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皇家氣派,物華天寶:唐代金鄉縣主墓出土彩繪陶俑淺析(上)

皇家氣派,物華天寶:唐代金鄉縣主墓出土彩繪陶俑淺析(上)

金鄉縣主墓的發現純屬偶然。1991年8月5日,西安東郊於家村的一個磚廠推土機在推土過程中推出了一些陶俑,並見到一些壁畫殘跡,陶俑被不法分子哄搶,附近駐軍陝西省武警總隊第五支隊聞訊後趕到現場,追繳了50餘件陶俑,並報告文物部門。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所隨後進行了考古鑽探與發掘,歷時12天,取得了豐碩成果。

金鄉縣主(651-722)是唐高祖李淵的孫女,其父滕王李元嬰(628-684),就是那位癡情建閣浪子,首建滕王閣於山東,次建滕王閣於江西,再建滕王閣於四川。此王一生驕奢淫逸,貪圖享受,但能舞善畫,所建洪州滕王閣因王勃一篇〈滕王閣序〉而名揚天下。當我們念念不忘「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這一美句時,還應記起這位舞蹈家兼畫家的建樓之功。滕王早已陪葬獻陵,其女卻沒有這個機會,她只能從夫而葬於風景秀麗的銅人原,距離父母也不算太遠,死後得賜「東園祕器」、石槨,也算是生榮死哀,夫妻永安。

墓葬概況

金鄉縣主墓的發現純屬偶然。1991年8月5日,西安東郊於家村的一個磚廠推土機在推土過程中推出了一些陶俑,並見到一些壁畫殘跡,陶俑被不法分子哄搶,附近駐軍陝西省武警總隊第五支隊聞訊後趕到現場,追繳了50餘件陶俑,並報告文物部門。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所隨後進行了考古鑽探與發掘,歷時12天,取得了豐碩成果。武警第五支隊自始至終予以配合,承擔了現場保衛工作。

考古發現,推土機推掉了墓道的一部分,東壁上的一個壁龕也被破壞,被搶的陶俑即出自此龕,墓葬再往北的部分未被破壞。

圖1 金鄉縣主墓平、剖面圖。圖/王保平。

墓葬由斜坡墓道、三個過洞、三個天井、甬道、墓室組成(圖1),水平長23公尺,深5.14公尺,墓上覆蓋1公尺多厚的風積黃土。墓道、過洞、天井、甬道、墓室壁面鏟得較平,並經拍打,然後塗抹白灰於其上作畫。由於此墓是金鄉縣主丈夫於隱(640-689)入葬時所建,金鄉縣主死後兩年與丈夫合葬於此,入葬時又將壁面塗抹了一層薄灰,另作新畫,故壁面某些地方能看到兩層壁畫,但除墓道、過洞、天井壁畫保存稍多,甬道、墓室壁畫幾乎完全脫落。壁畫以人物為主,另見數隻駱駝。

第二過洞東、西兩壁各建一近方形壁龕,土坯封門,裡邊放置騎樂俑、騎獵俑、男女侍俑等109件。甬道放置墓誌。墓室西部放置石槨,槨頂破碎,槨壁無存,殘留三塊底板,槨東放置鎮墓獸、武士俑、文武官俑、男女侍俑及其它器物。墓葬劫後餘生者僅存181件器物,絕大部分金銀珠寶杳然無蹤。

器物介紹

墓葬出土彩繪陶俑151件,從功能來看,可分為神器類、侍俑類、家用類三大類。本文先介紹神器類以及部分侍俑類。

1.鎮墓獸2件。標本108:人首鎮墓獸(圖2),方頭,大耳,頭頂毛髮直豎,中部束髮若髻,旁有六縷,前額有岐角獨立,濃眉寬廣,圓眼深陷,凸鼻厚唇,挺胸收腹,肩部鬃毛直豎,脊背飾三朵雞冠狀鬣,短尾,前肢直立,後肢蜷曲,蹄足,蹲於桃形底板上,板下有中空岩座。通身塗白彩,耳、鬣塗橘紅彩,胸、腹、腿上黑彩多不顯。通高63公分。標本109:獸首鎮墓獸(圖3),長臉,大耳殘,前額有羊角狀彎角,下部有節理,頭頂至腦後豎髮如山脊,縱眉如壟,暴眼環睜,鼻翼寬而高聳,血盆大口中獠牙與排齒對出,頜下一縷短髯,臉側絡腮鬍直抵耳根,肩部鬃毛密集如林,脊背飾三朵雞冠狀鬣,短尾,挺胸收腹,左手抓蛇,握於胸前,蛇纏繞胳膊,蛇頭高揚,右臂觸地,後肢蜷曲,爪足,蹲於中空岩座上。大部塗白彩,局部飾橘紅彩,蛇腹飾白彩,蛇背塗紅彩,復用黑彩描出腹紋與背鱗。通高58.5公分。

左 圖2 人首鎮墓獸:108。圖/王保平。
右 圖3 獸首鎮墓獸:109。圖/王保平。

2.武士俑2件。標本110(圖4),圓胖臉,頭戴頂纓頭盔,護耳上翻,濃眉粗短,怪眼圓睜,塌鼻樑,高鼻頭,撅嘴,抿唇,唇上八字鬚高翹,肩披披膊,臂著雲口套袖、開口式臂褠,肩上有火焰狀寶珠,胸護圓形,腹護半圓,甲身繫滕蛇、腰索,腰索打結於腰側,腰索下有短蔽膝(殘),甲身內有飄裾襯裙,腿著膝褲,足著靴,右手扠腰,左手握拳半舉,腳踩小鬼,臉略右扭,愁眉苦臉,小鬼臥於橢圓形臺座上。通體塗白彩,局部塗紅彩,重要部位描金,惜多脫落。通高77公分。標本111(圖5),長臉,頭戴朱雀頭盔,粗眉,凸眼,高鼻,抿嘴,八字鬚,肩披龍首披膊,著雲口套袖、開口式臂褠,肩上有兩個火焰狀寶珠,甲身、襯裙、膝褲同前,左手扠腰,右手握拳上舉,腳踩小鬼,面左怒目而視,小鬼臥於中空臺座上。塗彩方法同前,重要部位描金尚在。高74.4公分。

左 圖4 武士俑:110。圖/王保平。
右 圖5 武士俑:111。圖/王保平。

3.文官俑1件。標本117(圖6),頭戴黑色進賢冠,圓臉方耳,寬眉細眼,秀鼻小口,唇上及兩腮描有很細的八字鬚及絡腮鬍鬚,內著白色半袖,外著紅色右衽闊袖襦,褾、襈飾白色雲紋,腰束帶,下著紅裙,腿間垂飄帶,足著方頭履,拱手立於桃形底板上,其下有中空岩座。臉紅色,袍色多有脫落。通高60.4公分。

圖6 文官俑:117。圖/王保平。

4.武官俑1件。標本118(圖7),頭戴黑色鶡冠,圓臉方耳,高眉細眼,鼻翼較寬,小嘴方正,八字鬚飄至腮旁,內著半袖,外著交領闊袖襦,襦外披裲襠甲,腰束帶,下著膝褲、長靴,雙手握拳於胸前,原持有物,雙足外撇,立於半圓形底板上,下有中空臺座。俑飾彩應同文官俑,袍色脫落殆盡。通高61.8公分。

圖7 武官俑:118。圖/王保平。

5.牽駝俑1件。標本113(圖8),長臉,顱頂高起,禿髮,顱下卷髮與絡腮鬍相連,八字眉,凸眼珠,長鼻高起,兩頰凸出,嘴略張,上有短髭,身穿黑色開領卷毛長袍,腰纏包裹,坦胸露腹,雙乳下垂,下著褲、黑靴,雙手半舉作握韁狀,雙足外撇,立於梯形底板上,頭略低,兩眼直視駱駝。頭臉、胸腹、手臂塗褐紅彩,眉鬚、卷髮塗黑彩,嘴塗紅彩,袍色多脫落。高40.5公分。

圖8 牽駝俑:113。圖/王保平。

6.牽馬俑選介4件。標本114(圖9),體形健碩。頭戴黑色幞頭,蹙眉,暴眼,高鼻抵嘴,紅口白牙,濃密絡腮鬍鬚上連幞頭,身穿黑色翻領窄袖袍,腰束帶,右袖脫掉,露出錦紋半袖及窄袖襦衣,下著褲、黑靴,右手半抬,左手低置,右肩向後,作拽韁狀,張嘴怒呵,雙足外撇,立於半圓形底板上。面微紅,袍、靴色脫落。高43公分。標本112(圖10),容貌、舉止、服飾類前,體形略胖,右袖未脫,原為黑色。高42.5公分。標本115(圖11),頭戴黑色幞頭,方頭大耳,明目有神,嘴微撅,唇塗紅,身穿黑色翻領窄袖袍,右袖脫掉,腰纏包裹,見右袖袖頭,袍內有錦紋半袖及窄袖襦,下著褲、黑靴,左手半抬,右手側置,作握韁狀,身略前傾,面露喜色,雙足外撇,立於半圓形底板上。袍色盡脫,臉、脖紅色鮮豔。高38.6公分。標本126(圖12),梳雙垂髻於鬢旁,圓胖臉,短眉大眼,耷拉眼皮,低鼻紅唇,身著交領窄袖襦,外著錦紋交領半袖,腰束帶,下著褲、長靴,粗壯腰上紮束一件長袍,雙袖分垂兩邊,右手半舉,左手低置,作握韁狀,雙足外撇,立於半圓形底板上。除袍外,服飾顏色難辨,臉、脖微紅,面相生動。高40公分。

由左至右 圖9 牽馬俑:114、圖10 牽馬俑:112、圖11 牽馬俑:115、圖12 牽馬俑:126。圖/王保平。

7.騎駝俑2件。標本128(圖13),人、駝分製。駝昂首,曲頸,頭略高於背,嘴微張,大眼,小耳,軀體碩大,背有各偏一側的雙峰,臀後短尾擺向左側,頂毛、垂鬍、前腿飛毛濃密,四足立於長方形底板上。騎者相比駱駝顯得瘦小,頭戴黑色渾脫皮帽,巨眼,塌鼻,咧嘴,臉頰較寬,身穿團領窄袖袍,腰束黑帶,足著黑靴,雙手半舉,作握韁狀,右臂殘。人、駝塗彩多脫落,駝毛殘留紅彩。通高63公分。標本3、4(圖14),人、駝分製。黃駝四肢曲臥於地,後腿翹起貼於臀部,昂首,抿嘴,大眼,小耳,頂毛、垂鬍、腿上飛毛梳理整齊。騎者兩腿似與駝背不太相配,頭戴白色尖頂氊帽,額頭數道皺紋,為一老者,眉濃鼻高,紅唇緊抿,身穿紅色團領窄袖袍,腰束黑帶,足著黑靴,右手持鞭高舉(鞭失),左手緊握韁繩,紅色的面孔襯托著白色的眼珠,渾身充滿張力,那欲使駱駝起身的認真勁兒躍然紙上。通高41公分。

左 圖13 騎駝俑:128。圖/王保平。
右 圖14 騎駝俑:3、4。圖/王保平。

8.小冠俑8件。標本31(圖15),圓胖臉,頭戴黑色小冠,細眉小眼,疙瘩鼻,嘟嚕嘴,身穿紅色交領闊袖襦,下著白色大口褲,足著黑色圓頭履,右手捂腹,左手捂腰,手中原持有物,立於方形底板上。高13.5公分。

圖15 小冠俑:31。圖/王保平。

9.幞頭女俑6件。標本62(圖16),頭戴黑色幞頭,面目紅潤,細眉細眼,小鼻小口,身著白色團領窄袖袍,腰束黑帶,足著褲、黑靴,拱手立於地。高17.5公分。

圖16 幞頭女俑:62。圖/王保平。

10.半翻髻俑1件。標本57(圖17),體形肥碩。頭梳半翻髻,圓胖臉,高眉深目,鼻頭亦高,小嘴紅唇,內著半袖,外著淡黃色窄袖襦,頸部披白帛,帛端垂於後背,橘紅色百褶裙高束腋下,足尖微露,袖手拱於胸前,面側揚,目視前方,雙足外撇立於地。高26公分。此俑不類漢人,應是胡姬。

圖17 半翻髻俑:57。圖/王保平。

11.雙垂髻俑選介2件。標本124(圖18),雙垂髻垂於耳鬢,圓臉,低眉細眼,秀鼻紅唇,內著半袖,外著綠色白團花團領窄袖袍,袍襟飾有紅、白、綠彩組成的一整兩破寶相花,腰束黑色革帶,背後有五個描金帶銙,下著紅色小口褲、黑色翹頭履,雙手半舉,右手前伸,左手袖手半舉,側面微笑,雙足外撇立於梯形底板上。俑臉塗白彩。高43.3公分。標本56(圖19),體形稍胖。雙垂髻遮住雙耳,圓胖臉,彎眉瞇眼,鼻樑短小,紅唇緊閉,嘴角有妝靨,內著半袖,外著白色窄袖襦,胸前纏繞橘紅色白團花披帛,一端垂於左腰側,綠色曳地長裙高束腋下,袖手合掌腹前,原持有物,側揚臉,面帶微笑,雙足外撇立於地。高24.2公分。

左 圖18 雙垂髻俑:124。圖/王保平。
右 圖19 雙垂髻俑:56。圖/王保平。
圖20 倭墮髻俑:93。圖/王保平。

12.倭墮髻俑選介7件。標本93(圖20),體形肥碩。倭墮髻較大,垂於額頭,圓胖白臉,細眉小眼,眼珠有神,鼻翼稍寬,紅唇緊抿,內著半袖,外著白色窄袖襦,白帛環繞肩部,一端垂於左腰後,橘紅色曳地長裙高束腋下,袖手相握,舉物於右腹前,臉微揚,笑容含蓄,雙足外撇立於地。高25.5公分。標本70(圖21),體形肥碩。倭墮髻失,寬扁臉,眉毛略粗,眼瞼稍深,瞇眼,寬鼻,左嘴角上翹,內著半袖,外著紅色白團花窄袖襦,白色披帛自胸前搭向背後,各垂一側,綠色曳地長裙高束腋下,袖手抱物,置於右腹前,臉向左側上揚,一副無所謂的樣子,雙足外撇立於地。高25公分。標本62(圖22),體形瘦削。倭墮髻略揚,小圓臉,長眉,杏眼,鼻頭極小,紅唇緊抿,身穿綠色窄袖襦,肩披綠色長帛,一端垂於左腰後側,橘紅色曳地長裙高束腋下,足完全被遮掩。高18公分。標本121(圖23),體形略胖。倭墮髻與敷彩失,短胖臉,瞇眼,直鼻,小口,內著半袖,外著團領窄袖袍,腰束帶,背後有圓銙,下著褲、靴,身向左側,雙手舉於胸前,左手原持有物(殘),右手袖手,臉略右扭,冷面而視,雙足外撇立於馬蹄形底板上。高42.7公分。標本122(圖24),體形肥碩。頭梳倭墮髻,容貌同前,紅唇尚在,內著半袖,外著窄袖襦,披帛搭於肩上,帛端各垂一側,曳地長裙高束腋下,露出翹起的履尖,身向左側前傾,臉略右扭,袖手拱於腹前,畢恭畢敬,雙足外撇立於地。敷彩盡失。高40.3公分。標本123(圖25),體形肥碩。臉更胖,倭墮髻失,戴紅色耳套,繫於頸下,內著半袖,外著窄袖襦,肩搭披帛,前端掖於右臂下,後端飄垂左肩後,曳地長裙高束腋下,裙帶垂於右腰側,雙手相握於右胯前,側身前視,雙足外撇立於地。敷彩脫落。高40.6公分。標本120(圖26),體形肥碩。倭墮髻、敷彩失,胖臉,眼瞇成月牙狀,上唇較厚,內著半袖,外著窄袖襦,披帛自胸前搭於身後,帛端從左腰處飄出,曳地長裙高束腋下,右臂袖手低垂,右腿趨前,左臂袖手上擺胸前,眼視右前方作行走狀,姿態極為協調。高40.5公分。

由左至右 圖21 倭墮髻俑:70、圖22 倭墮髻俑:62、圖23 倭墮髻俑:121。圖/王保平。
由左至右 圖24 倭墮髻俑:122、圖25 倭墮髻俑:123、圖26 倭墮髻俑:120。圖/王保平。

13.馬選介2件。標本129(圖27),白馬,頭左扭,小耳,分纓,大眼,抿嘴,脖略揚,剪鬣,平背,束尾,背置白鞍白韉,四肢立於長方形底板上。高49.8公分。標本134(圖28),紅馬,昂首略偏左,小耳,分纓,大眼,抿嘴,揚脖,剪鬣,肩略高,臀略挫,束尾,背置鞍韉,鞍袱皆白色,臀上有孔,應為寄生或雲珠插孔,四肢立於長方形底板上。高56.7公分。

左 圖27 馬:129。圖/王保平。
右 圖28 馬:134。圖/王保平。

14.駱駝選介2件。標本1(圖29),黃駝,昂首,曲頸,頭略高於背,小耳,大眼,張嘴嘶鳴,背稍平,背上雙峰各偏一側,短尾擺向左側,頂毛、垂鬍、峰毛、腿上飛毛梳得較直,殘留黑彩,四肢立於長方形底板上。高58.5公分。標本2(圖30),黃駝,體形同前,但背上雙峰直豎,頂毛、垂鬍、峰毛亂如虯髯,塗紅彩,腿上飛毛捋順。高55.2公分。

左 圖29 駱駝:1。圖/王保平。
右 圖30 駱駝:2。圖/王保平。

結語

◆墓葬年代

墓中有石墓誌兩合,夫妻各一。於隱墓誌載:「即以天授元年廿九日安措於雍州萬年縣見子原。」於隱葬於690年。金鄉縣主墓誌載:「以開元十二年正月十一日合葬於見子陵。」金鄉縣主雖為金枝玉葉,卻無名諱,葬於724年。

◆器物風格

限於篇幅,本文僅介紹部分彩繪陶俑,最為精彩的騎樂俑、騎獵俑、雜技俑留在下篇介紹。

金鄉縣主墓的陶俑為「東園祕器」,由於未作檢測,推測它的製法與懿德太子墓的彩繪陶俑一樣,先用高嶺土性質的黏土燒成灰胎,再敷彩入窯烘烤而成。本文介紹的陶俑除7件小型陶俑(高度在26公分以下)均出於墓室,有鎮墓獸、武士俑、文官俑、武官俑、牽駝俑、牽馬俑、騎駝俑、大型女俑(高度在40公分以上)、馬、駝等,其中神器類俑用於鎮守墓室、保護墓主,其它俑用於服侍主人。這種器物放置方法在禮泉縣李貞墓(葬於718年,註1)、西安鮮于庭誨墓(葬於723年,註2)也能見到。

圖31 鮮于庭誨墓三彩俑,左圖為雙垂髻牽馬俑,右圖為倭墮髻俑。圖/王保平。

兩件鎮墓獸比李貞墓鎮墓獸要矮20多公分,肩部羽翼變成豎毛狀,這些都是鎮墓獸已達巔峰的表現。武士俑臉部肥胖臃腫,其一武士俑盔的頂纓呈火焰狀是新出現的形式,另一武士俑盔頂為朱雀是沿用老形式,兩武士俑高度比李貞墓的武士俑要低50公分左右。文官俑、武官俑內著半袖,外著闊袖襦,身形變寬,看上去極不協調,比李貞墓的文、武官俑低50多公分。牽駝俑為坦胸露腹的禿頭虯髯客,這種形象過去很少見,一般為頭戴尖頂胡帽的胡人。牽馬俑除了常見的幞頭俑,還有梳雙垂髻的女俑,俑身形壯碩,亦著半袖,龐面深目,有可能為胡人,與鮮于庭誨墓的雙垂髻牽馬俑(圖31左)有類似之處,高度也差不多。大型倭墮髻俑姿勢多樣,顯然在墓室內行走,十分忙碌,與鮮于庭誨墓倭墮髻俑(圖31右)極相似,亦半袖披帛,身材略肥。而小型彩繪俑由於放在壁龕,色彩保持鮮豔。其中半翻髻俑僅有一件,可稱為半翻髻俑的孑遺,與此前半翻髻高高向上不一樣,髻向前墮,有倭墮髻的味道。一件雙垂髻女俑與兩件博鬢倭墮髻俑均肥身半袖,肩披帛,與此墓女俑的整體風格相合。

我們知道,西安地區葬於723年以前的墓葬,所出陶俑內不著半袖,亦未見肥身者,自鮮于庭誨墓葬開始,彷彿一夜之間,俑都變了樣,男則肥頭大耳,女則豐面博鬢。一般來講,社會習俗如此,墓葬陶俑跟風也要晚上幾年。令人驚奇的是,不只西安在一夜之間變了俑樣,東都洛陽一帶的陶俑也是如此,究竟是什麼事件(或原因)讓兩京地區陶俑發生驟變,尚未得知。

註釋:
註1 昭陵文物管理所〈唐越王李貞墓發掘簡報〉,《文物》,1977年10期。
註2 馬得志、張正嶺〈西安郊區三個唐墓發掘簡報〉,《考古通訊》,1958年1期。


【雜誌購買連結】

典藏官網
蝦皮

【更多古美術最新消息】

FaceBook
Instagram

郝紅星( 5篇 )

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