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青年世代的策展人館長:專訪賴依欣,面對「機制」的練習

青年世代的策展人館長:專訪賴依欣,面對「機制」的練習

也許機構的內與外從來不是截然二分的渠道,而是對於體制誠懇的偵測後,提出扭轉機制的可能性,獨立策展的意志並非進入體制後就被絕對抵消,端看那個獨立與批判力思考的視線是否仍持續運作。
增改建工程的新建築體改變原來建築的入口處位置,轉向從建築體背後的內側庭院進入。(嘉義市立美術館提供)
繞過街道,轉向嘉義市立美術館(簡稱嘉美館)的廣場,環狀散落的櫸木林、楓香樹林,以及低矮與中層段雅緻、野生的植栽,暗示了以庭園作為美術館開門意象的主體性。新開幕的嘉美館所在處為市定古蹟,與台南市美術館一館同為日本建築師梅澤捨次郎的作品。增改建工程的新建築體,則將市定古蹟與兩旁的酒品倉庫做了結構連結,尤其改變原來建築的入口處位置,轉向從建築體背後的內側進入。此外,去年5月嘉義市立美術館宣布由獨立策展人賴依欣接任館長一職,這項人事安排對於目前台灣的青策世代職涯發展具有指標性的啟發,其長期的獨立策展經歷與台灣當代藝術界互動累積的經驗,都被視為這座即將開幕的地方美術館,展開台灣地方美術館實務新論述與契機的可能。兩項突出的議題性,也使得嘉美館從人事到建築體未開館前,即備受注目與期待。
嘉美館已於9月25日至27日間進行試營運。10月6日正式開館前,特別訪談館長賴依欣,她如何尋覓出未來嘉美館研究、典藏與教育推廣的可能,和美術館短期至中期的定位、走向。
嘉義市立美術館館長賴依欣。(嘉義市立美術館提供)
以展覽做為扭轉機構的實證
賴依欣認為所謂「地方美術館」,其實必須體認其地域、資源與層級上的限制。其優先的目標仍是「如何回應地方特質跟地方美術史,以及如何透過美術館所形塑的觀點,來重新創造不同的展演或者是教育推廣的方式。」目前她對嘉美館近程目標的規畫,會先以展覽生產與周邊的延伸活動做為長期主軸,內容會以嘉義美術史跟城市特質為重點建構的方向。在展覽議題操作上,則會更積極於提出新觀點和新的思考方式。
而在中期目標上,她更期許嘉美館以一個地方美術館的尺幅,應該要能夠靈巧的去運用不同資源跟策進不同的策略。她將過往熟悉的策展機制應用到機構治理,讓展覽並非只是以一檔檔的展覽消化空間、預算的邏輯在跑,而是有可能把時間軸拉長,以兩到三年的時間區段去思考更大的目標、定位。例如以展覽作為實證,來回應包括館舍定位的大結構,並扣合每檔展覽的主軸,或許又可以連接回來嘉義在地的美術史脈絡,但也同時可以折射出嘉義跟地區,甚至是國內外之間重要的藝術思考上的連結。
嘉義市立美術館館藏,林玉山《諸羅風情》。(嘉義市立美術館提供)
沒有館藏經費的典藏策略
雖然嘉美館的開館受到各方矚目,但其仍要面臨在地方美術館的資源、尺幅的條件下,如何靈活運用,其中當然包括美術館的典藏策略。以目前嘉美館的館藏狀態來談,並無餘力編列具體的館藏經費,大多的館藏都建立於藝術家本人或是家屬所捐贈。
目前嘉美館現有的館藏中,其實擁有一批不錯的藏品,包括如林玉山的家屬所捐贈的畫作,以及美術館即將接收一批陳澄波家屬所捐贈的作品等。賴依欣表示,重要的在地藝術家作品是目前嘉美館最主要的館藏方向,以目前嘉美館的資源,其實仍無法聘任一定數量的專業研究、典藏人員,因此賴依欣一直以來的課題即為,如何在地方美術館的資源跟策略發展下,思考如何將內部的行政營運狀態,跟外部的專業資源能有比較妥善的連結跟合作。
未來,嘉美館期待透過館藏品與不同的研究者合作,透過外部的研究資源進入到美術館後,能夠與現有的典藏作品做連結,以嘉美館的館藏為線索,但研究不侷限在美術館的館藏上,而是去拉出一位藝術家的創作脈絡或主題性的脈絡連結,與嘉義或者是台灣這個區域,甚至是全球的切入方式。
嘉義市立美術館館藏,林國治《阿里山清晨》。(嘉義市立美術館提供)
藝術推廣活動,「藝術共融─阿里山寫生」。(嘉義市立美術館提供)
挖掘嘉義人文紋理的書寫研究計畫
雖然目前缺乏研究人員是嘉美館不得不面對的發展限制,但對賴依欣來說,這種面對機構限制的心態是必要的。「我們要意識到自己其實是有限制,就算目前的館員能夠擅長在一個行政體制運作的執行,但講到研究、典藏、策展跟教育推廣都是非常需要專業性的,對於美術館來說,並不是單一的專業人才就可以來勝任這些多方的專業需求。」
在研究的部分,嘉美館目前會傾向理解自身的侷限,並對應美術館短中長期發展的目標,明確的提出一些框架,並跟外部的專業研究者討論。賴依欣提到,去年來到嘉美館後,便發現對於嘉義脈絡化的書寫並不多,如果嘉美館未來要建構自己地方的文化能量,其實條件相對其他地方是薄弱的。
推廣嘉義藝文類活動訊息的月報《畫外》。(嘉義市立美術館提供)
因此在未正式開館前,嘉美館已啟動一系列奠基於—挖掘嘉義人文紋理的書寫計畫,計畫包含嘉美館的館刊《回歸線》,還有推廣嘉義藝文類活動訊息月報《畫外》的發行,這兩個軸線的出版計畫,對於賴依欣而言是非常重要且乘載嘉美館核心思考的載體。透過這樣書寫與出版翻動的過程,其實更希望能培育出嘉義在地的藝術書寫人才,因為在嘉義能夠書寫藝文資訊的人相對稀少,除了在地藝文書寫人才的培育與挖掘,館方也積極地跟學校合作,在嘉義地區這邊尋找更多可以書寫這些藝文評論與報導的書寫者。
目前在此書寫研究合作下的教育機構包括東海大學、嘉義地區的中正大學,以及往南的高雄師範大學等,進行美術史的書寫計畫合作。原來賴依欣設定的研究計畫,比較偏向文字型的或是研究型的這種書寫計畫,但在校際合作中,也逐漸研發包括影像與策展記錄型的或報導型的內容思考,其實不同的文體與紀錄方式,都可能在現在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建立美術史的方式。「開館對於整個地方美術史來說,也是一個很重要的進程,所以學校怎麼樣透過學生不同面向的書寫或是記錄等,來協助把這一段重要的歷程建構起來,其實是蠻重要的一個部分。這些東西在短期看起來,可能都是很單純的一些計畫型的書寫或者是記錄,但是其實對於長期的研究來說,都會是很重要的素材。」
嘉美館的館刊《回歸線》。(嘉義市立美術館提供)
嘉美館也發展出以「聲音」內容傳播做為平台的廣播計畫。(嘉義市立美術館提供)
美術館發聲的可能:出版與廣播計畫
目前館刊《回歸線》跟月訊《畫外》的目標與功能,嘉美館做出了清楚的區隔與差異化。館刊為半年刊,主要期待自開館前起,以嘉美館的展覽為核心,延伸書寫相關的討論與文字,另外會參照一些國內外館舍的案例進行討論,是以美術館的核心為出發的一份刊物。月訊的部分則會轉向針對比較廣義的嘉義地區的藝文活動去做報導,以一個月發行一張報紙的形式,提供輕鬆閱讀更多在地藝文資訊的方式。「這兩份刊物其實都是美術館很重要的,有點像發聲管道與發聲平臺,以及記錄這個機構所關懷的議題和具體的成果。」
除了出版紙本刊物,嘉美館也發展出以「聲音」內容傳播做為平台的廣播計畫。「廣播其實是一個很好的散播方式,錄製好後,我們不在真正的廣播電臺上面播放,反而把它放到比如說像嘉義有一些有趣的廣場、咖啡店、學校,然後甚至podcast平臺上面去做播放。」利用廣播這種較輕鬆,但具滲透性的特質,帶領大眾去聆聽一些不同的可能形式的藝文討論。當民眾在聽這些廣播內容時,是在他們的生活場域中聽到,部分合作的店家也因為這些廣播內容進入到他們的店鋪做播放,後續也自發地在店內規劃了美學講座或是展覽,這都可能是一種藝術教育的延伸與觸發,造成了一些影響與漣漪。
嘉美館藝術廣播計畫的廣播車。(嘉義市立美術館提供)
兒童藝術教育區展覽「嘉義的形狀」現場。(嘉義市立美術館提供)
每個人都可以找到理解藝術的方法
教育推廣一直是美術館與民眾溝通連結的重要介面,嘉美館未來的教育推廣也規畫內∕外兩個方向的發展。包括積極向外走,與學校、社區或是基金會合作,主要的認知是美術館的教育範疇不該只存在於白盒子內,因此美術館未來有蠻大比例的策畫與資源會放在,如何思考各種藝術教育型態的可能。目前嘉美館便正和五所學校有藝術教育合作計畫,藉由與專業執行團隊「害喜影音綜藝」的合作,邀請當代藝術家進入跟詮釋,把美術館的館藏與鑑賞帶到不同的校園內。再透過工作坊或是踏查方式的帶領,讓學生理解館藏的藝術主體核心,再以學生的方法進行再創作的延伸。另因當地有陳澄波戶外美術館的關係,市府的教育局其實也積極推廣市定課程,將陳澄波作品跟望向山林的概念帶入到市定課程裡,讓學生能夠在室內上課之餘,能夠搭配戶外的參訪課程。
而在志工、導覽這塊,賴依欣也嘗試採用非制式的方式,如從一個比較戲劇聲音跟感知的方式去創造戶外的導覽路線等。「民眾進入到白盒子空間,可能無法馬上消化,要讓對藝文有興趣的人願意理解,藝術和人的距離不是殿堂般的距離,每個人都可以找到他們自己的方法去觀看,並願意消化這些作品,怎麼樣用更好的策略讓教育推動是跟展覽較密切的連結在一起。或者是說,我們有沒有辦法在現場創造出更有趣的觀看方式跟理解展覽的方式,這些都是我們未來會希望能夠嘗試的。」
兒童藝術教育區的山景區。(嘉義市立美術館提供)
除了與民眾藝術教育軟體溝通介面的多種嘗試,目前嘉美館在教育推廣的硬體規劃,也將提供完整的兒童藝術教育區,針對學齡前到國小的孩童所設計,展示的方式會將館內前輩藝術家的典藏作品,轉換成小朋友可以進入的感知空間,另外也提供類似工作坊的場所可以操作實作。閱讀區域則選擇安排三座可移動的小書屋,可放置在兒童藝術教育區,與戶外庭院來做閱讀活動。
從增改建工程的新建築體望向酒品倉庫。(嘉義市立美術館提供)
不以悲觀來看待體制
賴依欣最後提到其以獨立策展人身份,進入到體制後的體悟。包括初期耗費很大的心力在理解體制的形狀,及當越清楚體制,越發現其固著性與難以被撼動的狀態。「當然我們從一個獨立策展人的身份進來,都會去想像自己有很多可能性是可以在這實踐的,因為那是我們很重要的一個初衷。」但是在理解體制後,就會認知要去撼動它的難度之高,但她並非自此對體制感到悲觀,而是認為要用更長遠的時間軸,漸進、耐性的來看待體制的調整,甚至期待後續主理者接棒的方式積累改革的可能性。
「我常會想就現有這麼龐大的美術館內容,跟我的職務到底能夠實質做些什麼?對於曾有獨立策展人身分的我來講,資源跟策略的應用就變得非常重要。」她解釋進入機構,因為每一位策展人都有差異的專長跟關注面向,也因此如何把過去累積的經驗跟專長面向能夠實踐在機構中,讓機構在原有的體制狀態裡,能夠以一些比較好或較靈活的方式去發揮可能性,都會讓自己體會到似乎又挪移了體制一小步。策展人的執行與製作思維模式,讓她擅長在方向制定後,能夠設想運用一些資源的靈活度,「所以我不斷提醒自己,要把這個模式實踐在館內,不管是要往前推動的事,或者是需要妥協的事,甚至可能要思考如何變換為另外一種方式進行等等,都要讓自己保持一個彈性。」
嘉義市立美術館所在處為市定古蹟,與台南市美術館一館同為日本建築師梅澤捨次郎的作品。(嘉義市立美術館提供)
相較於某些獨立策展界對於進入組織被馴化的疑慮,賴依欣並不否定進入體制內她確實的收穫,也期待未來有更多不同面向專長的文化工作者,也嘗試進入機構中,引導機構產生不同的發展策略。「我覺得進入機構的經驗是需要被累積的,即便每個館舍的狀態差異極大,但這些經驗是可以參照跟轉化的。無論是對於我個人或是這個館所都是彼此相互影響的契機,館所厚實了我對機構的認識,我自己也沒有想像過這樣機構內一年的工作經歷,其實具有很大的啟發性。」
從賴依欣意識清晰的將策展意識,帶入到館所建置的架構之中。也許機構的內與外從來不是截然二分的渠道,而是對於體制誠懇的偵測後,提出扭轉機制的可能性,獨立策展的意志並非進入體制後就被絕對抵消,端看那個獨立與批判力思考的視線是否仍持續運作。
張玉音(Yu-Yin Chang)( 341篇 )

文字女工與一位母親,與科技阿宅腦公的跨域聯姻,對於解析科技、科學與藝術等解疆界議題特別熱衷,並致力催化美感教育相關議題報導,與實踐藝術媒體數位轉型的可能。策畫專題〈為何我們逃不出過勞?藝術行政職災自救手冊〉曾獲金鼎獎專題報導獎,並擔任文化部、交通部觀光局指導的「台灣藝術指南」專冊、「台灣藝術指南TAIWAN ART GUIDE」APP研發計畫主持,以及Podcast節目「ARTbience藝術環境音」製作統籌。曾任《典藏.今藝術》企畫編輯、副主編、社團法人台灣視覺藝術協會理事,現為藝術新媒體「典藏ARTouch」總編輯。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