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史

鄭麗君與重建臺灣藝術史:無論傳承或反叛,都要對自己的歷史「有感」
臺灣藝術史的推廣近年成果逐漸浮現,民眾逐漸可以對臺灣前輩藝術家與其作品朗朗上口,而文化部推動「重建臺灣藝術史計畫」,即是...
關於疾病與疫苗的二三景
如何防治傳染病對人類歷史而言至為重要,天花、小兒麻痺等過去容易傳染的重症,在現代醫學的發展下逐步走向根治。從藝術表現中,...
偷畫賊與現實中美術館的竊盜案
偷畫人和偷書人都是華語中所謂的雅賊,可能因為如此,大眾文化在包裝藝術偷竊時特別輕鬆,絲毫沒有塑造反派角色的壓力。即使現實...
三月三日天氣新:古代美術裡的上巳節
今年春假期間乾旱少雨,不是「清明時節雨紛紛」,卻是頗適合出遊踏青的時機。在這段時間出外踏青可謂自古以來就有的習慣,不過過...
花朝
花朝節,慶祝百花生日,又稱花神節。南宋《夢粱錄》記載「仲春十五日為花朝節,浙間風俗,以為春序正中,百花爭放之時,最堪遊賞...
皇家氣派,物華天寶:唐代金鄉縣主墓出土彩繪陶俑淺析(上)
金鄉縣主墓的發現純屬偶然。1991年8月5日,西安東郊於家村的一個磚廠推土機在推土過程中推出了一些陶俑,並見到一些壁畫殘...
絢麗華貴話金漆:談瀋陽故宮博物館藏黑漆描金品
漆的工藝繁雜,製程長、成本高,使漆器變得更為陽春白雪,成為權貴的專寵,深受皇親國戚喜愛。其中,尤以富麗堂皇的「黑漆描金」...
從景德鎮到鹿背山:日本大和文華館「中國青花與染付瓷器:京都的鹿背山燒」特別企畫展
於白地上襯以鮮明藍色紋樣的中國青花瓷器,深受世界各地喜愛,除了用於外銷,也在製陶和文化上產生很大的影響。日本也不例外。江...
一代昭度:澳門藝術博物館「故宮博物院藏清代帝后服飾展」
在清代各等級服飾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至高無上的帝后服飾,呈現了當時最符合禮制的設計、最優質的織材,以及最精湛的工藝。此次展...
以文物再現唐宋八大家面貌:遼寧省博物館「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
與唐代韓愈、柳宗元及北宋歐陽修同時代的人,用共同的話語表述著他們的文學成就,被遼博選為本次展覽的標題。展覽分為「文垂千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