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具戴上,藏起真實臉龐的同時,似乎也意味著俗世身分的拋去。在考古、歷史及人類學領域中,面具是研究遠古社會、原住民藝術等的重要媒介物件。自11月15日起,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簡稱故宮南院)和法國凱布朗利博物館(Musée du quai Branly)合作,舉辦「法國凱布朗利面具精品展」,帶領觀眾一探世界各民族的面具藝術與想像世界。
故宮南院「法國凱布朗利面具精品展」開幕活動現場。(故宮南院提供)
法國凱布朗利博物館為前法國總統賈給.席哈克(Jacques Chirac)打造建立,蒐集亞、非、美洲等地原始藝術文物。致力於「博物館做為眺望世界樞紐」,其展覽兼具創新及生命力,與臺灣多有文化交流,今年6月舉辦的「極樂天堂特展」(Palace Paradise)更首次以台灣作為年度主題,展現台灣獨具特色的祭儀糊紙工藝。而這次與故宮南院合作,帶來由由博物館典藏處處長伊夫.勒弗(Yves Le Fur)策劃的世界巡迴展覽,精選了100件來自非洲、亞洲、美洲及大洋洲的面具經典作品。
亞洲(中國)地戲面具--貴州地戲為祈稻穀豐收及護佑闔村平安,劇目改編歷史故事,角色具有星宿的力量,誇張的舞台表演強化了驅趕邪魔的氣氛。(© musée du quai Branly – Jacques Chirac, photo Sandrine Expilly)
大洋洲(印尼)哇揚舞劇面具--卡拉納斯汪達納王子(潘達王子的勁敵)金牙、八字鬍彰顯貴族的面部特徵。(© musée du quai Branly – Jacques Chirac, photo Sandrine Expilly)
這次展出的作品中,有各地具代表性的面具。非洲地區有奈及利亞伊博族《奧博多恩伊象魂面具》,人臉面具上有著粗長的鼻,用此作為大象靈魂的象徵。亞洲,則由印度查烏舞劇中的魔王羅波那代表,面具有十張齜牙咧嘴的臉並列,是為了表現魔王生氣時出現十個頭的景象。而大洋洲巴布亞紐幾內亞島的面具更為有趣,因為它不是給人戴的!當地認為薯蕷(山藥的一種)與男性地位息息相關,而豐收季時會將薯蕷擬人化,將面具戴在薯蕷堆上。這類薯蕷面具用植物纖維編織而成,會插上羽毛,並且用貝殼、蝸牛殼及鮮豔水果裝飾。
非洲(布吉納法索))納汪塔泰水精靈面具(特寫)──豐富的獸性圖像召來空氣幽靈或水幽靈的無形力量,面具上的三角形代表羚羊,相間隔的方格圖案則象徵知識與愚昧。(© musée du quai Branly – Jacques Chirac, photo Claude Germain)
非洲(剛果民主共和國)契威比面具--黑白相間的條紋是松葉族製作面具的手法,可能代表羚羊身上的條紋,面具有性別之分,如有一條從頭部往鼻樑延伸的箭狀羽冠則代表男性,以此典藏品為例,象徵太陽。(© musée du quai Branly – Jacques Chirac, photo Sandrine Expilly)
「法國凱布朗利面具精品展」將在故宮南院展至2020年3月1日,會搭配一系列教育推廣活動,包括彩繪風箏DIY、面具創作親子工作坊及彩繪台灣民俗面具表演等。趁著假日,不妨來一趟精彩有趣的面具之旅。
美洲(墨西哥) 老虎面具--獸像面具常見於中美洲的狂歡節傳統,老虎面具用於「徳關舞」中,舞蹈以殺虎告終,表達對未馴化叢林的征服,面具以「拉多亞」的紋刻工法製作,即將不同顏色的漆推疊上色,再除去表層彩漆,露出形成鳥紋與兔紋的黑色底漆。 (© musée du quai Branly – Jacques Chirac, photo Sandrine Expilly)
法國凱布朗利博物館面具精品展
展期:2019.11.15-2020.03.01
地點:故宮南院S101展廳
Tags
ARTouch編輯部( 1671篇 )追蹤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