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名畫遇襲」談倡議的藝術與用藝術來倡議之差異
我試圖從形式、效用、批判與共量四個標準來檢視處理議題的藝術與具有藝術性的倡議之間的差異,其實並沒有得到一個清晰的答案,因...
【請問市長候選人8】建設Demo化的文化生產,與失感的文化政策: 文化界如何走到失去社會影響力的這一步?
在民進黨二次執政前,我曾跟某些民進黨政治人物有些政策建言的場合管道,當時民進黨在野,各種對體制的反映都可以攤開來談,其中...
不斷打掉重練的少年:從信義店不續約看誠品畫廊的四度遷移史
1989年開設的誠品書店,早年從仁愛圓環發跡,最早期起家的兩項業務,即是書店與畫廊。誠品畫廊試著以歷史、細節與累積證明,...
【對觀察的反思】總有一天我會離開你:從創作中心主義裡變異的書寫,「CREATORS計畫」觀察員的文化實驗
在「對觀察的反思」專題中,我們首先關注的,是C-LAB「CREATORS計畫」觀察員制度在「文化實驗」的核心概念下,拓展...
白晝之夜六週年記:區位移轉的策展概念,可以看出台北什麼樣的都市規劃和空間權力問題?
面臨「處處皆住宅,聲聲皆噪音」的台北都會區,台北市商業區的分散多元中心,雖然帶給白晝之夜區位轉移策展的特性,但有限的公家...
關於《舞徑》觀後及某些漣漪
夢想,只有不妥協的堅持與持恆的努力,才有可能成為美好。這過程中的艱辛與付出,往往不足為他人道也。只因這是個人選擇,所以需...
資本社會的代幣模型如何走向「公益」:FAB DAO《百岳計畫》的未來社會行動
當加密貨幣面臨巨大熊市的嚴冬考驗,其實反而有一股力量更聚焦探討NFT或加密貨幣世界中基於某些善意的出發點,所創造出的多元...
永難撫平的天倫傷痕:記塗鴉大師巴斯奇亞紐約大展「國王的喜悅」
綜觀巴斯奇亞一生的創作,以壓克力、彩色油畫棒、彩色蠟筆、紙本拼貼等系列作品,獨樹一格,是與藝術史碰撞中的集大成之作。他的...
美術館自媒體之力:移動的廣波如何透過聲音「二創」嘉美館?
作為國內最早啟動podcast計畫的美術館,嘉美館自2020年開館以來,便持續以「藝術廣播計畫」Podcast作為機構自...
小本的?大本的?台灣多元性別文本的「尺幅」與對應的史觀想像
本文試著將近年台灣史中的多元性別研究、西方女性主義者重塑藝術史觀經驗與當代台灣藝術作品中蘊含的「微觀」或「鉅觀」想像,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