微之感。至於朦朧的《拾光》則是運用過曝效果將臺南溽熱的天氣呈現出冰涼森冷的另一種情境。

葉怡暄,《恩諭 #2》,Giclée print、Canson Rag,17×30 cm,2019。(葉怡暄提供)

受訪時,葉怡暄對每個時間點都描述得鉅細靡遺,顯示出她是如此用心而深刻地度過。「時間很長,日子很短。」是她對生活的感觸,這些片段的疊加與延展,交織著悲喜得失、嚮往與追尋,當中有能夠訴諸分享的、不免也有難以言說的。

葉怡暄,《祂方》,Giclée print、Canson Rag,76.2×114.3 cm,2019。(葉怡暄提供)

人生歷程幾經兜轉,葉怡暄心中的歸屬仍是踏上攝影之路。在基督教義之中,光有「照亮」與「顯露」的作用。而葉怡暄也以­「我的光」來指稱自己的攝影作品,在其畫面中的光呈現各種狀態與變化:無論冷暖/明暗/強弱,終究平等地籠覆在萬物之上。她捕捉生活當中的真實卻又絕非單純地再現,而那些刻意模糊的部分充滿隱喻與詩意的想像空間,也是其攝影作品耐人尋味之處。

追尋光,來覓得生命的出口是她現階段的心態,於日常與攝影皆是;以光紀念、鼓舞與治癒,同時也照亮那些令人心折的暗角。

葉怡暄,《拾光》,Giclée print、Canson Rag,30.48×45.72 cm,2022。(葉怡暄提供)

延伸閱讀|葉怡暄創作中的「向生而死」

有光 With Light – 葉怡暄攝影展

展期:2024.12.07 – 2025.01.12
時間:週一至週六 10:00 – 19:00、週日 10:00 – 18:00
地點:田園城市生活風格書店 B1藝文空間,臺北市中山北路二段72巷6號

楊椀茹 (Yang, Wan-Ju)( 155篇 )

典藏ARTouch資深採訪編輯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