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19日,臺北市立美術館(簡稱「北美館」)為2022年「第59屆威尼斯國際美術雙年展」(簡稱「威雙展」)台灣館,代表參展藝術家撒古流.巴瓦瓦隆(Sakuliu Pavavaljung)、策展人派崔克.佛洛雷斯(Patrick Flores)舉辦台灣館行前記者會,並宣布展名為「蔓生:撒古流」(Kinerapan: Right of Crawling)。但在同年12月16日,藝術家郭俞平在社群媒體平台上寫下〈小鎮故事〉,控訴排灣族藝術家「咕嚕・撒」,倚仗權勢性侵一位因仰慕他的藝術實踐,而前往向其學習的19歲少女;而在12月19日,一名余姓女工程師也接續具名指控藝術家撒古流・巴瓦瓦隆,2006年於都蘭海灘意圖對她性侵未遂。
北美館則在距離12月16日近四日的時間,在12月20日晚間宣佈,在相關情事獲進一步釐清前,將「暫緩」威雙台灣館相關展務。而至2022年1月12日,北美館正式對外宣布「終止」,從2021年12月20日宣布「暫緩」到「終止」,這23天裡,北美館內部經歷了哪些多方討論,形成最終對於撒古流案的決策?
相關閱讀│撒古流・巴瓦瓦隆遭具名指控曾涉妨害性自主等侵犯行為,國家文藝獎與台灣館資格引爭論
第一時間宣布「暫緩」的理由
北美館館長王俊傑表示,館方在事發前曾聽聞相關傳言,並第一時間詢問藝術家方以進一步了解狀況,但藝術家方提供給館方的答覆,都強調是屬於「感情糾紛」的範疇,且已經和解。
但在2021年12月16日,藝術家郭俞平的臉書貼文〈小鎮故事〉文章在網路發酵後,館方察覺從藝術家得到的資訊似乎是無法與該則貼文內容比對起來的。館方無法直接接觸到女方,「我們連女方的姓名或所在的位置都無從得知。」但還是以此事再問了一次藝術家,並表達館方會持續關注這件事情。同一時間,國藝會也因為過去曾頒發給撒古流「國家文藝獎」並贊助他前往參加德國文件展,受到質疑與壓力。而北美館方因為涉及到正在製作的展覽作品,以及撒古流是由館方委託的評審委員所遴選,具有代表性與藝術成就的臺灣當代藝術家,因此考量的面向更加繁複。
12月16日的網路貼文持續發酵,館方在四日後的12月20日做出暫緩撒古流台灣館展出計畫的決定。無法在第一時間立即做到終止計畫的選擇,還是來自於文化館所非執法機構,同時實情須由相關當事人說明,館方僅有網路片面的資訊可以判斷,因此立場還是保持謹慎跟保留態度。當時藝術家也沒有針對這些流言有任何正式回應,所有的壓力都指向北美館與國藝會必須表態。北美館與國藝會一直在事件中保持討論,雖然雙方都認為藝術家的私領域應該和藝術成就分開來看,但如果涉及到犯罪事實,可能又是另外層次的判斷。而當時網路相關影射犯罪的敘述已引起公眾極大的疑慮,館方認為有釐清事實的必要性,現階段還是必須有所態度,讓事情有空間去做釐清與調查,這也是館方在第一時間宣布「暫緩」的經過。
決定「暫緩」的下一步:專案諮詢委員會的召開
但宣布「暫緩」的時間點非常尷尬,因為一個月前的11月19日,館方才剛舉行過台灣館展前記者會,相關展覽內容已經提交威雙展大會確認通過,所以館方認知到必須對此事件盡快做出決定。
計畫「暫緩」後,北美館立即啟動組織「專案諮詢委員會」,之所以無法組成「調查」委員會,因為一般機構並非警方或者是檢調,沒有合法的「調查權」。所以對北美館的困難點是,無法知道事情的真相或細節,難以做下一步的判斷,這些限制也讓館方的決策陷入膠著。
館方所成立「專案諮詢委員會」,由內部人員與外聘委員為主,成員包括律師黃旭田、臺北市政府性平委員方念萱、財團法人台灣防暴聯盟秘書長廖書雯,以及當初參與台灣館提名委員的孫松榮與吳瑪悧,北美館則有政風主任、副館長、館長、展覽組組長、行推組組長,於2021年12月29日召開會議。將撒古流在12月23日發佈的個人聲明,及館方訪查及搜尋到的資訊向委員會提供與陳述,讓所有委員都理解事件的始末及美術館的態度,以聽取相關意見並確認後續處理方向。
決定「暫緩」的下一步:台灣館藝術家提名委員會
北美館做出終止與撒古流的合作,取決於兩場專業的諮詢會議,一場是專案諮詢委員會;另外一場即是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藝術家提名委員會成員的會議,包括徐文瑞、廖仁義、孫松榮、賴依欣、呂佩怡、吳瑪悧等人出席,兩場諮詢會議委員皆認為有應終止合作的必要性。
提名委員會也關注台灣館如果終止與撒古流的合作,館方後續該如何處理台灣館的展覽問題。當時有委員提出可以論壇的方式來進行,讓空間轉為傳遞觀念的空間,藉由本來的原民方向轉而處理社會正義的問題,並避免原民議題被貼標籤與簡化。
回到合約關係來談「終止」,關於影響公眾利益的損害
兩個重要會議確定北美館與撒古流合作關係朝「終止」方向進行,館方則依據和撒古流所簽訂合約的角度來看這個事件。雖然每個個人可能對這件事都有自己的道德判斷,但機構在面對這樣事件的處理,還是必須回到法律上的根據。撒古流也聘任了律師,形成北美館必須要在法律的層面上討論與撒古流的關係。北美館首先從跟撒古流現有的合約裡,確認到底他是不是有違反合約內的規範,而達到不適任代表台灣館的地步。
另外一個關鍵,就是當北美館第一時間宣布暫緩後,德國文件大展官方也發出官方聲明,暫緩撒古流參與本屆德國文件大展。王俊傑認為此事,已經不只是台灣藝術圈的討論範圍,而是提升到國際藝術事件,所以館方必須思考撒古流所象徵的代表性。提名撒古流代表台灣館,即有代表台灣外交主體性的意義,此事件已經超越台灣單一藝術事件的視野。
相關閱讀│第15屆卡塞爾文件展針對撒古流・巴瓦瓦隆相關指控發表聲明
北美館和撒古流簽署的合約有關於若過程中有「繼續履行不符合公共利益」,北美館可以終止這項合約。從此事件引發國內輿論,甚至提升到國際事件的事實,已損害到公眾利益。因此館方將給付先期準備作業的相關費用,正式和撒古流終止這項委託。
終止合作後,馬上的「重新提案」
北美館在確定終止與撒古流的合作後的時間點,一般來說都是台灣館要展出作品裝箱啟運的時間,尤其今年威尼斯雙年展展出時間比往常提早約一個月左右,確定終止合作的時間點又接近台灣農曆新年前。
北美館團隊必須快速的決定是否要直接缺席今年威雙展,或是馬上跟威尼斯雙年展主辦方更新提案內容。王俊傑最後斟酌,因為威雙展畢竟是一個歷史悠久且正式的國際藝術平台,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直接放棄是非常可惜的。
相關閱讀│撤銷撒古流代表資格後,北美館提新案不缺席威雙展台灣館
另外,威尼斯台灣館所在的普里奇歐尼宮(Palazzo delle Prigioni),租金長期是由文化部所支付,為長達10年的合約,不管該年度有沒有使用,都要照付租金。加上北美館在前期已經支付部分初期籌備的費用,缺席會讓這些已付出的心力付諸流水。考量以上因素,北美館確定向大會重新提案。若比照以往幾次以單一藝術家呈現的展覽,準備時間肯定來不及,因為重新提案必須備妥包括藝術家展出的內容、文宣、現場布置的設計圖、海報圖樣等,威雙展主辦方都需要審核。
為何不是國家館還需要審核展出內容
民眾或許會困惑,台灣館已經並非實質意義上的國家館,為何要這麼委屈,展出內容仍要大會審核才能展出。王俊傑解釋,雖然台灣館因國情關係是平行展的概念,但若要取得大會同意在文宣品出示威年斯雙年展的正式Logo,成為雙年展底下活動,仍需要主辦方同意。
北美館方也曾經思考過,是否不掛威雙展的正式Logo,在內容與準備時間上都會更加充裕。但諮詢許多專業建議後,還是認為威雙展是重要的國際平台,台灣在國際藝壇上本來就是相對弱勢,如果台灣又放棄或自外於主流系統的話,對於台灣當代藝術的處境無論輸出與輸入都是不利的。威尼斯雙年展是每兩年藝文界的重要盛會,對於台灣當代藝術而言都是能以較少資源,取得較大能見度的重要據點。所以北美館最終決定,重新提案的展出的內容還是要依循正式的管道。
確定北美館今年不缺席台灣館後,館方立刻寫信告知主辦方重新提案。但因為威雙展相關文宣也即將定稿、付梓,主辦方最終可以給北美館通融的最後期限,就是落在今年的2月4日(農曆大年初四),北美館必須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策畫出一檔可以前往威尼斯的展覽,並備齊所有大會需要的資料。
整個農曆新年假期,王俊傑都在跟展覽組與相關工作團隊密切討論,並決定讓原來委託的策展人派崔克.佛洛雷斯(Patrick Flores)繼續協助今年台灣館的國際論壇,以他對台灣與亞洲的了解,並曾策畫多檔國際雙年展,活躍於國際藝術策展與學術圈,資歷豐富且具有國際一定的知名度。
同時,因為重新提案的時間緊迫而他和北美館已經工作了一段時間,不僅了解館方需求,也有相當的合作默契。
相關閱讀│回顧「台灣館」參展13屆歷程,第59屆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不可能的夢」即將啟航
日後是否會有撒古流條款的出現
至於北美館之後是否會因為這次「撒古流事件」,與台灣館藝術家簽訂合約時增加相關維護館方利益的條款?王俊傑表示,館方的立場都是在協助與尊重藝術家的角度,設計合約與制定工作模式。因為北美館是專業機構,最終還是以委託成果的專業性進行合作。所以,目前不可能因為單一事件,來設定特定簽約的條例。但他也坦言,經過這次事件,美術館在形象、聲譽與經費的各種損失,美術館內部員工因此突發事件,必須在高壓與超時工作產生新的提案,壓力實非外人可知。
訪談結束後,王俊傑詢問,此事件還有時效性可言嗎?對藝文媒體而言,撒古流事件的發生,可能是台灣藝壇極少見的案例,美術館在面對與藝術家合作關係進行間,發生高度爭議的社會議題事件時,應該如何處置與對應。北美館在短短46天,經歷了三階段的決策轉折,藉由報導留下相關過程的細節,讓此事件的公共性得以被討論,而非讓這個事件僅是存在機構內部的緊急事件處理流程報告書中,也許亦是藝文媒體存在的意義。
現為恆成紙業內容品牌野点(nodate)總監,從藝文網路媒體再度回返紙質與內容生產的實驗。熟悉台灣藝文生態產業結構,並關注跨文化圈的共通困境,致力編輯感官內容的閱讀體驗。近期埋首爬梳台灣刺青產業歷史,前中年的興趣是步行、茶道和花藝。
策畫專題〈為何我們逃不出過勞?藝術行政職災自救手冊〉曾獲金鼎獎專題報導獎。曾任「典藏ARTouch」總編輯、Podcast節目「ARTbience藝術環境音」製作統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