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生命經驗的凝結與提煉──專訪五位2024璞玉獎得主

生命經驗的凝結與提煉──專訪五位2024璞玉獎得主

Accrual and Refinement of Life Experiences -Interviewing the 5 Winners of 2024 Luminous Art Marketing

「璞玉發光-全國藝術行銷活動」由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主辦,透過繪畫比賽徵選潛力創作者,並支持其進入藝術產業。今年「璞玉獎」得主包括邱進雄、林冠名、孟陳恩、林瑋詩與黃上育五位藝術家,展覽將於9月4日至29日在新竹展出,10月9日至11月3日於彰化巡迴展出。此次展出的作品題材涵蓋了對生長土地的反思與內在情感的探求,並在超現實空間的描繪中運用了解構、扁平化和拼貼等手法,展示了現代人受科技與視覺文化影響下的創作方式。這些作品展現了每位創作者的獨特風格與實驗性手法,反映了他們在繪畫表達上的探索與創新。

璞玉發光–全國藝術行銷活動」由文化部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主辦,透過繪畫比賽形式,徵選出具有潛力的創作者,並且持續支持藝術家的創作發展,為他們提供進入藝術產業的契機。自2010年啟辦以來,這項比賽已經走過了15個年頭,並於2019年進行賽制調整,每年選拔出12位得獎者。今年的「璞玉獎」由邱進雄、林冠名、孟陳恩、林瑋詩與黃上育五位藝術家獲選,並入選劉智淵、張天健、莊道明、徐沛津、莊淑芬、黃奎竣與葉雨涵等七位創作者之作品。

身體經驗與海洋交織的共息——孟陳恩的水下探索

璞玉獎得主之一的孟陳恩,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水墨組。除了關照水墨這項媒材本質的特性之外,也跨領域地探索身體與空間的連結。孟陳恩除了在畫面中展現他在海洋中的浮潛、水肺深潛或者是岸邊踏浪的身體經驗之外,也透過水墨不同的尺幅,呈現不盡相同的視野。

他將這些筆墨表現個人的體會與思考,孟陳恩提煉與轉化來自海中的生命體驗。圖為孟陳恩作品《步入虛空》。(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提供)

孟陳恩在受訪時也特別提到在海邊的感受:「潮水聲覆蓋所有外界雜訊,只能聽見自己的聲音,即使旁邊有許多遊客,仍覺得大海中只有我一人。」他將這些筆墨表現個人的體會與思考,提煉與轉化來自海中的生命體驗。

孟陳恩這次獲獎的三幅作品即以「立軸」的形式向觀眾展現深不可測的海底景緻。特別是這三幅作品的中央有一道曲折且墨黑的鴻溝,是海底的樣貌,也是對於未知海底的情緒交纏:興奮、恐懼又企圖冒險。這也是孟陳恩極有特色的構圖模式,他會在畫面中留白或是疊加墨色,提供觀眾一條觀看的路徑,也是深入到畫面的縫隙。曲折的樣貌也不同於都市景觀中總是經緯交錯的線性畫面,指向著在海底隨著湧浪漂動身體的游動方式。

孟陳恩會在畫面中留白或是疊加墨色,提供觀眾一條觀看的路徑,深入到畫面的縫隙,指向著在海底隨著湧浪漂動身體的游動方式。圖為孟陳恩的作品《深水》。(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提供)

他在受訪中也表示,這三幅作品是進入海中的三個階段。《步入虛空》、《深水》以及《下潛》,對應了三個入水的階段。特別是可以從《步入虛空》中看見細筆勾勒的水面波紋,以及水下色彩紛呈的珊瑚,隱蔽地散出清麗的色彩,是下水前的情景。而到了《深水》,則不見波紋,而更強烈地關注於畫面正中央的溝壑,墨色暈染出為之的深淵,也許是因為水下光線會使得某些光線無法折射,也不見《步入虛空》中的多彩珊瑚,而是白描出深淵周圍的珊瑚與海葵的外貌,並且讓其他部分僅以幾筆描繪,營造畫面輕重使觀眾的視線更加集中於那深不見底的溝壑。最後《下潛》則是來自於首次的水肺潛水經驗。在墨色堆疊中,見到深淵之下的海底起伏與珊瑚礁石,也更清晰地描摹海底生物的樣貌。透過這三幅作品可以感受到進入海底的吐納、視野的變化,還有身體的感知轉換。

《下潛》一作是來自於孟陳恩水肺潛水經驗,在墨色堆疊中,見到深淵之下的海底起伏與珊瑚礁石,也更清晰地描摹海底生物的樣貌。圖為孟陳恩之作《下潛》。(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提供)

孟陳恩也指出,未來會關注於獲得更多不同樣態的生命經驗,並以此為靈感泉源,不斷創作再帶給更多的觀眾。

自我揭露的私密——黃上育迷茫狀態的自言自語

今年五月時在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展出「迷茫中的逃離算是種追尋嗎?」個展的黃上育,以「揭露自我私密」為創作主題的《望向大海的人終究無法成為大海》、《藏著不等於逝去》以及《難忘的總會留下一點東西》獲選璞玉獎。

黃上育以灰冷色調的油彩,構築生活場景的一角,以揭露出自我的一部分。圖為黃上育的《難忘的總會留下一點東西》。(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提供)

黃上育在受訪時指出,他以灰冷色調的油彩,構築生活場景的一角,以揭露出自我的一部分。他認為,這樣的揭露是一種選擇性的揭露,促使觀眾思考這些局部片段是否可以拼湊出完整的真相?描繪私人空間的《難忘的總會留下一點東西》,畫面中攤開床被的一角,以幽微的桌燈打亮原有一人躺臥的位置,被單與枕頭有些許皺褶起伏,暗示曾貼合某人身體肌膚的睡眠之處。讓觀眾反覆思考,究竟是誰曾留宿於此?而《藏著不等於逝去》也同樣留有一把背向觀眾座椅,顯見這並非歡迎觀眾留坐,而是某個已然離開的人留下的椅子,前方敞開的門也暗示對方可能前去不同的空間。黃上育也特別指出,桌面上的蠟燭恰好點滿18支,對於他而言也是神祕學中獨特的數字。

黃上育的《藏著不等於逝去》也同樣留有一把背向觀眾座椅,顯見這並非歡迎觀眾留坐,而是某個已然離開的人留下的椅子。圖為黃上育的《藏著不等於逝去》。(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提供)

而《望向大海的人終究無法成為大海》,則是黃上育周遭朋友的情人意外落水,而被大海捲走的真實生命經驗。作品中描繪的人影與海浪,乍看之下是相互疊合,但在細細觀察後會發現影子並沒有隨海浪有所起伏、波動,顯見兩者並非是同一個物理空間中所能交集的。除了指向再也無法碰觸對方的生死相隔生命故事之外,黃上育也在其中帶入自己永遠無法觸及目標的挫折與失落情感。畫面中的陰影也無法得知是「面向」或者是「背向」大海,可望而不可得之下,究竟是不斷試圖碰觸還是放棄遠去,留給觀眾無限的想像。

作品中描繪的人影與海浪乍看疊合,但在觀察後會發現影子並沒有隨海浪有所起伏,兩者並非是同一個物理空間中所能交集的。圖為黃上育《望向大海的人終究無法成為大海》。(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提供)

黃上育透過迷茫與喃喃自語的筆調,向觀眾帶出一個永遠無法觸及、徒留那人所留下的痕跡與空影的想像。

流浪者的理想收藏——林瑋詩的「微縮畫」

非科班出身的林瑋詩在工作多年後透過繪畫找尋到自身平靜的方法,並且在疫情期間返回家中務農,開始了「練山河」系列的作品,這個系列的特色在於她將宏觀的風景與微觀的器物接合在一起。對她這個長期作為「異鄉人」的離鄉工作者來說,「微縮」是一種攜帶鄉愁的手段。

林瑋詩的「練山河」系列將宏觀的風景與微觀的器物接合在一起。對於她長期作為「異鄉人」的離鄉工作者來說,「微縮」是一種攜帶鄉愁的手段。圖為林瑋詩作品《泉》,將山景置於青銅觚中。(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提供)

她引用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 )在《土星座下: 桑塔格論七位思想藝術大師》一書中,所描述華特.班雅明(Walter Benjamin)的一段文字:

「微縮化將事物縮小到便於攜帶的程度——這是流浪者或難民收藏(擁有)物品的理想形式。」(Miniaturization is the carrying of things to the point of portability—the ideal form of possession for the wanderer or refugee.)

Sontag, Susan. Under the Sign of Saturn. New York: Vintage Books, 1981. P123-124.

桑塔格認為將事物微縮化是一種「私有化」的手段,透過荒誕的縮小讓人們在其上所投注的愛、懷鄉以及遺憾可以被貼身攜帶,並且還原出它們所帶有的意義。(註)

圖為林瑋詩的《神祇居》是她家鄉土地公廟的一景與玉琮的結合,土地公廟的下方也隱藏著工寮,暗示與世俗的連結。(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提供)

林瑋詩的作品中描繪自己家鄉介於「開墾」與「未開墾」的土地樣貌,那並非是原生的自然環境般充滿未知與危險,而是取用一部分所需自然資源足以的共生思維。她特別喜歡在風景中穿插人為的建築以及點筆般的枯木,指出新生與衰敗,循環往復生生不息的自然法則。

林瑋詩的作品中描繪自己家鄉介於「開墾」與「未開墾」的土地樣貌,那並非是原生的自然環境般充滿未知與危險,而是取用一部分所需自然資源足以的共生思維。圖為將果園與盛放花果的高足碗結合的《一方》。(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提供)

而乘載這片山景的容器——盆景,其脈絡本身也與「微縮風景」有異曲同工之妙。林瑋詩取其「寓大於小」,將家鄉風景濃縮於一「盆」之中。例如作品《泉》,即是將山景置於禮器酒杯——青銅觚中。而《神祇居》則是她家鄉土地公廟的一景與玉琮的結合,土地公廟的下方也隱藏著工寮,暗示與世俗的連結。《一方》則是將果園與盛放花果的高足碗結合。林瑋詩選擇將風景與合適的容器做結合,並且找尋人工與自然的交界,在反覆的切割與安排中,尋找合適的容器,並且細心呵護。再度離家時,能帶走那一片風景,細細訴諸鄉愁。

眠夢與清醒之間——林冠名的無意識創作

科班畢業的林冠名在中斷創作的六年後,重新投入繪畫。林冠名回歸創作是由小時候的藝術啟蒙「美勞」開始,這種透過美術與勞作結合的手工藝,再次開啟林冠名的創作熱忱。他以原子筆為創作媒材,再加上剪裁、泡棉膠疊合而創作出作品。林冠名在受訪時指出,創作階段的草圖都非常的潦草,因為這樣可以保留非常大的隨機性,讓作品可以不斷的修改、疊加與調整。

林冠名描繪的人物是他某部分的自我投射,在《刺》這件作品,描繪一個圍著鮮紅圍巾的人物倒臥在尖刺之中,儘管人物巧妙的避開了所有的尖銳物,但未有人能知曉是否存有「內傷」。(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提供)

他的創作以「人物」為中心發散,逐步創作物件。並且這個人物也是他某部分的自我投射,凝結一些生命經驗於其中。因為原子筆的色彩選擇比較少,他多半以油性與中油性的筆為主,透過油性筆細膩的打底避免在紙面上過度地暈染,再以色彩較為繽紛的中油性筆逐漸層疊色彩,例如:橘色黃色等暖色調,讓畫面有較多的變化。

「睡眠障礙」是林冠名開始繪畫的契機,他在身體疲倦與精神上無法睡著的狀態下,依靠意志力創作。因此,作品內容中出現的人物都是閉眼、或躺或臥的身體姿態。圖為林冠名的《歸》。(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提供)

「睡眠障礙」是林冠名開始繪畫的契機,他在身體疲倦與精神上無法睡著的狀態下,依靠意志力創作。作品內容中出現的人物都是閉眼、或躺或臥的身體姿態。例如《刺》這件作品,描繪一個圍著鮮紅圍巾的人物倒臥在尖刺之中,儘管人物巧妙的避開了所有的尖銳物,但未有人能知曉是否存有「內傷」。這也是林冠名自身的生命經驗,他在擔任消防替代役時,多次經手他人的生死意外,許多的人們儘管外表看似安好,實則已然撒手人寰。又如《歸》一作,講述的是夢境中的「解離」,林冠名夢到過去生活,在其中與人交流,但實質上都只是夢境,醒來又是一個人在封閉的家,反倒像是混沌的夢。林冠名寤寐之間不知究竟何為現實,何為夢境?

林冠名的《繼承》描繪擁抱骷髏的人物,是以講述父母為自己留下的避風港,也是上一個階段的自己,為現在的自己所留下的知識與技術。(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提供)

而《繼承》則是描繪擁抱骷髏的人物,是以講述父母為自己留下的避風港,也是上一個階段的自己,為現在的自己所留下的知識與技術。林冠名也談到目前遇到的創作瓶頸,因為創作手法過於隨機而難以掌握,並且原子筆的創作技法並非學院所教授,更加精進技術與媒材探索也會是他未來的創作計畫。

視窗世代的反叛——邱進雄拒絕畫框的截斷

邱進雄畢業於室內設計科班,「空間」與「設計」佔據了他創作的一大半主軸。也因為對於空間的敏銳觀察,他著迷於油畫中顏料堆積的厚度、筆刷帶來的起伏,既是平面,又是立體。

邱進雄認為自己屬於「電視」時代,而自這個有「框」的畫面以來,景物都會在畫面上被切割。他意圖在自己的創作中,奪回被迫裁切的內容,做出有機物的延伸,所以他以透過基材做出延伸,透過畫布、木板拼接。利用石粉與模型材料、咖啡粉、塑膠等做出層次與質感。再以油畫繪製其上,包裹著整個畫布。最後以凡尼斯、消光凡尼斯等封層,製造出波光粼粼或是厚實的視覺效果。這種不被畫布所限制的創作方法,被邱進雄認為是對於視窗的反叛。

邱進雄意圖在自己的創作中,奪回被迫裁切的內容。圖為邱進雄的《龍吟交響曲》。(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提供)

邱進雄透過外在實際的風景體驗,結合內心的心靈景象,創造出畫面中的山水雲霧。而繚繞的煙靄中,還潛藏著「龍噓氣成雲」的神話傳說。他以《易經》中「雲從龍」的典故,描繪龍是為雲之創造者形象,點出雲化雨、潤大地的生命循環。他參考了水墨的山水構圖,以銀色為基底,勾勒虛實交錯的山水景象。

邱進雄透過外在實際的風景體驗,結合內心的心靈景象,創造出畫面中的山水雲霧。圖為邱進雄的《雲的故鄉》。(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提供)

此一種獨特的創作方式,是邱進雄以西方繪畫技巧碰撞東方文化核心所激盪出的產物。一樣的山川水岳,卻在東西方截然不同的文化觀點與視角下,呈現相異的景象。邱進雄在受訪時指出,油畫中平面過渡到立體仍有許多值得探討之處,未來更有鑽研更多關於致敬古代創作者的計畫。

邱進雄以西方繪畫技巧碰撞東方文化核心所激盪出的獨特創作方式。圖為邱進雄的《鴻鵠之志》。(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提供)

此次獲獎作品在繪畫手法上展現出實驗性的嘗試,並反映了藝術家們勇於探索自我表達的精神。作品的題材涵蓋了對生長土地的反思與內在情感的探求,超現實空間的描繪、解構、扁平化和拼貼手法也展示了現代人受科技與視覺文化影響的創作方式。這些作品表達了繪畫不再僅僅是自然的再現,而是對世界的重新建構。


113年「璞玉發光-全國藝術行銷活動」得獎者作品聯展

展覽期間:2024/09/04-2024/09/29

展覽地點: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 美學堂、藝海閣

展覽期間:2024/10/09-2024/11/03

展覽地點: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 第三展覽室


註釋

註  Sontag, Susan. Under the Sign of Saturn. New York: Vintage Books, 1981. P123-124.

李京樺(Jing-Hua, Lee)( 36篇 )

藝術研究與觀察者,現任典藏・今藝術&投資執行編輯。關注展覽策畫、當代圖像、視覺文化與其現象。來稿可洽:jing @artouc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