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假期間乾旱少雨,不是「清明時節雨紛紛」,卻是頗適合出遊踏青的時機。在這段時間出外踏青可謂自古以來就有的習慣,不過過去這個節日並不是清明,而多是指「上巳」。「上巳」指的是第一個「巳日」,一般指三月三日。根據勞榦的研究,上古時期的傳統節令,其實是兩種不同的系統,第一種是用月份的日期計算,另一種則是用干支來算。根據漢代崔寔《四民月令》留存的遺文中,可以看到「三月三日以及上除,可采艾及柳絮」等內容,但在《續漢書.儀禮志》中提到三月上巳日進行「祓除」的儀式,可見三月初是一個重要的民俗節令。但在後來的發展,就逐漸合併,「首先是不再用上巳,只有三月三;其次和清明合併。」(註1)
三月上巳所進行的「祓除」,《續漢書.儀禮志》:「官民皆絜於東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為大絜。」若照鄭玄說法為「釁浴」,是指以藥草薰身,進入水中洗濯,勞榦認為可以跟印度人在恆河邊沐浴的概念來理解。但後世漸漸不再將身子浸在水中,而只是到水邊而已,《晉書.禮志下》:「晉中朝公卿以下至於庶人,皆禊洛水之側。」又《宋書》記錄了一個傳說故事:「舊說後漢有郭虞者,有三女,以三月上辰產二女,上巳產一女。二日之中而三女並亡,俗以為大忌,至此月此日,不敢止家,皆於東流水上為祈禳,自潔濯,謂之禊祠,分流行觴,遂成曲水。」
《宋書》的傳說故事不見得可信,但點出魏晉以來會在上巳這天進行「曲水流觴」的活動,《荊楚歲時記》記載:「三月三日,士民並出江渚池沼間,臨清流,為流杯曲水之飲。」當時的人藉著「曲水流觴」的活動,到戶外飲酒互和,便是王羲之著名的作品《蘭亭集序》出現的時代背景。《蘭亭集序》寫道: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曲水流觴」的活動雖然已經跟最早的洗濯身體的宗教儀式已經沒有關連,但因為王羲之的千古名作,使上巳節的修禊活動與「曲水流觴」變得密不可分。後世也屢以王羲之邀集賓客在蘭亭修禊一事加以創作,比如國立故宮博物院(簡稱故宮)所藏趙孟頫的《蘭亭修禊圖》,以及文徵明的《蘭亭修禊圖》,皆是由此背景所衍生出的圖像,在春天的景致中,許多文人群聚於河邊,河面上漂著酒杯,畫面中則一定要有一處亭子,表明「蘭亭」之意。
隨著上巳祓禊的宗教意味日漸稀薄,魏晉以來的修禊活動,其實已逐漸成一般的春日郊遊,趁著春天百花齊放、百鳥爭鳴的時候到郊外活動。西晉成公綏《洛禊賦》:「考吉日,簡良辰,祓除解禊,同會洛濱。妖童嬌女,嬉游河曲,或振纖手,或濯素足。臨清流,坐沙場,列罍樽,飛羽觴。」
北周的庾信所寫的《春賦》亦描寫遊春之景:「開上林而競入,擁河橋而爭渡。出麗華之金屋,下飛燕之蘭宮。釵朵多而訝重,髻鬟高而畏風,眉將柳而爭綠,面共桃而競紅。…三日曲水向河津,日晚河邊多解神。樹下流杯客,沙頭度水人。鏤薄窄衫袖,穿珠帖領巾。百丈山頭日欲斜,三晡未醉莫還家。池中水影懸勝鏡,屋裏衣香不如花。」呈現春天遊人如織,從早到晚的熱鬧景象。
到了唐代,上巳遊春的活動因為皇室的提倡更為興盛,如唐玄宗李隆基疏鑿曲江池,成為長安人遊賞的名勝。每年三月三日,皇帝會在曲江池宴請新科進士,稱為「曲江會」,從中宗朝起,到玄宗朝為盛。因此唐代士子留下許多三月三日的應制之詩,比如王維寫的《三月三日曲江侍宴》:「萬乘親齋祭,千官喜豫游。奉迎從上苑,祓禊向中流。草樹連容衛,山河對冕旒。畫旗搖浦漵,春服滿汀洲。仙樂龍媒下,神臯鳳蹕留。從今億萬歲,天寶紀春秋。」
但更能表現上巳節唐人出遊情景的,可能是杜甫的諷喻詩《麗人行》:「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態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膩骨肉勻。繡羅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銀麒麟。」細緻刻畫出上巳時節出遊水邊的貴族婦人。但實際上,杜甫此詩暗諷楊貴妃的家人權勢薰天,極盡豪奢的排場。故宮所藏李公麟所畫的《麗人行》,畫的是一群貴族婦女乘馬出遊的景象。雖然「麗人行」之名應該是後人根據圖像而給的題目,不一定真正在描寫杜甫詩中的景象或楊貴妃姊妹出遊的情景。但故宮另藏有一張《宋人畫杜甫麗人行》,則詳細畫出了水岸風景遊人如織的景象,還有岸邊華麗的宮室,許多人騎馬前往拜謁的景象。雖然此畫也無法確認是描寫杜甫詩中的內容,但也可以從圖像中遙想當時曲江池畔上巳時節人聲鼎沸的景象。
無論是上巳、寒食還是清明,如今大抵都合併成現在的清明節習俗,反映歲時節令隨著時代與社會發展的轉換。傳統清明掃墓時,會和親友在祖先墓塋前一起吃潤餅等節令食物,如斯情境,也似乎能夠呼應上巳時節踏青郊遊的遺風。
註釋
註1 勞榦〈上巳考〉,《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29本,1970年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