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HYU
267 Articles Published
|
Follow:
與今夏運動盛會同步展開,新美館「體育課」以藝術打造新的運動認識論
綜觀這次新美館展覽「體育課」,除了從一般我們習慣的藝術作品來為我們展示「運動」的多層次意義外,也以物件、互動場地、選書策...
給今日之你,與夢的分鏡:張立人「戰鬥之城.終」觀察書寫
化身為一封信的這篇觀察書寫文章,內容擷取自與張立人聊創作的對話或多次的日常閒聊、記事本中對於藝術家工作過程的筆記、手機裡...
被陽光曬久了總會褪色:石孟鑫「卡在鞋底的沙」
我們可以看到石孟鑫在重複翻模的過程中,並非是完美地複製前一塊的造型,而是去容忍因為材料所產生的種種差異,而在塊狀與塊狀之...
世界名作搶先看!高美館攜手泰德美術館,呈獻「瞬間-穿越繪畫與攝影之旅」重量鉅作
高雄市立美術館年度特展「瞬間-穿越繪畫與攝影之旅」攜手英國泰德現代美術館,於今日(28)舉辦開幕預展,眾多貴賓皆出席與會...
身體走在前面:TAI身體劇場的教育系統實踐
對瓦旦來說,這類似於織布「縫合」的概念。布其實是由不同的圖紋組合而成,這些圖紋並不是連續不斷,它們中間會有很多空白,而舞...
淚與暴力的賦能:荷蘭鹿特丹范伯寧恩美術館館藏《Tear Gun》
《Tear Gun》是文化溝通與衝突的悲傷、是詰問是否得以「透過機械更好的表達自己」的探索、是「以簡單的原理創造出所需」...
我其實沒想過這些電影製作者是如此嚴肅:特寫你哥影視社《公園》製作方法
不論是影像中被攝者的反身性質疑、還是製作團隊技術性的「失誤」,我們都可以看到你哥影視社的作品如何展現其製作方法的獨特型態...
「超越藝術」成為當代藝術的新潛力:第22屆台新藝術獎決選幕後
台新藝術獎一直是當代藝術生態中一重要的指標,每年頒獎典禮更是吸引眾人目光,其獨特的評選機制造就公開、透明、縝密的獎項調性...
評測傳統與當代的距離,創作還能如何發生?——聚焦第22屆台新藝術獎得主
第22屆台新藝術獎於6月1日揭曉,本次入圍名單包含8組視覺藝術、9組表演藝術展演作品,其中視覺藝術類入圍作品類型多元,從...
影像對行動模式的介入:新樂園第五屆媒體影像展-𝘐𝘯 𝘚𝘩𝘰𝘳𝘵(𝘴)
短影音作為一種引發你行動的媒介,他要的不是你的當下,而是你的下一步,重點不是你去反思、品味你所觀賞到的影像內容,而是這個...
文章導覽
1
...
5
6
7
8
9
...
27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特別報導
藝術新聞
藝術關鍵字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