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審慎樂觀」,史博館將在農曆年前開館: 專訪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王長華

「審慎樂觀」,史博館將在農曆年前開館: 專訪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王長華

眾人對史博館的第一關心議題,也是史博館館長的第一任務—「開館」。對於許下「明年農曆年前」開館時間線,王長華表示「我的態度是審慎而樂觀」,操之在己的是與工班、廠商開工地會議,與建築師相談,督導工程進度。她扮演軸心角色,透過工程界面整合,多個項目並進,使事務垂直且立體地推進,問及現階段最大的困難?王長華說明:「我接這一棒,工作的密度、內在心靈的強度與自信,都要相當結實。我不願意說困難,如果連館長都說困難,那要怎麼帶領同仁一同往前,毋寧說這是『挑戰』。現在就是大家手拉著手一起往前走,一起才有力量。這是最後一哩路。」

「小別,為我們更美的再見」,國立歷史博物館這美麗的文案似已隱然成刺,相見時難別亦難,小別原定三年至今第五年。閉館整建自2018年7月1日起,歷廖新田、梁永斐前兩任館長,幾經波折爭議,開館日期一改再改。7月28日,經文化部宣布由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館長王長華於8月1日正式接任,成為史博館新任館長,外界給予正面看法並高度期待。

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王長華。攝影/江采蘋。

文化部長史哲表示,王長華具備人類學專業,且公務生涯中長達二十多年期間奉獻於博物館事業,所任職過的博物館更橫跨至三萬年前史前文化的史前館、蒐藏臺灣歷史也積極回應當代議題的臺史博,以及推廣科技教育的科工館,從其服務經歷及博物館的典藏與研究跨幅來說,王長華都可謂是當今臺灣最具資歷的「博物館老將」。尤其,王長華於2018年接任史前館館長後,不僅於2019年順利完成南科考古館開館的重要使命,更在2020年接續展開史前館開館近二十年的首次大規模館舍建築再造及展示更新。王長華積極克服疫情期間缺工等因素干擾,以具效率及縝密的規劃,讓史前館能於2022年展開局部試營運、2023年正式開館營運,再現風華。

在史博館開館營運前的關鍵時刻,文化部長史哲商請王長華接任史博館館長職務,期盼藉由其優異的規劃、控管、行政協調能力與專業,務實完成史博館開館重任。

9月1日,王長華上任滿一個月,於「寒玉幽光─溥心畬逝世60周年紀念座談」首度與公眾交流,這也是史博館自閉館整建以來,在自家場地(南海行政辦公室十樓第一會議室)舉辦的第一場公眾性活動。同一日,她受媒體採訪,公布了眾所關心的開館日期,「明年農曆年前」。

明年農曆年前,意即2024年2月8日前,消解了先前傳聞大選前必須開館的政治性壓力解讀,使藝術文化獨立。然而,一句「將史博館定位為『一座貢獻給理解臺灣近現代社會文化發展史的博物館』」的報導內容,又引發了部分人士的意識形態擔憂。在此,典藏團隊專訪新任史博館館長王長華,帶來更清晰的報導。

博物館重新開館的態度,說史博館與臺灣社會文化變遷的故事

眾人對史博館的第一關心議題,也是史博館館長的第一任務—「開館」。史博館為具有文資身分的歷史建築,修復再利用本就需更細緻地討論且審議,閉館整修前期因變更設計、調整方向耗費近三年,加以後續疫情缺工、缺料,都致使工期延宕。對於許下「明年農曆年前」開館時間線,王長華表示「我的態度是審慎而樂觀」,操之在己的是與工班、廠商開工地會議,與建築師相談,督導工程進度。然而,二期工程有許多重點環節與一期廠商有關係,如:消防、機電,都要經過勘驗後方能取得裝修許可等等,都必須要加緊工進,讓後面申請執照的程序時間可以稍微寬裕。她扮演軸心角色,透過工程界面整合,多個項目並進,使事務垂直且立體地推進,問及現階段最大的困難?王長華說明:「我接這一棒,工作的密度、內在心靈的強度與自信,都要相當結實。我不願意說困難,如果連館長都說困難,那要怎麼帶領同仁一同往前,毋寧說這是『挑戰』。現在就是大家手拉著手一起往前走,一起才有力量。這是最後一哩路。」

2023年9月5日,文化部常務次長徐宜君(左二)與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王長華(左三)視察工地。
2023年9月7日,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王長華與主管,及廠商工班中元普渡,祈求順利。

「一個已經整修閉館五年、且位於文化首都的博物館重新開館,應該要給出想法和態度。」開館後代表館方思維,且最能讓民眾有感的重頭戲就是「展覽」。王長華對史博館館史與典藏作深刻功課,「我來了之後,對史博館肅然起敬。它成立於1955年,當時國民政府來臺灣才第七年,仍是風雨飄搖時期,就去設立了一個這樣的博物館,它一直不斷地隨著這個國家一同成長,承擔了國家政府對於文化治理的任務。」

史博館的兩大重要典藏基礎為河南博物院遷移來臺的國之重寶,以及教育部所撥交戰後日本所歸還的古物,而後因著臺灣和中國的局勢發展,史博館於1969年至1986年受命製作「中華文物箱」計畫(將中華文化五千年歷史文化,採用圖片、複製器物、服飾、書畫,甚至當時書畫名家真蹟等置於一箱,以成展品),希望能確立中華正統在臺灣,並以此去向世界服務、宣揚正統、宣揚好的文化傳統在臺灣,作為文化輸出的國際外交交流工作。在1971年退出聯合國後,中華文物箱更是加倍地投入心力,五批中華文物箱就在十年多間,從籌備再一直捲動歷經檢討,再繼續執行文化工作,傳播達世界五大洲、三十餘國、四十幾個城市。

國立歷史博物館現存中華文物箱。

王長華提及那段歷史,深覺前人之情懷與史博館所肩負的使命感,十分感動人心。「史博館的典藏文物,溯源自華夏、臺灣本土及國際文物等領域,品項多達19類,非常多元,如同現代臺灣社會廣納多元文化的縮影,因此,史博館關切的是如何以尊重、包容、融合的核心價值,透過文物的展示及詮釋,來展現臺灣開放的文化多元性,無論源自何處,只要在這塊土地共同生活、打拚的所有人,就是臺灣文化共同組成,史博館始終期許以博物館專業來書寫這段故事。」因為能有深刻地認識,故而展覽規畫皆以此為核心。「常設展」是最能體現一個館的精神和態度,相較與先前規劃以類項分述、展示館藏的概念,王長華以「流轉、聚合、寶島長春」為敘事軸線,以館藏300件展品講述史博館與國家、人們的故事,「首先爬梳出創館初始關於文物及渡海藝術家之流離,而後重新聚合在臺灣社會與藝術文化的脈絡,來自華夏、本土及國際等不同地方的人、事與物,逐漸在這塊土地落地生根,共感共應,有了共同的根,再萌發出新的生命力、新的價值、新的方向。這些藝術成就成為臺灣社會非常重要的文化資產,進而共同理解,共同邁向長春願景,正如1981年畫家們同心合繪〈寶島長春〉的遠望。」

國寶 春秋時期〈獸形器座〉,河南新鄭鄭公大墓出土,47×34×30公分,重7.8公斤。開館常設展展品。

隨著時間的軸線,打開史博館的光譜。開幕第一檔特展「人間有味,筆墨有情─館藏書畫系譜」特展(暫名),包含了渡海及本土藝術六大家于右任、溥心畬、張大千、黃君璧、傅狷夫、林玉山等的傑作,規劃「承繼」、「融匯」、「綻放」三個展示單元,以俯瞰歷史的觀點涵蓋出全球華人地區的書畫藝術發展脈絡與宏觀定位。第二檔「常玉與留法亞洲藝術家」特展(暫名),兼顧了東方與西方的平衡,以常玉為核心,不但以西畫為主,更是觸及國際 20世紀初期曾赴法國研習繪畫藝術的亞洲畫家,呈現東、西方藝術交流碰撞的脈絡。此兩大特展於類項上涵蓋了本土跟渡海、水墨與西畫的範疇。

林玉山〈春江水暖〉,91×113公分。開館第一檔館藏書畫特展展品。

鄰近天壇造型的市定古蹟臺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日後將交由史博館運用,可做為史博館之行政空間、教育空間,甚至文物修復的空間,並將強化安全性、溫溼度控制使之成為適合展覽的空間,於史博館開館時規劃展出以五月、東方畫會為代表的臺灣近現代藝術……(節錄)

(完整文圖請見《典藏.古美術》373期〈「審慎樂觀」,史博館將在農曆年前開館──專訪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王長華〉,作者藍玉琦。)


【雜誌購買連結】

典藏官網
蝦皮

【更多古美術最新消息】

FaceBook
Instagram

藍玉琦( 255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