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y1218

785 Articles Published | Follow:
【2022鬼月專題】神鬼交合:淺談日本鬼怪主題的獵奇春畫
這些有時令人摸不著頭緒,甚至可能令人反感的鬼怪春畫,其實仔細觀察其時代背景,都有一定的文化脈絡與生成環境,也忠實表現出當...
北市府人事震盪:李斌接文化基金會董事長,林育鴻接文化局長
台北市文化基金會董事長李遠(小野)於本(7)月8日,向台北市長柯文哲遞辭呈,遺缺由李斌教授接任。
【2022鬼月專題】亞洲神鬼奇想的大眾性傳述
隨著由美術館與大眾類型電影開啟的熱潮,民間即將在農曆七月時節啟動的各種祭祀活動,如全台各地各大廟宇的法會、祭典與風俗,勢...
【阮慶岳專欄】建築的風景:謝英俊的四條路徑─常民的建築
謝英俊和其它建築師最根本的差異,在於雖然使用工業化的建築方法,但是迴避對高科技與特殊材料的依賴,堅持單純化材料與施工的程...
造像成形,以遺於後:台灣早期祖先塑像
明清時期,臺灣與離島有不少家族保存清代以來的祖先畫與祖先像。祖先像的五官表情、服飾等細節特徵,有別於神像的製作,展現出不...
柯良志獲獎專題展「書寫的景深」:從日常踏查探尋書寫的當代性,延異書藝實驗的象限
本展由資深策展人張禮豪擔綱策劃,以「書寫的景深」為題,以21世紀全面席捲而來的數位時代浪潮下的思考出發,探討書法於當代視...
從吳季璁對北美館「掘光而行:洪瑞麟」的批評,看臺灣美術史展覽的轉向與困局
對一件事情提出批評是相當容易的,畢竟世界上沒有完美無瑕的展覽,不過適當且誠懇的批評,的確有助於提升藝術環境。我們都希望臺...
攝影與藝術出版如何落地:民間自起爐灶的教育行動
在獨立藝術出版的地景中,一本書的製作離不開自學與互相授受,人與人的關係常一環扣著一環、相互牽連。本文將聚焦在推動這三種藝...
中將姬與當麻曼荼羅:奈良博物館「貞享本當麻曼荼羅修理完成記念特別展」
「當麻曼荼羅」是一種通稱,指的是當麻寺藏8世紀作《綴織當麻曼荼羅》以及後來摹寫其圖樣的曼荼羅作品,其畫面構成乃是在中央表...
北市音圖館不設明確預算、脫鉤統包改設計標
歷經4次流標的「台北市音樂與圖書中心」,於12日收件截止,共有6家建築師團隊遞件,正式告別流標噩夢,全案將於本(7)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