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HYU

264 Articles Published | Follow:
失落母土與酷兒烏托邦:林安琪的「__社」與迭馬哈霍伊
在《她可能來至__社》之後,林安琪透過接續的一系列作品,著手尋覓其他的原民酷兒女性。藉由她們的現身,林安琪開始創造她想像...
北美館擴建工程開工 !承載20餘年的期盼,標誌臺灣藝術未來動能
北美館自1983年開館後,即標誌著臺灣美術發展史上「美術館時代」的來臨。作為臺灣第一座現當代藝術博物館,成立之初便以首都...
拾掇碎片的真相再進擊:專訪「第17屆臺北數位藝術節」策展人黃祥昀
黃祥昀強調這次選擇作品的過程中,每件作品不只對應單一一個議題,而是串連起一個互相交錯指涉的網絡,綜合成一個以多重面向來探...
【你是我的眼.藝術不在家】新柏林黃金週・後記一
在新柏林的日子,幾乎所有對話都含有paint/painter/colors/medium等字彙,高密度與繪畫相連;除「G...
永難撫平的天倫傷痕:記塗鴉大師巴斯奇亞紐約大展「國王的喜悅」
綜觀巴斯奇亞一生的創作,以壓克力、彩色油畫棒、彩色蠟筆、紙本拼貼等系列作品,獨樹一格,是與藝術史碰撞中的集大成之作。他的...
宋人四般閑事,樣樣講究!台北故宮十月大展,日本國寶首次出國
守屋雅史致詞表示:「2017年與故宮締結為姊妹館,屢有交流活動、展覽合作。這次是十分傑出的展覽,由插花、焚香、掛畫、喝茶...
藝術行政的空缺?在那些藝術事件裡的關鍵角色
本文所提案例,如果直接放諸法條規章判準,若非一翻兩瞪眼,就是進入法律攻防的資本戰,也可能可以有事後諸葛式的標準答案,但要...
部會互踢皮球、打造「創意島」淪為口號?臺師大自力救濟、募款籌建「設計博物館」
為了突破設計界困境,臺灣師範大學校長吳正己與林磐聳教授等,帶頭自救,展開校友與企業家募款活動。希望以老宅改建方式,達成「...
歌聲弦樂齊鳴,獻給叫太陽起來的人 :「松色經行-蕭如松百歲冥誕紀念展」開幕
「松色經行—蕭如松百歲冥誕巡迴紀念展」,果然未上演先轟動,這回作品精彩絕倫,總共展出110幅作品,其中大尺幅作品70幅,...
滑步在夢境與真實的沈浸體驗:專訪河床劇團《遺留》導演郭文泰
郭文泰利用影音的設計引導觀看,讓觀者的身體不自覺跟著影像移動,與影像產生連結、被影像所調度。這些視聽感官的訊號,牽動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