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ice

702 Articles Published | Follow:
【威尼斯通訊】克里斯托夫.布歇爾:帶著另一場威尼斯挑釁到來
在今年威尼斯雙年展期間,布歇爾於普拉達基金會(Fondazione Prada)位於柯內爾宮(Palazzo Ca' C...
【威尼斯通訊】影像技術於數位時代的反身性思考:專訪臺灣館「日常戰爭」藝術家袁廣鳴
其實我在2020年的時候就確定要做《日常戰爭》了,整個創作論述也都已經完成,而她也認同我正在做的作品,所以其實我們在規劃...
地震島臺灣:地牛神話與震災中的神
原住民直接把地震的起因投射在動物身上,有許多與牛相關的地震神話,伊能嘉矩曾採錄淡水平埔蕃的地牛神話,日本學者佐山融吉採錄...
【威尼斯通訊】強調南方視角的「處處都是外人」:扁平化的他者藝術圖像
佩德羅薩策劃的威尼斯雙年展並未擺脫中心/邊緣、北方/南方、西方/他者的二元對立思維。從邊緣到中心,作為他者的「外人」藝術...
鳳凰故國:美國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青銅時代曾楚藝術」特展
隨著楚國實力和規模的不斷壯大,其文學、哲學和宗教的迅速發展,對本土風俗和南方元素的吸收,都促成了中國青銅時代末期楚藝術的...
【專題】威尼斯通訊──雙年展的夢與現實
本次專題探討主題展、國家館、周邊展以及臺灣館等不同面向,我們藉此觀察威尼斯雙年展如何持續與藝術世界內部的經濟文化結構、以...
嶺南派大宗師歐豪年逝世,文化大學「御風而行」紀念展
歐豪年1935年出生於廣東省茂名縣(今改隸為吳川市),1950年移居香港,1952年起拜入嶺南畫派巨擘趙少昂門下,17歲...
動物.神靈.傳說:美索不達米亞及中日地震神話
地震摧毀的威力如此之大,且往往來得毫無預警,使得古代人類對於地震充滿敬畏與想像,將地震的產生比附在種種神話傳說之上。日本...
【絕地大反攻-解殖與後殖】第三世界電影裡的後殖民書寫
微觀地分析所謂重建銀幕上的越南,陳英雄呈現特定的時期是殖民尾聲的法屬印度支那記憶。然而不同於改編自瑪格麗特.莒哈斯(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