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蕭文杰專欄】由台灣史高度談圓山文化資產與「北美館擴建案」

【蕭文杰專欄】由台灣史高度談圓山文化資產與「北美館擴建案」

「台北藝術園區:北美館擴建案」藝術界與各方皆提出了對北美館擴建的建議與疑慮,其中焦點議題有地下化美術館、圓山遺址等。筆者站在藝術、文資、環境三者角度分析,對於台北市政府的台北藝術園區計畫並不苟同。
一、遺址與遺址敏感區的開發原則
根據新聞報導,「北美館擴建案」編列總共53億預算,基地位於「遺址敏感區」,雖然北美館的「遺址敏感區」並未劃入國定圓山遺址的範圍區域,但是基於倫理,規畫案與開發案皆應該知會文化部,並將計畫案送審。但北市文化局長鍾永豐及柯文哲都辯稱擴建位置不在圓山遺址上,所以無須向文化部送審,部份工程甚至已經啟動招標,這也導致中央文化部在2018年8月15日致函北市府,指該處鄰近圓山考古遺址,要求應依《文資法》送審才可執行。
《107年國定圓山遺址監管保護計畫》圓山遺址劃定範圍。(台北市文化局、台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北美館擴建案」位於「遺址敏感區」但是此基地卻不是國定圓山遺址的範圍,這個問題在其他的遺址保護區也有類似問題,同時兼任文化部與台北市文資委員的劉益昌教授直白的說:「圓山遺址實際範圍遠比指定範圍大。」
所謂的「遺址敏感區」就是非常有可能是重要的、完整的遺址。而且北市府在距離圓山遺址指定的範圍100公尺、500公尺處進行試掘工作,都已經表示有發現墓塚遺跡的可能,鐘永豐局長既沒有考古知識背景,怎麼會認為未來不會有太多發現遺址的可能性?這並不符合「遺址敏感區」的考古學術認知常識。
北美館的擴建工程有沒有思考到,若未來真的發現大量遺址該怎麼辦?53億預算會浪費幾億?或是必須追加幾億?因為投入大量工程費後若發現重要遺址必須停止工程進行,或是變更施工方式,甚或更改工程配置。若用搶救式挖掘遺址,實則將會對遺址造成重大傷害。北美館願意為了遺址,採取犧牲美術館量體,與遺址共存嗎?或是放棄開挖另覓適合土地?這些是不是事先要有更多的探勘及監管再做決定呢?
事實上柯市府的文化局對於「遺址敏感區」的態度是漫不經心,即使是對於珍貴的國定圓山遺址也是如此。
2018年4月發生國定遺址區域內的圓山景觀工程未審招標,後雖在6月補審議,但是市府並沒有遵守文化部的規定,粗魯地採用怪手施工,導致7月份時國定遺址被破壞,看來文化局在北美館擴建工程並沒有以此為戒,依舊自我認定不用送審。若「北美館擴建案」未來施工造成遺址敏感區內的重要遺址被破壞,責任要推給藝術家嗎?
台北市中山區的圓山文化人行道地磚銘。(© Winertai)
二、台北市立美術館舊建築本身的限制
「北美館擴建案」是以1983年高而潘建築師設計舊建築體之擴建,加上新館的地下工程。
但是北美館舊建築的位置可能先天不良,或是施工不夠謹慎,導致此建築興建後,長年來就一直處於漏水的狀態。漏水問題眾說紛紜,筆者經台北市政府土壤液化潛勢查詢系統得知此區域是土壤液化高潛勢區, 而經新聞查詢過去有館員推測是基隆河整治工程可能對該館造成的隱形傷害,但前館長黃光男認為當年興建館舍的經費過低(約新台幣5至6億元)、趕工及施工單位不夠嚴謹。另一位前館長黃才郎則說過去的施工單位在施工模具尚未清理乾淨前即灌漿,留在牆內的木條因年久腐爛而形成漏水源。
台北市土壤液化潛勢查詢系統。(圖片取自土壤液化潛勢查詢系統)
而北美館長年漏水這樣問題,並沒有因為編列抓漏預算而達到完整改善,例如新加坡藝術家陳文希及丹麥名家席果兒.史旺的名畫在此展出皆因為漏水受損,造成賠償。另外當時的設計庫房設計太小,及在現當代藝術創作趨於多元後,典藏品庫存空間飽和,分類及維護方式更為複雜,舊有設施若不改善,只能說是將就使用。
對於北美館不符合使用,現任館長林平曾向台北市柯文哲市長反映,所以2016年准用767萬第二預備金,先發包「全館空調節能改善工程——設計監造費」;2017年再編1.16億連續性預算,進行修繕「全館空調節能改善工程」,但是對於漏水問題,林平也說:「專家說要根治只有重建,這無法處理;目前只有每年持續抓漏。」
我們要問北美館的是否修繕及擴建後能否跟上時代?達到需求,還是依然只能將就使用,若無法治本應該如何解決?
筆者認為北美館已經成為藝術界的集體記憶,建築拆除重建的可能性極低,但是若要持續當成展覽空間,展品就必須冒著風險,或是展品需要改變展出型態,或是另有新科技方式解決現有問題。
因此若再加碼興建地下美術館部分,似乎也不是最佳選擇,是否能考慮第二美術館用地另外選擇呢?正如黃瑞茂教授說的:「台北市捷運系統十分方便,公共設施已經沒有區位的問題,可以做美術館的公有地太多了!舊館有必要一定要跟新館連接在一起嗎?」
三、北美新館地下化的隱憂
台北市民與藝術家需要擴建或興建一個功能符合現況的美術館沒錯,但是台北市近年來也不斷地因為熱島效應,氣溫逐年升高,我們的城市也需要可以透過蒸散作用的系統,讓城市維持一定的可居性,這些年來也有不少藝術家用作品提醒人類必須注重環境關懷。
可是「北美館擴建案」固然在設計圖表面上有一片綠色的草皮、喬木,可號稱森林美術館,但是大量體的地下室開挖及不透水的水泥建築,影響了原本平衡的水文機制, 水泥建築不會因為藏在地下,看不到就表示不存在,我們依舊必須面對極端氣候下的各種隱憂。而這個號稱不變更原公園用地之建蔽率使用強度下興建的地下美術館,可能成為未來都市變相的開口,使城市更加不透水、不環保。
而我們要持續在公園內打著美術館名義蓋房子,把公有土地拿去給財團BOT ,或是設定地上權!這豈不是本末倒置,公園不就是應該回歸到生態透水的綠地、氣候調節等永續基礎嗎?美術館基地的選擇可以運用現存公有的建築用地,而非公園用地。
建議:美術館擴建案應回歸到北台灣歷史、環境角度去規劃。
盤點北美館周遭的圓山地區,是北台灣藝術史地的寶地,圓山有台北湖泊時期的貝塚!是史前的文化層,可以規劃成為遺址公園或是遺址博物館。目前日本的青森縣立美術館也是與三內丸山遺跡遺跡相鄰,兩個不同的展館互相輝映,是我們可以學習的目標。
日本丸山遺跡現地保留。(© 663highland)
日本丸山遺跡現地保留。(蕭文杰提供)
除了遺址展示,能否把台北人記憶的舊圓山兒童樂園摩天輪、旋轉木馬動態復原呢?據筆者所知,過去的「3D奇幻劇場」一部價值高達5,696萬的「IMAX大銀幕放映系統」至今還仍可以正常使用,為何不思考怎麼新舊並存及再利用呢?
日本丸山遺跡現地保留。(蕭文杰提供)
而圓山附近還保有古蹟臨濟護國禪寺、在今日的兒童樂園內也還有斥資1.6億元整修,但沒開放的歷史建築圓山坑道,基隆河河道旁留有大稻埕茶商陳朝駿興築的圓山別莊等,這些都是介紹台灣史的材料。再看看近代楊卓成建築師設計的圓山飯店、虞曰鎮興建的教育廣播電台,也具有時代的意義及藝術的代表性。相信這些建築,以後在建築史上必定留有一定地位。
歷史建築圓山坑道。(© 國家文化資產網)
筆者認為,整個圓山充滿了各種不同時代的文化,沒有必要為了彰顯其中一種,而讓其他類型遭受破壞,而這些文資景點其實最缺乏的反而是如何藉由交通及文化導覽來串連,使其成為未來的重點。因此擴建美術館除了不應該破壞遺址,也要有配套方案及景點串聯方案,未來圓山才有可能成為台北市民真正的文化夢工場。
《擴建案環境影響評估文化資產調查》。(台北市文化局、台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9月份「典藏ARTouch」的文章〈台北藝術園區:北美館擴建案」半年進度報告,與來自藝術界反饋與提問〉,這篇文章在文化圈引起了熱烈回響,藝術界與各方皆提出了對北美館擴建的建議與疑慮,其中焦點議題有地下化美術館、圓山遺址等。
筆者多年前曾服務於台北市立美術館(簡稱北美館),長期投入台灣文化資產的搶救與研究,現為台北市文化資產環境守護聯盟成員,站在藝術、文資、環境三者角度分析,對於台北市政府的台北藝術園區計畫並不苟同。
台北藝術園區是2014年柯文哲競選時提出「文化夢工廠」的競選支票之一,這個「文化夢工廠」承諾,四年後幾乎是停滯無法進行,如今檢視起來,有急就章亂開選舉支票之嫌, 根據當時「文化夢工廠」說法,是把目前的花博公園與美術館公園、新生公園,甚至是遷移後的松山機場連成一線,打造成「華人世界文化夢工廠」,並在該處設置北美館二館及動漫博物館,再根據台北市議員陳孋輝的資料,2015年市長室會議,柯文哲又指示在圓山的花博園區興建台北音樂廳。
可是「文化夢工廠」及圓山附近的諸多競選承諾,老早紛紛跳票,例如,興建動漫博物館至今未曾聽聞樓梯響。而「文化夢工廠」主張與大學合作在校園興建學生宿舍,並指定一部份作為「藝術家公寓」的文化政策也成了芭樂票,遭到各大學「已讀不回」。不只如此,延續郝龍斌擔任台北市長時期的「藝響空間」政策,也被劇場導演鴻鴻,批評為連根拔起,成了「文化惡夢工場」。至於要興建台北音樂廳也被議員質疑位於航道下,選址不當,至今沒有著落。也就是北美館擴建案若再跳票,「文化夢工廠」及圓山周遭的文化建設承諾就幾乎是全數成為幻影泡沫。
推測柯市長為了避免文化夢工廠及圓山周遭的文化政策全數跳票,在2018年選舉前,積極推動了「北美館擴建案」及「圓山舊兒童育樂中心進行景觀工程」,以確保文化票源不至於大量流失,不過也因為如此,可能又是一場文化、生態浩劫。
目前圓山周遭的開發案有兩處受到文資界質疑,分別是「北美館擴建案」及「圓山舊兒童育樂中心進行景觀工程」。「北美館擴建案」位於所謂的圓山遺址敏感區;「圓山舊兒童育樂中心進行景觀工程」則是位於國定圓山遺址區。圓山周遭,有史前延續至當代的眾多文化資產,可以說是台灣史重要一環,可是長期被忽略,若用北台灣文化史地角度來規劃該區域,是比單獨的「北美館擴建案」來的適合,以下我列舉幾個理由,並試著野人獻曝提出建議。
蕭文杰( 76篇 )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