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兒童博物館協會對於兒童博物館的最新定義:兒童博物館為非營利的教育與文化組織,以引發好奇與促進學習為目標,不遺餘力地為不同需求與興趣的兒童規劃各種展覽與活動。奠基於此,位於美國中西部的印第安納波利斯兒童博物館(The Children’s Museum of Indianapolis)被美國博物館協會認證為最大且最棒(The Biggest and The Best)的兒童博物館。
印第安納波利斯兒童博物館成立於1925年,「為家庭觀眾打造非凡的學習經驗」是百年來持續的使命;2025年該館即將迎來100歲生日,許多的展覽與計劃正在如火如荼籌備中。筆者有幸獲得獲得傅爾布萊特計畫(Fulbright Program)支持,在籌備百年時加入團隊,以一個研究者、實踐者、他者的角度觀察。
[1] 筆者以The Implementation of Child Right in Children’s Museums: A Study of Children’s Museums in the United States,以交換學人身份於2023年11月至2024年7月於美國印第安納波里斯兒童博物館參與觀察與研究
還記得那些實習的日子嗎?
「到博物館實習」是許多博物館學系學生必要且期待的事情。在台灣,大部分博物館對於實習生會有「博物館、藝術、人文等相關學系」等要求,實習工作大多為無報酬,並以協助館內的業務單位研究人員為主。
作為曾經在國立歷史博物館、國立台灣美術館和實習生一起工作的教育人員,親身經歷或是從旁見證過許多的實習:有些實習生有機會自提專案,成就自己第一個博物館credit;有些實習生則是埋首於博物館的行政業務,提早感受公部門各種KPI和階級。這些在博物館或大或小的日常,或深或淺地影響著實習生對於博物館的想法,以及選擇博物館作為職涯的意願。

追根究底,博物館實習目的是什麼?
實習是為了什麼?從博物館角度出發,除了因應學校或學系要求執行產學合作,更重要的是讓相關學系的年輕夥伴提早感受博物館的日常,甚至有機會為博物館挑選最有潛力的未來從業人員。除了上述的目的,還有什麼意想不到的答案呢?
在印第安納波利斯兒童博物館,以上都不是招募實習生最重要的目的。負責實習計畫的經理(Intern Program Manager)Matthew Inpongpan(以下簡稱Matt)表示,招募實習生是印第安納波利斯兒童博物館重要的工作之一,而他認為實習計畫最重要的是盡可能地讓年輕夥伴探索自己的專業如何應用於博物館,更近一步鼓勵他們思考跳脫傳統實踐專業。

實習生招募:主動出擊,緊抓任何接觸年輕人的機會
筆者在去年年底時,參與了實習生成果發表會。當時的實習生僅有2名博物館學系所的學生,其他則是來自於傳播溝通、心理學、安全管理、人力資源等等的科系。
其中,令筆者印象深刻的是首位在保全組實習的學生Alia Palacios,大學修習刑事司法(Criminal Justice)和公共安全管理(Public Safety Management)的她,實習期間不僅大力支援每個月的安全訓練,也特別針對館員設計一款密室逃脫,以遊戲的方式提升館員對於危機的敏銳程度,以及加速對於危機的處理速度。

這款密室脫逃以日常居家環境為主題,一共有四個密室:前三關是家裡的廚房、餐廳、起居室,館員們必須發現並解決微小但可能危害家庭成員安全的任務;最後一關則是迫不得已必須撤退的情境下,館員們只有2分鐘打包重要且必要的物件,從家庭成員的需求出發立即作出各種思考與抉擇。

Alia Palacios提到,這個安全訓練不只希望能增加館員們在日常生活的危機意識,也希望大家在館內工作時如果看到類似的狀況(例如:地上有水、玩具散落)能預見可能發生的危險並立即採取行動。

招募實習生並不是印第安納波利斯兒童博物館展示組、教育推廣組等業務單位的專屬權益,許多(在台灣意想不到)組別(例如:人力資源組、財務組、保全組)也有招募實習生的計畫。這些實習生的來源不僅僅是傳統博物館產學合作的學校或學系,還有Matt積極現身於各個學校的就業博覽會、相關會議或是工作坊、出席相關社交場合建立人脈的成果。
用各種實際行動,展現對實習生的珍惜與感激
對印第安納波利兒童博物館而言,人是最重要的資產,實習生計畫也是如此。
因此,除了給實習生薪水之外,更重要的是讓實習生們知道世界上還有博物館這樣的存在、發現自己可以運用在博物館的天賦、實驗自己的專長在博物館發揮的可能(這也是為什麼每當開放實習生招募計畫時,個位數總是迎來三位數的激烈競爭)。

當實習生拿到實習資格後,他們就和新到職的夥伴一樣,必須參加為期三天的員工訓練(New Staff Orientation),對館的各種大小事有深刻的認識。整個實習計畫為期12周,期間除了可以找Matt幫忙之外,每個人在自己的實習組別還配有1名導師,這名導師會時刻確保實習生身心狀態以及實習內容的實踐狀況。
館內在實習計畫之中規劃了3次的檢核點(3週、6週、12週),主要是讓實習生自己檢核實習狀態,也能和Matt以及實習組別的導師針對各種滿意與不滿意進行深刻討論。

這件事很重要:讓更多年輕人知道博物館的存在、讓實習生在實習中找到自身與博物館的連結
幾次和Matt聊天的經驗裡,對筆者而言有多次的「當頭棒喝」:不是世界上每個人都知道博物館的存在、認同博物館很重要。作為以人為主的兒童博物館,也是世界上最大最棒的兒童博物館,印第安納波利斯的實習計畫最在意的是讓更多人認識博物館、想想自己可以在博物館做些什麼有趣的事。
畢竟,人是博物館最在意、最珍貴的事。
參考資料:The Children’s Museum of Indianapolis
延伸文章
【專題|我是兒童,博物館請聽我說】為什麼兒童博物館很好玩? 專屬小小孩與陪伴者的溫馨時空:印第安納波利斯兒童博物館「學前教育計劃」
【專題|我是兒童,博物館請聽我說】為什麼兒童博物館很好玩? 關心且在意關於兒童所有的大小事:世界上最大最棒的兒童博物館「印第安納波利斯兒童博物館」

遊走於博物館與美術館、體制內與體制外,熱愛和小朋友蹲在一起學東學西、笑東笑西,被小朋友們加冕為惇惇隊長,成群結隊的目標是要消滅各種無聊、讓世界變得好玩。
期待自己一直保有小朋友直率的個性,對平凡與不平凡都能坦率又熱情,正在努力開創自己的斜槓人生:巧不巧studio、M&M、龍山好王(ㄨㄢˊ)。
巧不巧studio:https://reurl.cc/QW681M
龍山好王(ㄨㄢˊ):https://reurl.cc/EXZq80
M&M:https://reurl.cc/lZ5EL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