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薄荷薄荷】防偽與公證,為何真品/珍品需要數位鑄造?淺談信任科技作為一門產業

【薄荷薄荷】防偽與公證,為何真品/珍品需要數位鑄造?淺談信任科技作為一門產業

【Minting】Anti-counterfeiting and Notarization, Why Authentic and Rare Pieces Should be Digitally Minted? Brief Probe into Trust Technology as an Industry

薄荷薄荷專欄以鑄造(mint)為名,向來分析數位化的前瞻技術如何影響文化公共領域(Public Sphere)與制度設計(Institutional Design)。過去多分析純數位web3藝術市場本身脈動,本期回到真實世界與真實藝術品,討論「信任」作為一門亙古剛需的服務,數位工具如何協助真實世界的信任關係。

信任作為一門好生意,隨科技演進

當一幅造價數十億元的畫作成功拍板交易,畫作如何從賣家手中妥當的交到買家手上?這可不是雙方各自抱著畫作與現金,在拍賣現場一手交錢一手交貨這麼簡單。此間牽涉許多複雜的流程,如鑑別真假、履歷溯源、價值估算、貿易清關、跨境交易、風險擔保…等等。中間誕生了許多特殊產業,如降低損毀機率的藝術品物流、避稅的自由港、第三方公證等等,這些都是有關「信任」的產業。在這些特殊的產業鏈底下,「信任鏈」(Chain of Trust)形成,而有關信任的科技也在快速演進。

一個高淨值產業鏈運作,其價值並非來自實際工時成本,而是「信任」作為一種服務(Trust as a Service),因為種種人情上、法規上、技術上的擔保,讓整條商譽的信任鏈得以維繫不斷。但複雜的產業鏈本來便無可能所有相關人士都打過照面,尤其在後疫情時代,遠距作業已成為常態。如何透過數位工具維繫「跨境互信」關係,降低風險發生的成本,世界上已有產生許多案例。

延伸閱讀|迎接國際化大船,臺灣文化藝術自由港準備好了嗎?

研究螞蟻生態而大名鼎鼎的演化生物學家愛德華.威爾遜(E. O. Wright)有言:「人類有舊石器時代的情緒、中世紀的制度與神一般的科技。」科技演進至今,其中許多方案為的是解決「人類仍然作為穴居人」的習性,用邏輯與道理化解原始的恐懼情緒,而其中信任便是一道亙古難解的題目。當科技演化的速度已經遠遠超越法律或規範,人類對於科技的不信任反而增加了。

區塊鏈作為信任科技,誕生數位藝術市場

綜觀web3短短15年歷史,區塊鏈科技(Blockchain Technology)可以說為解決「互信問題」為核心而發展出來的新時代,透過妥善加密的分散式數位帳本(Distributed Ledger),web3也因此得以在無許可(Permissionless)、去信任(Trustless)的狀態下,輕而易舉地取得了總鎖定價值新台幣2.73兆元(2023/11/26 資料) 的經濟規模。

在藝術市場方面,首先是數位藝術市場獲得了解放,過去無法交易的藝術作品,尤其是儲存在硬碟裡的位元格式作品,如今藝術家或經銷商透過「鑄造」(mint)動作,將特定的位元(創作)設定成有數量限制(版數)的數位收藏品。在區塊鏈與智能合約(Smart Contract)的自動確認下,違反直覺的古怪現象出現——可以無限複製卻仍具價格的人造稀有財(Artificially Scarce Good)誕生了。

關於程式碼撰寫而成的數位藝術作品,從開放原始碼程式庫的無限量複刻(fork,意即分岔他人的創作,改作為自己的創作),演進到限量作品(仍然可以複刻,但藝術家透過數位憑證發行成有版稅限制的商品)後,基本經濟原理的供需法則加身,該物品價格與市值再一次如同現實藝術品市場,其價格往往並非藝術家花了多久時間完成,而是複雜的脈絡與金錢遊戲。整套敘事在2021年佳士得(Christie’s)拍賣出成交價近19億元新台幣的NFT作品 《每一天:前5000天》 來到了高潮,該作品由數位藝術家Beeple所製作。隨後由程式碼組成的生成藝術(Generative Art)市場也成為web3的常態,新的「藝術家-平台-收藏家」體系誕生。拍賣行如佳士得與蘇富比(Sotheby’s)與許多國際藝廊架設自己的交易平台。

延伸閱讀|NFT或將載入藝術史?Beeple數位畫作以6934.6萬美元成交,幣圈富豪孫宇晨錯失此作

上述違反直覺的數位市場能夠存在,絕不是所有人類金主終於成為菩薩,願意無償贊助藝術家創作,而是因為信任的協定(Protocol)終於出現,買家信任賣家不會濫發版數,且買家信任上手的作品可以轉手賣出。以上所有行為都建構在具有數位簽章的作品證明書(Certificate of Authenticity, CoA)上頭。從純數位市場來看,藏家收藏作品時,同時也收藏了作品證明書,兩者為同一個物件,即NFT(非同質化代幣,non-fungible token)。

延伸閱讀|【Web3藝術產業入門指南】獨步全球藝術拍賣行-佳士得進軍Web3,開創藝術與科技的嶄新可能

軟體已經吞噬世界,而信任仍是古代魔法

人類如何彼此信任?尤其是在無法面對面的跨境(Cross-border)情境?事實上,由於web3的信任與金融本質,在許多領域創造了許多新服務,大致上不會超過跨境信任與去中心金融兩個主題。

我們在此可畫出一個二維光譜解釋web3如何為藝術品交易市場帶來數位轉型,縱軸為「數位作品——數位工具」,橫軸為「數位市場——實體市場」。

web3應用於藝術品交易市場的數位轉型。(黃豆泥製圖)

在數位作品應用於數位市場這邊,我們見證了元宇宙(Metaverse)敘事潮起潮落,上述數位原生市場皆在這個範疇;而數位作品降臨實體市場,多為文化符號、網路迷因產品化,繼而影響實體市場,在此多為潮流市場,不在此多提。而數位工具分別影響數位市場與實體市場的案例非常多元,如去中心化的數位資料庫建置,像是為web3數位藝術發展史編目的JPG.space、烏克蘭的數位戰爭博物館收藏被焚毀的古蹟等;或是現實資產代幣化(tokenisation),如因競拍美國憲法而誕生的Constitution DAO或管理藝術家Holly Herndon聲音與身體數位化資訊的去中心自治組織Holly+

此外,影響最深遠的web3工具,可能是數位憑證(Digital Certificate),已大規模應用於數位與現實世界,小至活動參與證明,大至金融擔保證書等。此時文化領域的不同部門發現數位簽章的價值,如果將作品證明書(CoA)數位化,用於實體藝術品上,將降低許多因「信任」而產生的成本,如上述之履歷溯源、貿易清關、跨境交易等等,以下分舉不同部門的案例作為觀察:

一、提升貿易效率的藝廊區塊鏈

巴塞爾藝博會(Art Basel)於2022年開始於各地博覽會設立加密藝術專區,包含邁阿密海灘、香港等等,瞄準了新興的生成藝術NFT市場,但是在2023年這些活動皆不復見,其中的原因之一可能是其母集團MCH Group將對web3的興趣從數位作品轉向數位工具。2022年11月,巴塞爾藝博會宣布與其母集團MCH Group,以及瑞士的盧馬基金會(The Luma Foundation)、BCG Digital Ventures共同開發私有化的藝術聯盟鏈Arcual(詳見新聞稿)。

延伸閱讀|建造十年,南法當代藝術實驗中心Luma Arles已正式開幕

與無許可的公共區塊鏈截然不同,聯盟鏈(Consortium Blockchain)只接受經過認證的組織成為節點(node),共同管理分散式帳本,各位不妨想像成專業人士共同進行複式簿記(Double-entry bookkeeping)。聯盟鏈在許多金融業內使用,台灣也有如司法聯盟鏈、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的福爾摩沙鏈等案例,聯盟鏈雖然不被整個公鏈世界所承認,但事實上其混合著區塊鏈的金融創新,與對專業機構的信任。在信任的層次上,反而比較接近傳統靠信任營利的產業鏈。

在Arcual的案例,這些節點以藝廊、拍賣行與專業投資人為主,散戶不被允許加入其中。其交易並不以加密貨幣計價,而是採用法定貨幣,這意味著Arcual只採用了區塊鏈數位憑證作為服務的部分。此外,Arcual包含數位認證(CoA)、交易溯源(Provenance)與將藝術家與藝廊的自動化分潤(Royalty Splits),以上都是公共區塊鏈的數位藝術交易平台常見的功能,Arcual意圖將此功能轉移至實體藝術品的貿易世界。

Arcual處理作品證明書。(截圖自Arcual官網

Arcual是Basel集團打造的圍牆花園,信任Basel的多方利害關係者同樣也信任Arcual,在Arcual的數位貿易流動中,將因為貿易電子化、憑證數位化而下降交易成本。在這個案例中,信任鏈建構在企業平台之上,並提高貿易效率。

二、保持真實性的博物館珍品認證

第二個案例是歐洲非營利組織UNCOPIED,他們採用騎縫契據(Chirograph)的概念,將博物館收藏品的證書進行數位與實體雙重認證,在web3的世界有一個新穎的名詞,叫做Phygital,融合了物理(Physic)與數位(Digital)兩者。

騎縫契據為古時為了防止交易雙方變造文書,將文書寫下相同的文字後,以T字型拆分成三等份,並在不規則的割線上寫上文字,並將第三份交給第三方公證保管。如同中華民國公文的彌封袋、騎縫章等設計。但是在博物館、美術館數位化的過程中,該如何將「防偽與公證」的需求進行轉型?

 UNCOPIED發展了一套機制,將QR Code、條碼(Barcode)與文字建構在五等分騎縫契據(Quintuplicate Chirograph)上,而QR Code將指向分散式儲存服務星際檔案系統(IPFS)與公共區塊鏈Algorand的NFT數位憑證上。因此作者、買家、公共組織與公共館舍將可以共同持有作品證明書,並同時將數位認證託管於第三方數位空間,讓公共區塊鏈成為第三方公證人。該組織已於2021年10月發行第一個公證服務,應用於收藏家Richard A. Pierron的財產,一尊來自西非的雕像。

UNCOPIED foam board at SITEM 2021 ©UNCOPIED, Paris (in French).

當然收藏品的真實性與否,尚須鑑真的作品指紋技術,UNCOPIED的案例解決的是溯源、公證與防偽的流程。UNCOPIED以憑證發行與儲存方法的標準機制,構築了信任鏈的基礎要素。

三、創造跨境互信的藝術品身分標準

最後是在藝術貿易的實體世界中,如何在跨國交易中創造可辨識、可互通的統一身分標準?目前西方世界出現了一個聯盟,名為「藝術品身分標準聯盟」(Art Identification Standard, AIS),成員多為畫廊、非營利組織、館舍、藝術產業相關人士與科技新創。此組織的成立目的在於打造21世紀可相容於數位經濟的藝術市場,這個市場需要一個類似於書籍編碼標準ISBN的公共身分層(Public Identity Layer),讓藝術品可以有效流通、追蹤、交換、驗證。

目前該組織發行了一個AIS去中心身分標準識別符(Decentralized Identifier, DIDs),並使用區塊鏈技術紀錄DIDs的流通與交易。該組織認為身分標準可以締造永續與公平的藝術生態系統,最終使利益關係人受益;且物件的身分識別式鑑定與溯源的基石,會讓貿易與營運具有效率,最後是可以賦權(empower)回到最初的生產者身上,也就是藝術家。Kurt Pritz為目前AIS主席,本身便長期處理藝術品數位孿生(Digital Twins)的題目,另外上述兩個案例也都在AIS聯盟之中。

藝術品身分標準官網頁面。(截圖自Art Identification Standard

何為去中心身分(DIDs)?DIDs為全球資訊網協會 (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 W3C) 於2022年發表的一套識別符標準,讓數位身分的發行者與驗證者不用依賴於中心化(或集中式)的註冊表,便可以驗證一個人或一個物件的身分。只要使用者之間基於共通的標準,彼此互相承認對方所使用的方法(method)、描述資訊與解析過程,便可以將數位身分進行流通。W3C DIDs已初步將去中心身分可能涵蓋到的場景與所需的資料標準化,讓未來數以萬計的身分發行者,有一套標準可以依循。

在兼顧隱私與便利性的需求上,W3C認為去中心身分的發展潮流勢在必行,W3C試圖在「身分作為基礎建設」上,繼續維繫他們成立三十年來最重視的事:「讓世界的網路必須是一個網路而不分裂」。而AIS DIDs使用其標準,進一步將現實世界的藝術品流通建立標準身分,以達到數位轉型的未來。

在此案例中,藝術物件數位標準互通,即信任鏈的第一步。

數位世界的先行者向來可以獲得可觀的報酬,且其紅利往往來自於標準制定者,當實體世界的藝術貿易走向數位轉型,也勢必適用於這段科技進程。當「產業標準制定組織」(standard setting organization, SSO)浮現,我們可以審視其參與者背後的「標準必要專利」(standard essential patent, SEP)為何,因為當信任構築在法規與科技上時,所有人都必須滿足其條件,才能成為信任鏈本身。台灣的相關產業不妨在這個劇烈轉型的初始階段,便開始關注相關領域。

延伸閱讀|【張寶成專欄】在生物辨識與社交圖譜之外或之間:DID(去中心身分)的另類想像

結語:信任科技構築未來網路

最具顛覆性的web3技術通常在跨境互信與去中心金融等領域。web3已在數位藝術市場產生根本性的影響,而在真實的藝術市場,web3作為「信任」的數位工具,也正在快速發展。信任作為一門亙古剛需的服務,向來都是一門好生意。數位轉型有許多型態,而web3與藝術市場互動最多者,可能是數位憑證。而本期介紹相關工具如私有聯盟鏈、數位憑證、數位身分標準⋯⋯,都是數位溯源的解決方案。誰可以取得領先地位,端看誰可以有效降低跨境互信成本,而標準制定者可能取得先機。

黃豆泥( 18篇 )

分散自治與數位主權探求者,白天於公部門服務,晚上為FAB DAO與Volume DAO成員,曾以《百岳計畫》(Project %)參與2022年林茲電子藝術節,並規劃北師美術館《Kng DAO》(2022)、台北國際藝術村《鏈上駐村》(2022, 2023)。嚮往制度設計與新興科技的撞擊,正在尋找有別於電馭極權與財閥亂鬥的第三條路。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