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柯比,弘揚曼巴精神:多位藝術家文以籃球創作
籃球和當代藝術之間似乎南轅北轍,然而近年卻甚多以籃球為作品主題。眾多與籃球相關的藝術創作當中,最受推崇的作品當然是講述追...
台灣當代藝術的「悍圖」二十年
台灣藝術市場,自90年代前輩畫家市場熱潮以降,便直接進入並面臨來自國際藝術市場的白熱化競爭。「悍圖社」作為自1990年代...
承亂.松棄:傳統水墨的現代性起源
1916年的歐洲還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煙硝中,蘇黎世某咖啡館中一群藝術家開始了「達達」,這一場以禪宗與道家為基礎,推翻古典...
透納獎得主奧斯卡 · 穆里略、森美術館長片岡真實參與台北當代「新觀點共享平台」
「新觀點共享平台」是第二屆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的亮點之一,本篇將精選其中兩場座談「2019年透納獎的四位聯合得主之一:奧斯...
選後文化政策觀察:何日「君」再來?期待恆久的明君或制度理性?
政治板塊的高流動性,讓文化部長鄭麗君的動向除受政壇和支持者的關注,對於期待鄭麗君能持續帶領文化部的藝文界人士,則是喜憂參...
啟蒙與復訪:從幻燈片的田野研究,投映席德進與林柏樑的建築踏查
本土藝術家的作品亦將因「投資預期」的不明朗與不樂觀而更加削弱了競爭力。而或許正是在這國際藝術資本流竄的年代,更值得我們提...
畫面之外:葉世強繪畫與葉偉立「製框」
即將在一月舉行的第二屆「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裡,葉世強的繪畫與葉偉立近幾年在研究計畫中生產出的攝影作品將再次同步展出。除...
兒童策展測試中,從「為什麼」的問與答開始
展覽參觀,對親子觀眾來說是娛樂或知識、美學素養的提升,但仔細想想,似乎從來沒有人教過我們如何「參觀展覽」。為什麼在展場裡...
速評「臺鐵美學雪恥第一戰」:新觀光列車設計案,與技術面設計筆記
設計之難,在於克服條件再出發,以致於不若藝術創作的自由度。
《極相林》的異位構詞與時間造形
猶如神祇的舞者雲步於觀眾席之間,踩踏在席間的舞者手持儀仗發出清脆的鈴響,讓《極相林》一開場充滿令人肅然起敬的懸疑氛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