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阮慶岳專文】《建築的無為》序言:行者,無懼也無疆

【阮慶岳專文】《建築的無為》序言:行者,無懼也無疆

《建築的無為:造屋、常民、謝英俊》

四川的汶川大地震後,因為他早先在921的災後重建經驗與成果,各方的呼喚當下此起彼落,謝英俊也立即投身救災。我當下想著:「好一個勇敢的行者啊!」並回想自己對他顯然過多的期盼與擔憂,就安慰著自己:「從來,行者只需信念,無處不可至。」

多年前在成都極具藝文風格的「小酒館」,和謝英俊、劉家琨及幾個兩岸建築人喝酒聊天,喝得極多談得也多。那酒館音樂與氣息皆佳,來往的人也年輕好看,我們先喝啤酒再喝威士忌,話語交錯熱烈。

話題環繞謝英俊參與川震災後重建的議題,因為之前幾日才在謝英俊陪同下,我們進到四川西北多是藏羌等少數民族住居的茂縣山區,住宿了兩天一夜,看了謝英俊主導的羌族楊柳村家屋重建工程。

這工程並不大,總共大約五十來戶,都是兩層樓加一個暫作儲藏室的閣樓,連棟雙斜頂的家屋,一戶總共約莫150平方米。原本落在更高處的傳統羌寨,地震時破壞嚴重,不得不遷村重建,新村的邊上種著羌族的重要經濟作物花椒,這時花椒已經冒長滿樹,等著翻紅收成。同時間,整村屋子的主體結構都大致完成,家戶各自在築牆或搭屋頂,男女老少穿梭吆喝,熙熙攘攘恍若慶典。

謝英俊為他們規劃的新村子,單戶住宅的內部配置與模樣,基本上依循傳統空間形式,最大的改變是把結構系統,從木柱木梁改成輕鋼架,這原因半是工業化的時代必然浪潮,另外也是考慮抗地震效能。建屋原則以經濟及環保、永續為主要目標,並儘量運用在地現有的自然材料,甚至使用災區震後留存的廢料,也讓農村的現有勞動力大量參與蓋屋,鼓勵傳統施工與現代技術結合使用,以減少對工業化材料、大型機具與專業工人的過度依賴,同時強調居住者的自主參與動能。

裡面透露著謝英俊一貫的建築信仰:注重建材的環保與在地化、工法必須輕便簡易、造價力求便宜,以及在地物理環境(採光、通風、隔熱等);同時也會觸及社會弱勢者(邊緣族群、貧病殘障、低所得者等)的居住權,思索建築專業可能被菁英壟斷化等現代社會議題。

謝英俊於日月潭工作站。(簡秀枝/攝)
邵族安置社區內部全景(取自《建築的無為》一書內頁)

這樣的思考裡,有著對全球化過程中,弱勢者如何應對被資金與技術傾軋、因此面臨被人類居住生態圈淘汰的嚴肅思索。因此,看似簡單的協力建造家屋,其實有著對人類現在所面臨共同處境(綠色、永續、商業資本掌控、甚至生命意義)的深刻思考,更是在現代主義橫行百年後,對現代建築發展與走向的沈重反省與質疑。

謝英俊並不反對建築的工業化方向,但在遵從的同時,也提出他獨特的修正意見。其中,首要的就是「簡化構法」,這是考量現代構築技術的不斷難度化,與對特殊專門工具的持續依賴化,會剝奪掉弱勢者參與構築的權力,整個思維的目的,在於意圖使構築的參與權,能真正下放到更普羅的非專業階層去。其次的重點是「開放建築」,則是在施工的合理性以及與在地技術的對話上,維持有機的可調整性,也就是在全球化與標準化的時代大趨勢下,顧及單一家戶參與施做及自主微調的權力與能力。

謝英俊二十多年前在台灣的921大地震後,與日月潭邵族部落一起自力重建家屋,受到海內外建築界廣泛矚目。邵族家屋施做過程裡,最引人處是在於面對快速機械化的世界,仍然堅持對個體勞動力寄予尊重,並且相信所有單一個體與家庭,在自力自助與適度鄰里換工的狀態下,確實是可以動手造出自己的家園來。

另外一部分,則是對人居與村落的背後,更為龐大也複雜的社會與文化議題的關注。這可以從他在邵族部落規劃出各樣的宗教與儀典空間,以及在楊柳村放手讓居民自主決定家屋最後風貌,見出思索如何能回復或延續原有信仰、儀式與居民自體性,作為其建築作為的主要目標與態度。

楊柳村羌族居民所面對的問題,與日月潭的邵族有些類似,二者同樣被主流社會傾軋,均不得不邊緣與弱勢化,但若是拿二者來相較,羌族的處境也許更要邊緣化與嚴峻些。譬如,在楊柳村經營簡陋旅店的白大哥,說整個村子能上高中的小孩不到兩成,他也希望自己正要上高中的女兒,以後:「可以遠走高飛,不要再回到這村子裡。」

他不相信女兒在這裡會有未來,這說法令我心驚,卻又同時覺得熟悉無比。因為,在這世界上因擔心子女競爭邊緣化,不得不忍痛說出這同樣話語的父母,海角天涯皆可聽聞。是的,不管情願或不情願,讓自己的小孩朝向那所謂現代、都會與文明的世界走去,即令必須背離自己的父母與家園,似乎是不可免也無從選擇的某些共同宿命。

所謂現代、都會、文明的世界,彷彿已是人類唯一的救贖所在,而謝英俊卻恰恰是往著這逆途的方向走去,似乎相信彼端另有桃花源,令人不能不感覺特別驚訝難解。

謝英俊入川一年半,艱苦、挑戰與辛酸兼有,絕對不是外表所見的光彩如意,其中面對的阻攔,產官學界人物均不缺席。但是,顯然理想並不是謝英俊匱乏的東西,他的主要敵人還是殘酷的現實,尤其是權力與資本擁有者的干預。謝英俊並不拒絕與他們合作,但堅持維持自己的個體獨立性格,有時甚至視他們為擋路的九仞大山,只是他並不迂迴繞過,只是一剷一剷想從中闢出蹊徑。當然,這樣的行徑,若無愚公的魯鈍與樂觀,是難以為繼的。

四川的汶川大地震後,因為他早先在921的災後重建經驗與成果,各方的呼喚當下此起彼落,謝英俊也立即投身救災。我斷續會收到他傳來的遠方訊息,譬如他在初入川時的簡訊:「0815進村勘查……出入道路較不穩定隨時會有落石……草坡鄉是最後打通道路的鄉……居民通過電廠水道和『天梯』,艱苦背糧進村維持生存……其中的碼頭村107戶整村重建……如果行政手續配合順利,自建勞動力充分……預計3個月可完成重建……入冬前居民可進住……謝英俊。」

我們一行人住在楊柳村旅店的那個夏夜,白大哥只用一口柴爐,燒出三滿桌菜餚,款待我們一行陌生者與謝英俊的工作隊,眾人大口喝他釀的青稞酒,美食佳餚酒酣耳熱,席間白大哥與女兒以羌語分別引亢高歌,滿座皆酩酊神魂陶醉。當夜我其實喝得極醉,半夜醒來出屋小便,望著眼前銀光滿照的巍巍高山,有種神聖感籠罩,忽然覺得這一切都是極度的超現實,真實虛幻難分難明。

謝英俊「鄉村建築工作室」的團隊成員,多是來自各地的年輕專業投身者,大半是因嚮往他的理念而加入,理想與實踐性格濃厚,然而現實不僅層層檢驗著謝英俊,對所有參與年輕者的熱情,亦同樣拋出嚴厲考驗,無人可免。

是的,謝英俊入汶川災區一年半後,我終於有機會親自到現場看見,並沒有因而興奮或喜悅,反而益發沈重起來。我還記得地震剛發生後,媒體與專業界是多麼急切的各方尋找謝英俊,期盼他可以用邵族家屋重建的經驗,進入到同屬山區與少數族裔的災區,積極介入那些亟待重整的無數家園的催促景況。

我更記得謝英俊當時矢志投身的神色,那種幾乎暗示可以餘生皆為此的莊重態度,讓我切切難忘。一年多後我來看他與楊柳村,忽然感覺到某種落寞與孤寂的繚繞,是什麼奇怪我尚且不能明的現實,讓謝英俊的行旅似乎忽然受阻難行。他雖然略略作著說明,我也只能片段地窺視理解,聽來大抵是外者介入的問題,譬如缺乏上層的完整支持、學界有人爭功亂事、部分災戶則在完工後拖延不付款等等。

謝英俊在汶川災區的家屋重建,包括楊柳村的自力重建,整體數量大約有五、六百戶在進行,有些是他義務參與協助規劃,譬如楊柳村的羌族部落,有些則是直接承接災戶的委託,由受災戶以補助款與配合自籌款重建新的家屋。或者整個事情的現實複雜度,遠遠超過他先前的想像,使他投身的志向與路徑,似乎都在過程中雙雙受損。

2009深圳香港城市建築雙城雙年展繭,由阮慶岳、謝英俊及Marco-Casagrande合作完成(取自《建築的無為》一書內頁)
2008年汶川地震後,位於茂縣楊柳村羌族聚落的村民,以當地仍保有的傳統石砌工法重建家園,男女老少一齊上場,分工協作。(取自《建築的無為》一書內頁)

那晚在成都「小酒館」的對談,我戲稱謝英俊是「唐三藏」,讓人以為吃他一口肉可以長生不老,才招來這麼多的是是非非。他不改樂觀堅強的本性,說笑回我:「吃我的肉絕對不長壽,保證還要短命的。」其他人也起鬨給他打氣,有人甚至說,不如乾脆:「找人去打斷那些找麻煩傢伙的腿骨,看以後還敢作怪嗎?」謝英俊就只是哈哈大笑。

沈靜下來時,謝英俊說他最牽掛的,還是楊柳村的羌族部落,他說已經完成的結構體只能算一半,另外的一半正要開始。我問他那一半是什麼?他說是建築以外,關於人、社會及文化的部分,並且等他把其他事情理個段落後,就該全心一志住回楊柳村,和仍一石一土蓋著自己家屋的羌族居民,一起思考如何把重要也不可見的事情,譬如信仰、文化以及自體性等等,一一安置入這個新家園。

謝英俊這番話安了當時我的心,甚至讓我覺得他先前失去的許多蓋屋機會,不僅無所謂,甚至也算是好事情了呢!而此刻臨到歲末冬寒,終於看見這樣五十來戶的羌族部落,能夠依照願望陸續蓋起來自己的家園,展現出一種災後新住居的可能,以及其中所蘊藏對建築理念與社會價值的堅持,這應該比匆匆促促蓋起來千百棟房子都重要吧!

接近夜半時,我們微醺離開「小酒館」。隔日我和謝英俊一同飛回到台北,我立在街角看謝英俊攔車並矯健躍身入內離去,梳著馬尾辮子的身影一閃即逝。我當下想著:「好一個勇敢的行者啊!」並回想自己對他顯然過多的期盼與擔憂,就安慰著自己:「從來,行者只需信念,無處不可至。」

因為,無須期盼也沒有擔憂,行者本來就是無懼也無疆啊!


本文節錄書籍

《建築的無為:造屋、常民、謝英俊》

他深入災區,協助社區及家屋重建,解決偏鄉及弱勢族群地區住居問題。他是謝英俊。

他開發造價低廉、安全抗震的常民強化輕鋼結構系統,強調「簡單技術」的觀念,使非專業技術者、老人、小孩都能參與造屋,並注重建材的環保及在地化。他主張建築是一個集體的創作,建築師和居民是「互為主體」的關係,建築師應該知所「為」和「無為」,讓居民參與並且發揮他們的所長。在「為」與「無為」間,思索現代民居的可能性。


阮慶岳( 20篇 )

小說家、建築師、評論家與策展人,為美國及臺灣的執照建築師,現任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系教授。著作有文學類《神秘女子》、及建築類《弱建築》等30餘本,曾策展「2006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臺灣館」,並獲臺灣文學獎散文首獎及小說推薦獎、巫永福文學獎、台北文學獎等、2009亞洲曼氏文學獎入圍,2012第三屆中國建築傳媒獎建築評論獎,2015中華民國傑出建築師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