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音(Yu-Yin Chang)

現為恆成紙業內容品牌野点(nodate)總監,從藝文網路媒體再度回返紙質與內容生產的實驗。熟悉台灣藝文生態產業結構,並關注跨文化圈的共通困境,致力編輯感官內容的閱讀體驗。近期埋首爬梳台灣刺青產業歷史,前中年的興趣是步行、茶道和花藝。
策畫專題〈為何我們逃不出過勞?藝術行政職災自救手冊〉曾獲金鼎獎專題報導獎。曾任「典藏ARTouch」總編輯、Podcast節目「ARTbience藝術環境音」製作統籌。

構築東方人文思想的精神空間:蕭勤─自我悖反與另闢蹊徑
在蕭勤的繪畫中,「國際」從非只是一個抽象的概念,而是生活與創作具體的實踐。他曾自我解析,自己一直有種「傳達者」的使命感,...
地球爆炸前是否要帶走一隻貓?顧廣毅 X 關貫之,酷兒(動詞)白蟻的硬科幻實境
顧廣毅後來理解,白蟻的性別狀態根本不是需要被顛覆的狀態,需要被翻轉的,反而是白蟻在人類社會的被污名需要反轉,這也是最終於...
面對旅遊緊縮,藝博會還可扮演何種角色:「Taipei Dangdai」第三屆,「國際化」並非只是數字問題
岳鴻飛認為,國際化並非是以西方參展畫廊多寡的「數字」就能簡化的問題。許多台灣人所指的國際化,僅是單指歐美市場的對接。但對...
跳脫PFP炒作思維:SOYL推出金氏徹平項目,領銜扎實創作脈絡藝術家投入NFT藝術
由多元專業背景成員所創立的NFT平台――SOYL,卻有著獨特的營運理念與質地,企圖從創辦成員多元專業的組成,在藝術、時尚...
架上繪畫及其不滿:洪藝真創作的「物中之霧」
此次於誠品畫廊舉辦的「洪藝真個展」,展出作品涵蓋英國留學期間(1997年)至2010年的創作近30件,一窺從純粹的幾何抽...
【評論的「挑戰」】不說再見,如果藝評還有明天:王聖閎談藝評與編輯的第一現場(下)
「屬於台灣在地的理論該如何產生?」王聖閎近年思考理論內生式的可能性,其中一個方向的答案是「要從作品裡找」。他認為評論者有...
科學感性的臨場:「生生LIVES:生命、生存、生活」,未來議題的彼此拓延
近幾年,台灣當代藝術領域開始有許多跨學科的藝術展呈出現,經常需要的不單只是視覺藝術領域的專業,而是必須和跨學科的專業工作...
Oops!講出來會暴露年齡:余政達與讓他逃逸藝術系統的「辣個男人」
透過法咪咪介面的操演,余政達要如何敏銳的諧仿出α世代品味與認同,對於同屬Y世代的我們,法咪咪的表演可能只是扮演,但對於α...
從「暫緩」到「終止」,再「重新提案」:北美館撒古流案46天緊急事件幕後
撒古流.巴瓦瓦隆事件北美館在2021年12月20日晚間宣佈,在相關情事獲進一步釐清前,將「暫緩」威雙台灣館相關展務。而至...
【評論的「挑戰」】留下來,與離開的人:王聖閎談藝評與編輯的第一現場(上)
「屬於自己的評論語言為何?」藝術評論總是在梳理藝術家創作中比較創造性的一面,藝術家當然可以反問評論者「在你文字中比較具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