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OUCH
開/關
  • 購物車
  • 會員登入
  • 專欄
  • 新聞
  • 視野
  • 展演
  • 人物
  • 市場
  • 影音
  • 專題
  • 小典藏
  • Yishu
  • 書店
  • 空間
  • 餐飲
開/關
  • 典藏
  • 小典藏
  • Yishu
  • 書店
  • 空間
  • 餐飲
開/關
0
「公仔教父」Michael Lau。(© FENDI TAIWAN)
Michael Lau為Peekaboo所繪製的手稿。(© FENDI TAIWAN)
Michael Lau為Peekaboo所繪製的手稿。(© FENDI TAIWAN)
‹
›
人物
2019.04.11
從玩具到翻轉藝術:專訪香港「公仔教父」Michael Lau
文 | 鄧韻琴
睽違多年後,藝術家Michael Lau攜新作亮相台北,首次為FENDI設計特別包款,他試圖為觀眾傳達「所有玩具都是藝術品,所以藝術品都是玩具」(All Art Are Toys, All Toys Are Art.)的創作哲學。

SPONSORED

2019年3月,義大利著名精品品牌FENDI為歡慶經典包款Peekaboo上市10周年紀念活動,集結全球各領域名人合作設計的Peekaboo Project包款中精選的10款創作包款與2019年藝人劉嘉玲與香港「公仔教父」藝術家劉建文(簡稱Michael Lau)的最新創作於台北舉辦特展活動。

 

這也是睽違多年後,藝術家Michael Lau攜新作亮相台北,首次為FENDI設計特別包款,他試圖為觀眾傳達「所有玩具都是藝術品,所以藝術品都是玩具」(All Art Are Toys, All Toys Are Art.)的創作哲學。近年來,Michael Lau在藝術世界十分活躍,2016年曾以一幅大型繪畫《Jordan本色之牆》(Wall of Jordan)透過慈善拍賣形式以高達137萬港幣成交。去年在香港的佳士得藝廊所舉辦的個展「COLLECT THEM ALL!」受到廣泛好評。揮別傳統藝術模式,展出多幅繪畫和雕塑作品,這也是佳士得打破過往常規藝術市場一次積極嘗試。那麼Michael Lau對於自己在藝術界什麼獨到的觀察呢?以下為《典藏.今藝術&投資》(簡稱典)對Michael Lau(簡稱Michael)進行的專訪。

 

「公仔教父」Michael Lau。(© FENDI TAIWAN)

典:今年是FENDI 經典包款Peekaboo 問世的10週年,FENDI與Michael 的合作契機是?這次亦是我們第一次看到Michael為FENDI的創作,想請您分享設計的想法與元素。

 

Michael:這是第一次與精品品牌合作,十多年前FENDI曾經邀請為Baguette設計,當時對品牌意識不深因此沒有參與計劃,現在對FENDI有了更多了解,因此決定參與此次設計。Peekaboo意指「捉迷藏」(Hide and seek),與我的「玩具是藝術」的概念不謀而合。受到去年於佳士得香港個展「COLLECT THEM ALL!」的創作啟發,他結合雕塑形式,模仿孩童的玩具素材與顏色,用粉色妝點,將創作包款並置於如傳統吸塑玩具包裝的裝置內。粉色包上縫著「Priceless」(無價)的價格牌,暗指喜愛者對其所鍾愛的收藏是珍貴無價的。如玩具包裝一般,包款亦縫上提示語句「age 0+」,表示包款適合所有年齡的女性,FENDI的特色之一還有包款吊飾(Bag Charms),我將自己變成一個吊飾,同樣成為設計的亮點;而「Warning」(警告)則變成「Warming」(溫馨提示)。下面寫上該品牌第三代掌門人西爾維婭.文圖里尼.芬迪(Silvia Venturini Fendi)女士的靈感語錄:「Timeless. It’s one of those objects you want to belong to your family and will stay with you all the time.」(這是雋永的經典,勢必成為你亟欲收藏的家傳之寶,一直與你常在)。

Michael Lau為Peekaboo所繪製的手稿。(© FENDI TAIWAN)

典:去年在佳士得香港藝廊舉行的私人洽購展十分受歡迎,大為成功。當時,您發表了「Package-Change」這個系列的作品,意喻通過包裝、改變,而得到鎂光燈或是大眾認同?這個系列創作,有持續發展嗎?在您的創作觀中,人們該如何面對這個當前世界?

 

Michael:挑戰與改變傳統框架是藝術家往往想做的事情,我的創作圍繞「玩具」、「角色」與「人性」三類元素,以立體的概念呈現於玩具之上。面對一個「包裝變更」(Package-Change)的世界,有時會改變自己的觀點,因此我認為大家有時應該跟隨世界腳步,才能甚至創造顛覆傳統的新認知。

 

典:藝術玩具風潮這些年從原本的玩具收藏領域,擴大、席捲到了藝術收藏領域。而身為其中,在亞洲創作的領航者,Michael怎麼觀察這個潮流的發生?

 

Michael:應該是說收藏者的品味發生了變化,據我所知,很多以前收藏我玩具的朋友後來開始轉為藏購藝術品。但是,這批新收藏家(收藏家二代)收藏品味與父輩不一樣,收藏品類從球鞋、潮流品牌再到公仔,他們也在不斷為自己的收藏作定義。

Michael Lau為Peekaboo所繪製的手稿。(© FENDI TAIWAN)

典:喜愛收藏Michael的收藏家,大致都是什麼樣的年齡、行業別等等?

 

Michael:不分老少,也沒有特定的行業別,他們就是對我的作品很有興趣。

 

典:目前您正進行那些新的創作計畫,或者有那個展覽計畫可以先分享?

 

Michael:今年8月底會在佳士得香港會有全新的展覽,主題還是以「COLLECT THEM ALL!」展開,但與上回的作品相比會大有不同。

 

典:自己平常的工作形態是什麼。例如,每天或每週的固定作息是?怎麼樣吸收創作養分?最喜愛的活動有哪些等?

 

Michael:我是一人獨立工作,這有利也有弊。好處是一個人工作可以過濾不必要的流程,而不足之處是數量相對多不了。我認為藝術家「自律才能自在」,才能享受創作的孤單,而靈感是需要耐心等待的,不是有句話叫做「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Michael Lau 公仔 今藝術&投資 第319期
作者 / 鄧韻琴 ( 3 篇作品 )
收藏文章 Facebook 分享 Line 分享 WeChat 分享
上一篇 | 專訪鄭宗龍:暗處見光,從身體看見世界 下一篇 | 專訪文化大學美術學系主任洪昌穀:傳統書畫教育處境艱難

本文相關選書

《典藏‧今藝術&投資》第319期_4月號
《典藏‧今藝術&投資》第319期_4月號
83 折
150 元
BOOKSTORE

雜誌訂閱

今藝術二年期加贈典藏經典選書11/12月專案(國內讀者適用)
古美術二年期加贈典藏經典選書11/12月專案(國內讀者適用)
小典藏雜誌《11月新書【大的小的】專案》
‹ ›
BOOKSTORE

SPONSORED

RELATED

  • 物自身——也趣藝廊物派藝術大展「無物」
    EXHIBITION 展演 - 2019/10/4
    物自身——也趣藝廊物派藝術大展「無物」
  • 台北當代藝術館「影像的謀反」──為返而反,造「返」有理,重新入戲
    VIEW 視野 - 2018/5/3
    台北當代藝術館「影像的謀反」──為返而反,造「返」有理,重新入戲
  • 苦中作畫: 柏林勞改營內的勞改漫畫展「菲利伯與菲菲」
    EXHIBITION 展演 - 2019/2/15
    苦中作畫: 柏林勞改營內的勞改漫畫展「菲利伯與菲菲」

WHAT'S HOT

  • 亞紀畫廊黃亞紀:不能單靠品味與眼光,經營畫廊要用減法
    PEOPLE 人物 - 2019/12/6
    亞紀畫廊黃亞紀:不能單靠品味與眼光,經營畫廊要用減法
  • 中國古人如何開party?有請故宮研究員來解答
    EXHIBITION 展演 - 2019/12/3
    中國古人如何開party?有請故宮研究員來解答
  • 「2019臺北美術獎」公布,楊登棋以非常態的父子關係獲得首獎
    NEWS 新聞 - 2019/12/6
    「2019臺北美術獎」公布,楊登棋以非常態的父子關係獲得首獎
GO
  • 關於典藏
  • 隱私權聲明
  • 服務條款
  • 常見問題
  • 廣告刊登
  • 工作職缺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Artou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FB
  • instagram
  • youtube
  • line
關注典藏藝術,獲得更多第一手藝術訊息!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