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京樺(Jing-Hua, Lee)
藝術研究與觀察者,現任典藏・今藝術&投資執行編輯。關注展覽策畫、當代圖像、視覺文化與其現象。來稿可洽:jing @artouch.com
【女子影響力】佈展產業中的女性身影,專訪燈光師阿嵐與佈展技師小個兒
展覽製作中,包含了專責展場技術規劃與執行,上至展場規劃,下至展覽親力親為的佈置,包含燈光設計、配電走線、影音技術控制等都...
想像與真實交雜圖像,恐龍形象的誕生
圖像學中的「形象」(Image)並非真實影像,而是存在於人們思想中的圖像,類似於文學或繪畫中的獨角獸、美人魚等。然而,「...
何為「偶像」的真實面容?葉山禎治個展「Heroes」中的倦怠嘴角
今年初,亞洲藝術中心舉辦了葉山禎治(Teiji Hayama)在臺灣首次個展「Heroes」,呈現令人讚嘆的24件藝術作...
【23/24】2024藝術環境十大趨勢
若從科技的發展軌跡來窺看藝術的發展趨勢,那麼可以說在21世紀各個面向的科技技術發展中,演算法(Algorithm)或許是...
「關鍵時刻」的躍升,個體經驗與人際網路串連:專訪亞洲文化協會執行長張元茜
亞洲文化協會(以下簡稱ACC)在促進藝術家跨國交流方面扮演著關鍵角色。本文專訪ACC執行長張元茜,並且向觀眾展示取得AC...
「藝術世界」的B面:閱讀洪聖雄個展「合作者的居所」之兩條路徑
當代的「藝術世界」形成於一個複雜的網絡,包括藝術家、委託製作、展示工作者、保存研究者、推廣人員、紀錄者、評論家、銷售者、...
【聚焦花東創作社群新網絡】花東藝文空間,抽樣與現況 (2016-2023)
約莫在2016年之後,花東各地逐漸誕生零星的藝術空間。從純藝術、當代工藝、駐村空間、劇場到不同於博物館展示範疇的文物館,...
【聚焦花東創作社群新網絡】社群創生藝術:部落、創作營、藝術節、藝術村、劇場、工寮、實驗場(下)
〈社群創生藝術:部落、創作營、藝術節、藝術村、劇場、工寮、實驗場〉以上下兩篇的篇幅,組織七位書寫者,訪問十組創作社群的集...
臺灣藝術家戴素貞《浪花》勇奪「麗寶國際雕塑雙年獎」金獎,下屆雙年獎總獎金翻倍高達480萬元
「第六屆麗寶國際雕塑雙年獎」於2023年10月29日在國家兩廳院音樂廳揭曉,由臺灣藝術家戴素貞以作品《浪花》奪得金獎!而...
【破繭而出的日本藝術市場】從封閉到開放:日本畫廊主的藝術市場觀察
關於日本藝術市場較為封閉的現象,小山登美夫畫廊的畫廊主小山登美夫及日動畫廊當代館總監岩瀬幸子皆提到是因為語言不通而導致的...
文章導覽
1
2
3
4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藝術新聞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