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詔藝之眼】專訪NFT超級傳教士兼收藏家「寶博士」葛如鈞(上)-NFT藝術化系列探討之(八)
詔藝:你自己有創作NFT作品,對於其他也想創作 NFT 的創作者,有沒有哪些經驗值得分享?
寶博士:過去的藝術,紙張是物理世界固定的東西,但當來到數位世界,這裡的紙張是programmable(可編程的、可程式化),可以將它想像成是有魔法的紙張,而魔法就是科技,也就是程式碼。舉例來說,就我所了解有限的藝術史來看,當年人類紙張和顏料還很珍貴的時候,藝術家應該都只為宗教和那些王公貴族服務。那個時代的藝術家所要挑戰的,是在有限的條件下,最大或盡可能地發揮畫布和顏料間關係。等到畫布和顏料民主化之後,繪畫對於一般人而言變得容易,當任何人都可以創作時,這時候藝術家們所挑戰的是人類的視覺。
然而,現在的NFT的可編程性,讓它更進一步,產生更多可能,所以它不僅挑戰了視覺與美感,它更挑戰的是「無感的感受」,包含挑戰七情六欲,甚至藝術家還可以依據鏈上數據「空投」(airdrop,指NFT藝術家透過網際網路「反向」提供數位作品至特定對象的電子錢包中)新作品給收藏者,知名 NFT 創作者兼哲學家、經濟學家與實驗家 Pak 就在最近推出新作「merge」,讓新作品進入錢包時會和舊作品「merge」(合而為一)在一起。這一大突破,使得創作者跟收藏者或欣賞者甚至作品三方之間的關係改變了,藝術家在於挑戰他和其他人之間的七情六欲,並將彼此關係推向另一種極致。
當我在創作NFT時,我會一直不斷地思考,這樣的作品能「怎麼玩」,我的作品要怎麼賣?要如何訂價?收藏者才會覺得有趣?作為一位創作者,我必須要去思考我能如何和我的群眾產生互動。與其說我每一次在創作內容,還不如說我是用這樣一個機會在創作一整個有創意的遊戲,繼續找出夠多的玩家和我一起參與這個遊戲。但這樣一個想法,似乎被絕大多數的創作者所忽略。
大多數創作者在利用這樣一個新媒材時,往往依舊將重心放在內容的產出,但我認為這個新媒材的重點在於如何設計這個遊戲,也就是在於「策展」的概念,整個遊戲的重點應該放更多在於「過程」,而非僅在於「內容」。現在NFT項目中,銷售最好的前幾名,多善於與收藏者緊密互動,也就是「最懂玩」的作品。
現在普遍的現象是,100位創作者中大約只有2成會注重項目「可玩」的性質,而銷售最好的前10個項目中,有八成都是屬於「很懂玩」(將創作帶入遊戲化、與收藏者產生互動的樂趣)的類型。因此不諱言,我的創作確實有受到這些成功項目的啟發。
我一直覺得NFT是個魔法載體,若真的只把它當作像一般紙張那樣的載體就太浪費了,應該花更多心力去「玩弄它的魔法成分」。我真心建議對於NFT有興趣的創作者,應該盡可能從這種新媒材可以變化的本質去切入整套作品的設計,而不只是當作品製造出來時,就認為已經完成創作。這些可以玩的方法很多,包括發行方式、社群互動性、隱藏彩蛋、運用盲盒增加趣味性、競拍、空投等等,千變萬化,就看創作者放多少心力去發揮。
詔藝:你最欣賞的幾個項目或藝術家?
寶博士:Hashmasks、Beeple、村上隆 X RTFKT、Damien Hirst的《The Currency》,以及Pak。Pak的作品很難向不懂它的人說明,人們到底買到了什麼,所以他現在不是我的最愛。但也許有一天,當這個社會懂了他在做什麼之後,他可能就會變成我的第一名,那現在應該是我的第4名。Pak將NFT作品的「思想上的可玩性」特色放大到90%以上,成為作品最主要的賣點。但他的作品就外觀上來說,因為刻意缺乏「欣賞性」,對像我這樣的視覺性蒐藏家而言就比較吃虧一點,但他的作品涉及觀念、哲學、經濟學等多種意義,卻較無涉美感,對於很多還未培育出自我品味和愛好的新藝術市場玩家、蒐藏者來說,也許反而是一種利基點。對我來說,我還是希望收藏的各別作品在視覺性上可以更有特色,並可用數位相框展示出來,讓別人覺得這是一件不一樣的東西。如赫斯特的作品,除了至少有點點,有些趣味也可欣賞外,他這系列作品每一個都相異,不會產生「撞臉」的情形,在現階段對我來說,它還是比較有趣一些。
至於Beeple,我覺得很多人可能誤解了這位藝術家。我欣賞他在非常早期就製造出和NFT相對應的實體作品(physical token)一起銷售,這是當初NFT創作者沒有或不太願意做的事情。而且他也非常用心製作出他的實體作品,這從他2021新春系列NFT作品展示座的精緻程度即可印證,這種結合實體和虛擬同時發售的作法,現在有一個比較潮流的稱呼,叫做「實體數位」(Phygital)畫作。
詔藝:對2022年NFT市場的預測?
寶博士:這真的很難確定!我認為NFT變成一個沒那麼特別的載體的時間越來越近,剩下來的就是市場之後的方向怎麼走。就像如果你在2001、2002年間問我網站還能有什麼變化,我也講不出後來會有Instagram或抖音。但我可以確定的是,會有更多人運用這個載體,去做更多的嘗試和創作。如果現在就能預測未來會是什麼的話,那我不就是未來人或預言家嗎?所以講起來是一則以喜,一則以憂,我暫時也想不出有什麼新花樣會被生出來。但我估計,偏商業使用的市場會大行其道,或許可以稱為advertising NFT market(廣告性NFT市場),我預測我們將會看到這樣一個市場的大爆發年代。
詔藝:收藏NFT的心得分享與提醒。
寶博士:第一,如果你是幣圈新手小白,那麼建議你絕對不要把NFT當成投資!盡量從NFT作品中找到你的情感跟情懷,只有那樣的作品才能讓你在舒適的狀態下好好收藏。如果買了一個覺得會賺錢,但你又不那麼喜歡也不覺得有趣的話,萬一市場有波動,你可能會非常痛苦。因此要挑就算波動巨大,甚至歸零的狀態下,你都有所覺悟,最後可以在打開螢幕後依舊好好欣賞,這樣的作品才值得你去收藏
第二,這個市場還尚處於非常早期(still early,寶博強調過許多次)階段,充斥著假頁面、假專案、假空投、假連結和詐騙等等,因此「危機四伏」,必須小心為上。因此要閱讀各種相關資訊,並訂閱聆聽《寶博朋友說》Podcast。千萬不要道聽塗說,聽到誰說什麼專案、什麼作品會爆賺,就一窩蜂去搶,這是非常危險的作法。
第三,不要搞到最後「滿手都是NFT」,絕對不要變成「窮得只剩下NFT」!也就是絕不能all-in一頭熱去收購一大堆作品。最好可以持續交易,各種資產類型的水位配置要隨時間相應調整,並維持一定的獲利。
如果還沒買幣的人就趕快去買(定期定額,小量買入,一開始不要超過年薪的 5%)!如果還沒收藏NFT的人就趕快體驗一下吧!如果沒有也沒關係,但這樣的人就會變成這個市場的消費者,而不是獲益者。買了這些東西之後,你會去思考你與這些幣和NFT之的關係。
收藏NFT是件很有趣的事情。當你在思考這些作品,對你有沒有意義和價值的過程中,會讓你更瞭解你自己和創作的世界,以及這個世界中的其他人。當你握了一個可能有又好像沒有價值的東西,在這個過程中,你會去問自己是什麼樣的人?為什麼我決定持續 HODL(持有、惜售,幣圈迷因喜歡故意錯拼 HOLD 為 HODL)?如果我決定現在賣出又是為什麼?什麼才是創作?什麼是市場?我認為在這樣一個過程中,這樣的學習經驗很寶貴也很重要。
至於有人會考量儲存這些東西安全性的部分,我認為那些有點想太多了。在網際網路的早期,使用網路一樣很危險,早期的email也很難用,但這些都會被一一克服。當你等到它很好用之後才進來的人,都只能被當作消費者,少掉在這段期間熟悉操作這些新科技的機會,之後就比較難從這些知識中獲利。現在比特幣等這些區塊鏈的運用,已經熬過了那個被認為沒用的時期。我們現在處在這階段,實在still too early,真的在區塊鏈產業的人太少了,看看身邊的人有多少人在這領域工作就知道了。
最後,我還是會建議大家多嘗試,早點進來這個領域,就可以早點熟悉這樣的環境,將來在能力和經驗累積上就會比多數人有優勢。就算區塊鏈、NFT或是元宇宙真是泡沫化了,那麼我們學到的經驗將能帶領我們更快找到並學習下一個新的產業、新的事物,取得下一波新趨勢的前期紅利和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