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
【2025桃源美展】「立體與影像多媒體」徵件開始,自6月2日起至7月2日止開放線上報名
今年「桃源美展」第三度以「立體與影像多媒體類」為徵件主題,鼓勵除傳統美學藝術創作者外,新型態之藝術作品亦可參賽,並首次開...
【高森信男專欄】「Videonale.20」:波昂錄像藝術雙年展側記
波昂錄像藝術雙年展和其他歐陸雙年展緊抓著歐洲本位主義不同,「Videonale」自創辦開始便和亞洲有著一定程度的連結。因...
在圖像中安排一場不可抵達的告別——「去花蓮 找 莊德樹」個展
14歲時,母親曾以一張機票將他差遣至花蓮,與在那裡出差的父親短暫相見。他至今仍記得,那是他第一次喝醉的夜晚,也是為數不多...
托馬斯·德曼的擬造世界與時空幽靈,如何幫助我們面對真實?
回想一下,當我們第一次得知那些幾乎以假亂真的照片,無論是無人的空間、還是生機盎然的自然景色,畫面之物實際上都是由紙所構成...
藝聞摘要:上海雙年展宣布第15屆共同策展人等主要工作團隊名單、泰特美術館裁員7%、索菲.里斯特勒貝爾(Sophie Ristelhueber)榮獲2025年哈蘇獎、Julien Pradels出任佳士得美洲區總裁
典藏Artouch雙週藝聞:2025年3月4日至3月17日。
V-Touch人物|藝術家上菜-陳擎耀
在「藝術家上菜」系列影片中,藝術家陳擎耀透過料理的方式,展現其創作思維如何滲透至生活的每一個細節。影片不僅捕捉了他的藝術...
托瑪斯.德曼30年回顧展盛大登場:探問圖像時代,雕塑與攝影層層重製的現實
透過紙材的巧妙建構與光線、陰影的編排,德曼的作品乍看近似真實世界的攝像,卻了無人跡,仔細審視更會發覺是用紙張和硬紙板重現...
喝下那罈醉生夢死—「其後 · 十年─何兆南個展」
也許何兆南在臺灣年輕一輩的藝術圈中,已不算是陌生的名字,近年他成為維繫臺港澳三地當代藝術社群網絡的組織者,這份心思或許與...
葉怡暄創作中的「向生而死」
「生活已經很殘酷了。」葉怡暄說。面對殘酷的生活,藝術能做什麼呢?攝影能做什麼呢?是去再現它嗎?或許葉怡暄的藝術創作在思考...
影像作為非典型敘事的共犯——蔡咅璟「帝國的標本」無法展示之必要
我們可以說蔡咅璟保留了一段觀眾無法直視主體的距離,而這個距離正是藝術家得以施力之處,包含透過靈通、動態捕捉技術、影像模型...
文章導覽
1
2
3
...
9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特別報導
藝術新聞
藝術關鍵字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