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人物
藝術很重要,但不是一切:職人篇
從玩具到翻轉藝術:專訪香港「公仔教父」Michael Lau
睽違多年後,藝術家Michael Lau攜新作亮相台北,首次為FENDI設計特別包款,他試圖為觀眾傳達「所有玩具都是藝術...
專訪文化大學美術學系主任洪昌穀:傳統書畫教育處境艱難
洪昌穀繼而指出教育現場的困境,與前置教育的匱乏和過度重視通識的教育政策有關,他說:「文化結構是一環扣一環,像生物鏈一樣,...
編織一個愛的橋樑——溝通東西文化交流
我的全部生命、時間、空間內在的外在靈魂精神,一切的一切,都是在這兩種東西雙方藝術與文化背景浸染中,茁壯成長,一種磅礴宏大...
專訪故宮新任院長吳密察:故宮的當務之急,是User Friendly
在行政院人事命令宣布的第一時間,新上任的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吳密察選擇謹慎其事,並未主動回應媒體的發問質疑。本次接受典藏團...
生存的九局下半,林珮鈺:為何今年我不參展香港巴塞爾?
往年的3月,都是就在藝術空間總監林珮鈺(Peggy)壓力最大的時刻,看到國際畫廊的門庭若市,心理再怎麼健全都過不去,今年...
一窺創作心路:卡羅爾.波維訪談錄
自稱如果不當藝術家,也許會去當中醫師的卡羅爾.波維,以藝術的不歸路,結合地景生態,剛柔互濟,呈現嶄新拼貼雕塑,亮彩昂揚,...
專題|台灣青年藏家張國彥:藝術治療作為一種收藏的延伸
41歲收藏家「大頭」張國彥為醫管背景出身,目前是醫療相關產業負責人,從小喜歡畫畫,對藝術有獨特的敏銳度,喜歡挖掘有趣地展...
【遠方的行星:趙春翔藝術展】尋找數字、市場迷失中的藝術靈魂
林風眠的五大弟子中,趙無極、吳冠中、朱德群、席德進都有著自己的人生征程,唯獨趙春翔的人生旅途,最為坎坷。他在貧病交迫的垂...
專題|台南醫師收藏家林錦義:藝術構築孕育生命的搖籃
醫生收藏家林錦義,台南璟馨婦幼醫院院長,以藝術構築孕育生命的搖籃為使命。林錦義收藏資歷逾20年,藏品高達上千件,內容豐富...
專題|落戶台南,談在地藝術家聚落:吳孟璋、樊炯烈和徐永旭(上)
「每一天世界上有超過6,000個展覽在開幕‧‧‧」如果不能從藝術上獲得浮世的稱許和讚賞乃至於功名與利祿,你還願意做藝術嗎...
文章導覽
1
...
33
34
35
36
37
...
42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特別報導
藝術新聞
藝術關鍵字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