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記憶中,家中總是會放著某種動物瓷偶擺飾,擁有「卡通化」外觀的它們的樣態各異、繽紛而鮮豔的色彩,還可能帶著一些絲帶或是羽毛,也許是存錢筒,又或者就是一個擺件,透露出某個年代的風格品味。然而現如今卻想不起來要用什麼樣的名稱來稱呼這些「瓷器寵物」。
謝佳瑜在今年六月於洪建全基金會展出「露露藝品社」,透過一個虛構的藝品社重新回溯臺灣早期的陶瓷發展歷史。找尋記憶中的裂縫,試圖在溝壑中尋回那個時代的光輝。
消失的外銷瓷器產業史
藝術家謝佳瑜在訪談中提到自己之所以會開始這個系列的創作,源自於自己意外收藏到一隻陶瓷的狗,而開始好奇這樣的圖像是如何誕生。這些瓷器在臺灣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70年代的代工產業,當時外銷瓷器極為蓬勃發展,因應美國的戰後嬰兒潮,許多「玩具」製品大量銷售到美國,多半為日商來臺設廠、或是由歐美國家下訂單。此一種瓷偶的製作方式,會以一個「母版」,翻模製作同樣外型的陶坯,之後由工廠畫匠上釉燒製而成。然而經過謝佳瑜的走訪發現,關於這些瓷器在臺灣外銷歷史中卻非常的破碎,隨著產業的衰敗,這些動物瓷偶被棄置在不起眼的角落,這個日常經常可見的圖像隨著時代的變遷也在記憶中逐漸地模糊。
重新回溯臺灣早期的陶瓷發展歷史,儘管有相關文獻記錄著這項瓷器帶給臺灣多大的經濟收入,甚至今日苗栗仍舊有許多外銷陶瓷工廠,但似乎都沒有提到,當時人究竟是如何產出這樣的「圖像」。謝佳瑜認為她在這塊歷史的研究,其實是一種「證明」,證明曾經有這樣的物件存在、發展,然後成為人人家中都可能擁有過的一項擺飾。
謝佳瑜大量地收集當時的藏品物件,發現不只是陶瓷物件,也包含了圖錄、手冊、書籤以及日記本等等,都會印刷上這樣的圖案,並且搭配一些正向的鼓勵字句。在展覽現場,謝佳瑜以電子螢幕呈現這些圖文的排版方式,取用早期書籤上會出現的箴言,試圖在觀眾進入展場的伊始,透過《祝賀圖》提供的一個輕鬆、容易召喚回到某個時代的文字或是圖樣。
動物的凝視——時代價值觀的顯化
這些瓷偶所描繪的動物,風格強烈且鮮明,並且透過這些物件所呈現出來的,除了對於「馴化」、「擬人化」動物的凝視以外,也包含了許多當時的價值觀點,例如:大頭大眼的幼態化的審美。瓷偶成雙成對且一公一母,並且張眼的為公,略矮一些且閉眼的為母(也許還帶有一些嬌羞或是溫柔順服的意味),而呈現「完滿」的價值觀。也許可以說這些瓷器外觀的特色是來自於採購自日本或是歐美國家的母模而來,但是上釉所描繪上鮮豔的妝容,則絕對是臺灣人的手筆。謝佳瑜分享,當時的人們會想像販售給美國的客戶,就是帶有如此濃艷色彩的妝容,還帶有捲曲的眉毛與纖長的睫毛,盡管由日本進口的瓷偶並沒有這些色彩,但是臺灣的廠商或是匠師意圖投其所好而繪製,這也是映射出臺灣人對於「美國人」的一種想像。
並且她也發現一些印有陶瓷貓與狗的圖冊,除了書籤與日記本外,還有許多是廚藝教學手冊或是幸福家庭手冊。圖冊中明確指導人們如何向「幸福家庭」邁進,針對家庭與婚姻,夫妻需要如何持家、解決衝突以及居家護理等,而作為插圖的動物瓷偶,也成為對於「美好家庭」的想像象徵。
混血與育種交織的陶瓷寵物系譜
展場中間,有一張印滿謝佳瑜所收藏的陶瓷寵物的海報,她以類型、材質、物種等元素進行分類。從中可以發現,不同上釉色彩的瓷器會共用同一組模版,或者是翻模再翻模出的瓷器。並且這些圖樣之間,也都可以察覺彼此的相似連結,一樣的招手姿態、尾巴位置等,似乎成為一種「混血」,並且在不同工匠的改良、挪用元素後「培育」新的瓷偶種類,彼此相織相交成一片系譜。
也許是因為找不到一個「原始」母模樣貌的關係,謝佳瑜只能透過不斷搜集瓷器,自下而上的想像母模的樣貌。這些動物的樣貌,也會讓人不斷想像是否是某部卡通或是圖畫書中角色的形象,又或者是,這些卡通與圖畫書本就與瓷器共用同樣的角色形象,本就是時代下的價值觀顯化產物,就是來自於人的思想集合體。
而放置於海報前的《勝利貓》即是謝佳瑜透過自己收藏而來的一對陶瓷貓翻模燒製而成。由於陶瓷燒製而出的瓷器會比原來的要小1/6,謝佳瑜不斷地重複翻模與燒製,直到陶瓷貓不能再更小,並且貓的造型也隨著過程逐漸模糊失焦,成為難以看出形貌的團塊。而這也正是臺灣外銷公司翻模日本瓷偶,而日本瓷偶也翻模自歐美,模糊且看不清原貌。如同《勝利貓》般,來自於一個無法追溯的原型,僅能被重複仿製,而成為廉價的物件。謝佳瑜也在翻模的過程中,試圖將瓷偶的歪斜放大,指向它們褪去了姓名、脈絡,而成為「只是商品」的產物。
生活良伴──居家寵物
謝佳瑜提到她在英國的經驗,人們會在居家的櫥窗、窗戶外面放置陶瓷貓狗,面朝外似是有看門作用,而放置在壁爐上的妝飾,則是靠牆的那一面不會做任何裝飾等,她意識到這些陶瓷的樣式和造型其實會因應居家空間而變化,並且都有其用義。甚至連物種都是貓狗等居家寵物居多,偶爾有一些兔子、鹿或是鴨子等,呈現出來的是「被認為適合放在家裡」的物件,也許會配合當地文化特色而產生變化,例如熊貓或是浣熊等。她發現這些瓷偶在某部分有「代替」寵物的功能或是象徵,結合之前所描述,這些寵物瓷偶被投射出「理想的家庭」的想像,她以此延伸「一個完美的家不能沒有藝品」,而製作出錄像作品 《露露藝品》。
錄像中以詼諧的口吻,講述一個理想家庭的生活典範,必須擁有寵物瓷偶。從如何生產開始,帶領觀眾逐步加入居家典範,擁有這項藝品,赴日學習、歷史爬梳,到在陶瓷工廠打造一整間動物園,讓居家更加「完滿」。並且謝佳瑜以「販售」商品的角度重新切入外銷產業的歷史。透過「行銷」所營造出那個時代所認同的價值觀與美好想像,透過圖像的流通與轉譯,形成「居家品味史」,透過「為什麼要擺放這些物件」,重新思考這些圖像帶來的意義,但也許是潮流之物,再我們尚未了解透徹以前,便被時代的浪潮捲下,而消散不見。
「露露藝品社」以虛構的藝品社,重新將我們領回過去的純真且充滿企盼美好時光,並且企圖在這個沒有名字、想不起從何而來的產業史中,逐漸填補起關於這些瓷器的過往。
雨棚計畫-「露露藝品社」謝佳瑜個展
展期|2024/05/25~2024/06/22
地點|洪建全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