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京樺(Jing-Hua, Lee)
藝術研究與觀察者,現任典藏・今藝術&投資執行編輯。關注展覽策畫、當代圖像、視覺文化與其現象。來稿可洽:jing @artouch.com
生命經驗的凝結與提煉──專訪五位2024璞玉獎得主
「璞玉發光-全國藝術行銷活動」由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主辦,透過繪畫比賽徵選潛力創作者,並支持其進入藝術產業。今年「璞玉獎」...
「亞洲『書』藝術:現代與當代的交匯」論壇側記
在東亞的歷史發展中,可以觀察到對於「書法」一詞的使用和翻譯,其實透露著各國對於書法的理解與脈絡。韓國古代稱書法為「書」,...
【童年的美術館】不只是年齡上的「兒童」,開放給所有藝術上的「兒童」作為藝術入口的臺北市立美術館兒童藝術中心
北美館兒藝中心展示的展覽,比起傾向於策劃「年齡上的兒童」的教育計畫,更不如說是提供「藝術上的兒童」進入藝術世界的通道。並...
無名的貓與狗:「露露藝品社」中消失的居家品味史
記憶中,家中總有某種擁有「卡通化」外觀的動物瓷偶擺飾,樣態各異、色彩繽紛而鮮豔,還可能帶著絲帶或羽毛。也許是存錢筒,或僅...
慶典喧鬧之後,臺南何以400 ? 沃克、海怪、炮火與他們:熱蘭遮堡400年
熱鬧如慶典的「臺南400」在兩個月過去後,應是重新思考為什麼要將焦點置於曾經「被殖民」的年份?這個時間的轉折點對於臺南應...
穿越維度的版畫──米羅與版創藝術的「深度」實驗
當我們探討版畫的歷史,我們不僅在追溯一種藝術技術的演變,而是在考察人類如何通過藝術表達來傳播知識、文化和信仰的方法。版畫...
駭客行動:鄭淑麗的抵抗策略 台新藝術獎國際決審講座側記「WHAT THE HECK 搞什麼」
「第22屆台新藝術獎」頒獎前夕舉辦首場國際決審講座,邀請今年三月甫獲得LG古根漢獎的藝術家鄭淑麗分享自身回應時代變化的創...
狂放色彩與生命驅動力的表現:陳持平超我實踐的藝術之路
在探究陳持平的藝術世界時,我們不僅見證了一種個人內在探索和自我療癒的過程,也感受到他的作品所具有的治癒他人的力量。透過他...
生命的此在──深井隆「稜鏡-時光之藍」個展「天馬」與「椅」無盡的存在意義
睽違五年深井隆再度於臺舉行個展,臺北赤粒藝術帶來深井隆的最新展覽「稜鏡-時光之藍」,透過深井隆作品中簡單的符號,如:翅膀...
共創才有更美好的雙向交流:專訪臺灣首位藝術領域獲旭日中綬章獎者——林曼麗
日台交流協會於今(28)日舉辦旭日中綬章頒獎儀式,國立臺北教育大學(以下簡稱國北教)藝術造形設計學系名譽教授林曼麗(前故...
文章導覽
1
2
3
4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藝術新聞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