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小典藏|藝術教育專題】我們為何需要藝術—學習藝術有什麼好處?

【小典藏|藝術教育專題】我們為何需要藝術—學習藝術有什麼好處?

乍看之下,公眾藝術有害且不必要。但完全不是如此。另一個選項是,無論任何階級和職業,每個人都有權利擁有藝術,並有權利投身於此,即便在一般群眾之中,藝術絕不允許平庸之輩涉入。

藝術是一種需要與權利

  如果不從「我不知道該教什麼」以及「為何要教這個或那個部分」的觀點著手,那我得自問:這個對農民子弟有用嗎?他們必須終日想著掙得麵包,而學習藝術對他們有什麼好處?百分之九十九的人會回答並沒有。這種問題從被拋出的那一刻,用一般常識去想,就會得出以下的回答:他不會成為一名藝術家,他還得下田耕作。倘若他對藝術有興趣,堅持下去會超出他的能力,他還得不懈怠地工作,沒辦法考量到藝術。我所提到的「他」是指大眾的孩子。當然,這很無趣,不過我樂在其中,不會一開始就放棄,而是去試圖挖掘其因由。還有一個更加枯燥無味的話題。同樣是大眾之子,每個孩子都應該有一種權利,我指的是什麼呢?就是比我們都更有權利去享受藝術,快樂階級的孩童不是非得努力不懈地工作,而應該環繞在舒適生活之中。

  有人告訴我,假如在公眾學校需要繪晝課,也只能教有利於生計而從事的自然寫生、專業的製圖;畫耕作、機器、建築物;不受約束地作畫僅是為了輔助機械製圖。以這個態度教導繪畫是個奇特的經驗,它使我們相信這項技術性課程的虛假和傷害。大多數的學生經過四個月精心、專業的技術繪畫教學後,完全不接觸人物、動物以及風景的繪畫,反而使頭腦冷靜,深思熟慮地終結技術性作畫的目標,感受力成長到視畫畫為對藝術的需求。

  公眾學校慣常的歌唱課程不允許超出教堂唱詩班的範圍。同樣的事再度發生:對兒童而言,那是非常無聊又痛苦的記憶,他們發出某些聲音,他們的喉嚨僅僅被視為管風琴導管的代替品,即使學生會養成藝術的情懷,但這部分透過俄國三角琴(balalaika)和手風琴以及經常在家裡唱的歌曲即可充分獲得,教育學沒有認知到這點,教師也沒想到有引導學生的必要。非此即彼:第一個選項是,說也奇怪,乍看之下,公眾藝術有害且不必要。但完全不是如此。另一個選項是,無論任何階級和職業,每個人都有權利擁有藝術,並有權利投身於此,即便在一般群眾之中,藝術絕不允許平庸之輩涉入。

(圖片來源: unsplash.com)

有害的藝術?

  當我提供大眾某些我們所擁有的知識時,我注意到在他們身上產生負面的影響,我不是說大眾不好,而是由於他們無法領受這些知識,並像我們那樣運用。我的結論是,只能符合生活所需的知識與藝術似乎才是有害的,不符合生活所需的卻會傷害大眾,因為他們普遍不需要那些知識和藝術,而那些卻充斥在我們的生活中。

  我繼續以廣為人知的生物學做個比較。一個來自空氣清新地方的人,進入了充滿燻煙之處,吸盡了這個房間裡的空氣;他依然生龍活虎,因為他早已從純淨的空氣中吸取大量的氧氣,足以供應身體運作。但他會以同樣的習性在房裡吸入腐敗的空氣,有害的氣體大量地流進血液裡,導致他這個有機體變得衰弱(通常會昏厥,有時候會繼而死亡);而幾百個人能夠同時長期在污穢的空氣中呼吸和生活,是因為他們的身體機能已變得較無生氣,換句話說,他們比較虛弱且較為死氣沉沉。

  假使有人告訴我,兩種階級以各自的方式過日子,那麼就很難判定誰的生活較正常與更好;如果有人來自具有害氣體的地方,進入清新空氣之處就會經常昏倒,反之亦然,原因很簡單,不必由生物學家解答,只要一個單純、有常識的人就會自問,多數人居住的地方,不論是有著新鮮空氣的地方,抑或令人生厭的監獄,人們都會追隨大多數的人;而生物學家將觀察兩者的全部機能,然後說,生活在新鮮空氣中,人的機能會更為旺盛與滋養。

  同樣的關係也存在於所謂文化社會的藝術與人民的藝術之間,我是指繪畫、雕刻、音樂以及詩文。伊凡諾夫(註1)的繪畫無法挑動他們任何感受,即使其專業的技巧得到讚賞,卻也無以喚醒任何詩意或宗教情懷,而叫賣本裡諾夫哥羅德(註2)的約翰畫像和水壺裡的惡魔反而引起了詩意。〈米羅的納維斯〉(Venus de Milo)只會喚起對於女性裸體跟不知羞恥的合法憎惡;貝多芬劃時代的四重奏僅能視為不可親的聲音,之所以引起興趣或許是因為一個人演奏大提琴,而其他人拉小提琴。我國詩歌中最佳的,當屬普希金的抒情詩作品,但它令人覺得只是文字的組合,其意涵則可說是胡扯一通。

(圖片來源: unsplash.com)

  帶領一個兒童從人群進入這個世界:孩子會感受,且會認真地感知,伊凡諾夫的繪畫、米羅的維納斯、貝多芬的四重奏以及普希金的抒情詩等藝術作品之美。不過,緊接著進入這個世界之後,他再也無法深深地呼吸,就如同無論何時他都必須吸入清新的空氣一樣,那對他有害又令他痛苦。

  在藝術方面,用相同的常識跟教學法(並非是寫作課程的教學法,而是竭力去學習教育的普遍方向及其原則)也會教養出和我們這些受過較佳且充分教育的階級,生活在不同藝術之中的人;比起我們,大眾對藝術要求更豐富也更合理,如此才能滿足他們。依常識來看,因為這看起來是個快樂的多數人,不僅僅是數量上多,還有外在的環境使然;教育學者會觀察生活在我們這個圈子裡的人的心智功能,而且會注意發生在局外人身上的事,當人們被帶進有害的氣氛時,意即,我們將這種藝術傳遞給年輕世代時,建立在昏沉煩悶之上,讓清新的本質暴露在造作的氛圍中。而基於局限他們心智功能的原則,教育學者會歸結出人們對藝術的要求,比起所謂文化階級、腐化的少數人的要求,更加正當合理。


  1. 伊凡諾夫(Ivanov):原書並未清楚說明,可能是指Alexander Andreyevich Ivanov(1806~1858)或是Andrey Ivanovich Ivanov(1775~1848),兩位皆為新古典主義派畫家,有許多宗教方面的作品。
  2. 諾夫哥羅德(Novgorod):俄羅斯地名,為東斯拉夫人最古老的城市之一。

《學校讓我們變笨嗎?為何教這個、為何學那個?──文豪托爾斯泰的學校革命實錄》作者: 列夫‧托爾斯泰( Leo Tolstoy);譯者: 楊雅捷;出版社:小麥田

《學校讓我們變笨嗎?為何教這個、為何學那個?──文豪托爾斯泰的學校革命實錄》

為什麼大人離開學校後,不再學習?
為何他們不閱讀這本或那本書?
超前一百五十年,俄國文豪托爾斯泰唯一闡述人性教育理念著作

寫下《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仇》的俄國文豪托爾斯泰傾心寫作,少有人知道他在自己的家鄉雅斯納雅‧波里耶那創辦了農民學校,他對於一個人究竟該如何養成,「學習」是一生不間斷的功課,有其獨特的理念:
▶是孩子跟我們學?還是我們跟孩子學?
▶人有權利去教育他人嗎?進步真的能帶來幸福嗎?
▶為什麼教這個而不教那個,教育方法有單一準則嗎?
▶公眾學校是必要的嗎?
▶給孩子真正需要的,而不是你想要給的。
▶我們必須為下個世代準備什麼樣的教育?
▶為何大人離開學校後,就不再學習?

推動閱讀、寫作文、研讀歷史與地理、感受繪畫與藝術……托爾斯泰主張任何教育應當竭盡全力保留人的天性,包括「與生俱來最重要的愉悅心」和「自由的情感」,也就是在生活中學習,在街道上觀察,回到生而為人的基本素養,藉由多項學習議題,他留下了「是孩子跟我們學?還是我們向孩子學?」的詰問。其中以兒童為本位、個體教學等議題,也能鼓動今日翻轉教育的力量。

小典藏ArtcoKids|小編報報( 1382篇 )

喜歡藝術,熱愛繪本,最愛閱讀,還有開懷大笑的小孩笑容! 每天都愛四處看東看西趴趴走,要把最新鮮有趣好看好玩的內容分享給大家!

★按讚FB→https://www.facebook.com/artcokids/
▲來追IG→ https://www.instagram.com/artcokids/
■聽PODCAST→ https://open.firstory.me/user/artcokids
◎加LINE@→https://line.me/R/ti/p/@hmo6185j 
◣一起玩→ 合作洽談 artcokids@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