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為什麼不說愛?中國畫上的曖昧呢喃
潘翎在《當真愛來到中國(When True Love Came to China, 2016)》一書中,表示「愛(lov...
攝影景框內的「造像」裝置——托馬斯・德曼的媒體擬像與今道子的超現實空間
托馬斯.德曼(Thomas Demand)於臺北市立美術館舉辦的個展《歷史的結舌》展出近70件融合紙雕與攝影的作品,呈現...
【專欄|從澳門開始的繪本寶物聚】 No.56|陪伴序大的移地學習
阿公阿嬤在這些空間裡,被帶著小小孩的日本家庭搭訕聊天,有種「心花開」的感覺。「不會老」還有一種情感因素,在這些溝通中一起...
超萌全新海龜遊戲場!新北新店區福民公園 變身超療癒可愛力量公園!
遊戲場集合了磨石子滑梯、攀爬繩網、鑽管、鳥巢鞦韆,還有少見的彈跳床設施,再加上小朋走最愛的海龜主題遊戲場,讓所有孩子都能...
印象畫廊「方道文山流」 特展從結構談秩序之美
「方道文山流」特展,在基隆美術館圓滿落幕後,移師印象畫廊本館接力展出,多了空間結構的變化與景深,更像是一場在劇場裡的展演...
晚期銅器的嶄新視角: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鎔古鑄新─宋元明清銅器藝術」特展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和上海博物館聯合籌辦的「鎔古鑄新─宋元明清銅器藝術」特展,即是針對中國晚期銅器工藝進行深究,內容涵蓋五個...
【文化預算追蹤】文化預算議題背後,文化部如何看待更深層的結構困境與解方?專訪文化部長李遠
日前,文化部開箱了第一屆「百大文化基地」,110處獲選基地遍佈臺灣各地,這一計畫的另一重要意義,是其為文化部進行跨部會合...
Running Man:跟訪國際策展人漢斯的臺北一日疾走
漢斯.烏爾里希.奧布里斯特(Hans Ulrich Obrist)應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之邀,來臺進行講座與參訪。典藏雜誌...
40件栩栩如生的生物標本及模型現身台中科博館《自然藝想》!感受科學的縝密與藝術的創意
探索人類如何透過「觀察、測量、建模」理解複雜的自然,感受科學的縝密與藝術的創意,歡迎動物迷、模型愛好者來一探究竟!
【演算法的靈光】人工的智慧、人工的美學與會思考的感覺機器
1960年代中期,數位科技首次進入藝術領域,開啟了電腦藝術與人工美學的全新篇章。從德國哲學家馬克思.賓士提出的「人工藝術...
文章導覽
1
...
44
45
46
47
48
...
1,289
登入
註冊
記住賬號
歡迎使用社群網站帳號快速登入 / 註冊
Enter something special:
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使用社群網站帳號快速登入 / 註冊
Enter something special:
我已閱讀並同意網站的
服務條款
,並同意按照
隱私政策
存儲和使用我的個人數據。
新增帳號
忘記密碼? 請輸入您的電子郵件地址。 您將收到帶有設置新密碼的郵件。
重設密碼
回到登入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特別報導
藝術新聞
藝術關鍵字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