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HYU
264 Articles Published
|
Follow:
【攝影作為評論】真正的創作發生在照片之外:廖烜榛、黃奕捷個展「燕子洞」的展場攝影
我發現這些照片並不遠離攝影的範疇,當我們說它「不攝影」,其實那只是在強調攝影語言的意義下成立。但是我們說這是一組攝影作品...
白晝之夜六週年記:區位移轉的策展概念,可以看出台北什麼樣的都市規劃和空間權力問題?
面臨「處處皆住宅,聲聲皆噪音」的台北都會區,台北市商業區的分散多元中心,雖然帶給白晝之夜區位轉移策展的特性,但有限的公家...
【地景說話專題2】「力求失真的嗓音」:《時差書寫》中的妖言風景與酷兒倒映
在虛實掩映的影像語言與「湖阿妖」的時間敘事中,《時差書寫》以一種「力求失真的嗓音」,讓每一句話的說出、每一段田野影像的投...
藝術受眾幅度擴大,人氣買氣均漲:ART TAIPEI 2022台北藝博銷售捷報總盤整
ART TAIPEI 2022適逢疫情放緩之後,迎來30週年的盛大規模,在人氣加持買氣的氛圍之下,也帶動參展畫廊的銷售捷...
藝術博覽會Web3.0的實體佈局:ART TAIPEI 2022是否撬開畫廊對於NFT的真實見解?
雖然akaSwap上已經有虛擬展廳,但為何有必要在藝博會現場有實體的展覽呈現。王新仁與羅禾淋表示,實體才有可能創造不同社...
ART TAIPEI 2022台北藝博作為創造議論的藝術場:看「人工、演化與永續未來」
藝術博覽會與市集之所以不同,是因藝博會本身可以作為提供觀者凝視當代文化藝術生態的一種技術。將這個環境分類展示,並呈現藝術...
資本社會的代幣模型如何走向「公益」:FAB DAO《百岳計畫》的未來社會行動
當加密貨幣面臨巨大熊市的嚴冬考驗,其實反而有一股力量更聚焦探討NFT或加密貨幣世界中基於某些善意的出發點,所創造出的多元...
張乾琦再傳喜訊,2022年卓越新聞志業特殊貢獻奬
2022年新聞志業特殊貢獻獎,由知名影像工作者張乾琦獲得。這是財團法人卓越新聞獎基金會,對優秀新聞工作者頒發的獎項。基金...
集「眾」之力打造未來想像生態系:台灣藝術進駐聯盟年會「眾裝上陣」探討後疫情時代藝術新視野
本次的年會以「眾裝上陣」( Re: Load-2022)為題,設計四大主題座談 「藝術進駐未來式」、「藝術空間檔案化與再...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示文化為「全球的公共財」:肯認文化的關鍵轉型性影響力
教科文組織總幹事Audrey Azoulay表示文化在我們的社會中具有根本性的作用。通過文化,我們可以發現彼此的共通性,...
文章導覽
1
...
21
22
23
24
25
...
27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特別報導
藝術新聞
藝術關鍵字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