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科技已逐漸成為當代展覽重要的表現手法,賦予創作者更多詮釋與再創作的空間。在國外許多博物館中,新媒體技術已被廣泛運用於呈現文物與文字的未竟之處,相較下臺灣卻較少見。尤其,以臺灣美術為主題的數位裝置更為稀少,這可能源自於尚待調查的基礎研究、無力負擔的經費與人力成本、盤根錯節的作品所有權與著作權來源等原因。
臺灣藝術史如何結合新媒體技術
臺灣近五年公私立藝文館所舉辦的臺灣藝術史展覽中,開始運用新媒體技術,作為觀眾認識展覽的新取徑。其中,日治時期臺灣畫家郭雪湖(1908–2012)則因現行研究充足,作品主題鮮明、色彩鮮豔、構圖空間完整等特性,經常被選用於數位裝置與當代藝術創作。顯示臺灣數位科技已由當代藝術展演,延伸至傳統藝術史展覽的範疇。
例如2018年臺北市立美術館(以下簡稱北美館)舉辦的「後自然:美術館作為一個生態系統」臺北雙年展,設有一聲音裝置,藉由大自然聲音描繪出郭雪湖《圓山附近》的空間印象。2020年臺南市美術館關注郭雪湖在各個城市遊走的藝術足跡,邀請動畫團隊製作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以下簡稱VR)數位作品,嘗試形塑畫家內心嚮往的故鄉風景。2022年國立故宮博物院(以下簡稱故宮)推出「臺灣意象」系列數位展覽,則梳理臺灣島上的族群歷史與文化脈動,運用於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以下簡稱AR)數位裝置,嘗試演繹郭雪湖作品中的雜揉元素。上述提到的三件數位作品,分別由藝術家、畫家家屬與美術館策展團隊、博物館策展團隊主導,使郭雪湖的藝術創作經過數位轉譯,如三稜鏡般折射出不同的光彩。
因此,我們或可進一步探問,郭雪湖的作品在當代展覽場域中,如何與不同展覽脈絡結合,並透過數位媒介加以展示?又在現今臺灣美術史的展覽中,新媒體科技可以提供什麼樣的協助?
VR虛擬實境中的南國故鄉
2020年臺南市美術館舉辦「心內的所在─郭雪湖望鄉特展」,透過爬梳郭雪湖所繪的異地市容,對比出其畫筆下的臺灣地景的特殊性,以此展示畫家對故鄉的思念與執著。其中以郭雪湖歸鄉旅程為主軸《郭雪湖望鄉三態》VR數位作品,嘗試形塑畫家內心嚮往的故鄉風景。
「虛擬實境」(VR)是可橫跨時間與空間,讓觀眾的意識漫遊於虛擬視景。(註1)現今許多VR作品以畫作為主體發想,透過搭建場景傳達原作的美學意境與圖像意涵,已是相當常見的創作模式。
《望鄉三態》,運用倒敘手法呈現畫家的生平故事,觀眾戴上VR頭盔後,即現身郭雪湖在美國的畫室。牆上掛著畫家喜愛的花鳥四連屏《秋江冷豔》,桌面上的收音機散發點點螢光,播放著悅耳的音樂。當碰觸收音機後,畫面即進入代表「三態」的三件風景畫:《赤崁樓暮色》(1986)、《淡江泊舟》(1982),《南街殷賑》(1930),代表不同時期畫家對於故鄉的想像。此VR裝置透過動態圖像(motion graphic)與場景搭建,重現畫家記憶中的地景(臺南赤崁樓、臺北大稻埕)、物件(戎克船)與感官體驗(置身於大稻埕巷弄的感受)。
VR劇本中對「三態」作品的鋪陳,首先以《赤崁樓暮色》與《淡江泊舟》表現動畫開場,夕陽西下過渡到黑夜月升的赤崁樓,在淡水河上漂泊的戎克船,說明郭雪湖即使身在異地──美國,仍不間斷地藉由重複描繪臺灣風景,回憶故鄉的景色。在「望鄉三態」的虛擬世界中,不論是《赤崁樓暮色》中的白色帳篷攤販,或是《淡江泊舟》的戎克帆船,皆是畫家記憶中故鄉的象徵,也反覆出現在郭雪湖的其他作品,成為他思鄉之情的具象化表現。
隨後進入本作的高潮橋段──《南街殷賑》。《南街殷賑》是郭雪湖入選第四回臺灣美術展覽會的作品,描繪臺北大稻埕城隍廟周邊的街景。在VR場景中,觀眾可直接走入大稻埕的街衢,搭乘人力車穿梭於熱鬧巷弄,與街邊攤販互動。最終,這趟回憶之旅結束於郭雪湖大稻埕的舊家與美國畫室的古今呼應中。
除此之外,「望鄉三態」製作團隊在基於「故鄉」與「地方」展覽脈絡的前提下,還加入原畫之外的衍伸想像,即是對文物畫面的再詮釋。諸如《南街殷賑》場景中新設的茶鋪、米舖店面,亦或是鹹光餅、玉蘭花等物品的互動橋段。製作團隊嘗試將畫家自述的感官經驗:「從淡水港到臺北市區的交通,由水路轉變為鐵道之後,南街一帶便逐日繁昌起來,每逢節慶更是人山人海,歡騰熱鬧至極。」(註2)藉由虛擬景觀與互動模式,將當代大眾對於傳統老街的固有印象相結合,以此達到沉浸共感的氛圍。
《圓山附近》在哪裡?以聲音與AR擴增實境構築的當代詮釋
近年臺灣展覽中,也可見當代藝術家與博物館對郭雪湖《圓山附近》畫作提出新的觀點與詮釋。《圓山附近》曾於1928年入選臺灣美術展覽會,此畫描繪圓山一帶自然風景,畫家精心刻畫山腰上的樹木與植物,並以各式各樣的色彩,呈現臺灣植披獨有的豐富樣貌。畫面加入象徵現代化建設的明治橋與路燈,以及在農田耕作的點景人物,為整件作品增添不少趣味。
2018年北美館雙年展以「後自然」為主題,探索美術館與館外環境相互依存的結構。其中,參展藝術家范欽慧以《圓山附近》為核心,打造《圓山附近:傾聽基隆河畔的寂靜與喧囂》聲音作品,藉由「室內的自然聲音」與「室外的徒步導聆」,一面回應雙年展的策展理念,一面搭建專屬於《圓山附近》的聲音地圖。又,2022年故宮推出「臺灣意象」系列數位展覽,融合文化雜揉觀點與多媒體手法,呈現臺灣島上人群的多重面向。展覽中運用AR技術簡易、輕便的特性,以《圓山附近》為主題製作出AR互動裝置,引導觀眾探索日治時期畫家筆下的臺北地景。
上述兩件數位展件藉由不同的數位手法,呈現各自對於郭雪湖《圓山附近》的地景考證。這兩件作品是如何重塑《圓山附近》的空間實景?以及創作者認為的《圓山附近》究竟是哪裡?
(一)當代錄音師以聲音書寫的寫生路徑
麥可・史托克(Michael Stocker)針對聲音展示設計,提出:「音響的潛在暗示性會讓觀眾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意旨在博物館場域中聲音可用以製造適當的音響空間,觀眾在聆聽的過程中,可共享經驗並進一步形塑出習以為常的真實環境。(註3)筆者以為,《圓山附近:傾聽基隆河畔的寂靜與喧囂》便是在此脈絡下生成。
具備錄音師身分的藝術家范欽慧,選用臺灣北部夏天低海拔的自然音效,搭配《圓山附近》實體畫作與展場窗外的圓山地貌,巧妙地重現日治時期圓山附近的空間環境。引導觀眾對照畫作與現實地景的差異,形成多重的感官互動觀展體驗。其次,在美術館外的劍潭山走讀活動,范欽慧規劃由北美館出發,行經中山橋通往劍潭山的路線,帶領觀眾漫步在山林步道中,建構郭雪湖的寫生路徑。
整體而言,藝術家透過聽覺,為觀眾打造前往圓山附近的鑰匙,再藉由身體移動的走讀過程,引導觀眾走入《圓山附近》的場景。此件藝術作品提供美術館內、外的視覺、聽覺與體感的參與體驗,與展覽主旨相呼應。觀眾可參照藝術家的作品,根據自身對於《圓山附近》的理解,提出不同角度的敘事觀點。
(二)故宮數位搭建的AR虛實景觀
「擴增實境」(AR)是指透過影像位置的移動,連結虛擬與現實世界。不同於VR裝置需配戴頭盔,AR裝置僅需要手機或是平板,即可達到與虛擬場景互動的效果。其雖然沉浸感略減,卻是較為簡易、便於操作的數位媒介,因此常被運用於博物館導覽活動。
故宮「臺灣意象」數位展中《圓山附近》AR導覽裝置,可分為兩個主題單元:說明文物資訊與畫家創作故事的「幻境之窗」與重構畫家寫生地點的「歷史再現」。在「幻境之窗」單元,觀眾手持平板偵測牆面上的《圓山附近》線描稿,一份刊載郭雪湖以《圓山附近》獲獎的報紙映入眼簾,闡述這幅作品在時代脈絡下的重要意義。隨後,黑白線描畫稿再次出現,伴隨著旁白朗誦郭雪湖於1955年對於圓山實景的回憶:
「在溫暖的陽光下,圓山一帶的的樹葉搖晃著綠暈。一條彎曲的小徑蜿蜒爬上山坡,遂而迷入了花木深處。小丘斜下,展開著一面菜園,有少婦獨個兒,忙於農耕。更能望著一座鐵橋橫架在山峽之間,可以想像到那裏的山麓一定是溪水湍流。雲影藍天,又時見白鷺飛翔。」(註4)
並逐一敷上豔麗的色彩,配合樹葉婆娑、山麓蟲鳴與白鷺展翅的聲音,以及植物辨識介紹,引導觀眾跟著畫家的文字,一步步觀覽《圓山附近》的景色。
在「歷史再現」單元,則藉由日治時期地圖與景點老照片,重現1920年代郭雪湖看見的圓山風景。當觀眾以平板偵測日治時期臺北市街圖時,便會觸發圓山地區的著名景點與建築老照片,帶領觀眾遊覽一百年前的臺北圓山。
有關《圓山附近》的取景地點,學界眾說紛紜,至今尚未有統一的說法。(註5)上述兩件作品的創作者對《圓山附近》的取景點位有不同的詮釋。在范欽慧的作品中,聲音雖未給出答覆,但是透過與觀眾一同橫跨基隆河,爬上劍潭山的步行足跡,凝聚出藝術家的解答──《圓山附近》描繪的場景是「劍潭山」。而故宮AR 展件的「歷史再現」單元,則可見地圖上的《圓山附近》被安排於圓山動物園與臨濟護國禪寺兩點位之間,正對著圓山山腰。不同於范欽慧的觀點,故宮團隊認為郭雪湖的取景視角應為「圓山」。
有趣的是,在臺灣意象展場中《圓山附近》AR裝置前方設有一臺播映當代臺灣風景的透明螢幕,用以呈現日治時期臺灣風景畫作的前世今身。其中,在《圓山附近》橋段中,播放由捷運圓山站朝向舊兒童樂園方向拍攝的彩色錄像,直接點明製作團隊詮釋的取景點位。
延伸閱讀|【對話下的Taiwan Art】並未爭辯的爭辯:郭雪湖《圓山附近》的空間、圖像與眾聲喧嘩
范欽慧作為參展藝術家,從個人長期與自然聲音共處的經驗出發,以藝術性、聲音性的視角,並實際走訪劍潭山與圓山地區,勾勒出屬於藝術家本人的圓山印象。(註6) 相較下,臺灣意象展覽的AR裝置,則更像是以《圓山附近》為主角製作的數位教具,考量到博物館場域中需傳達教育性內容,不論是透過畫家的文字史料編寫的腳本內容,或是裝置中鍵入報章史料、植物辨識、古今老照片等內容,再再顯示兩件裝置的性質差異,以及個人藝術家與博物館策展團隊關注的不同面向。
結論
在臺灣許多的展覽與文化活動中,我們可以看到數位科技以多樣化的型態,藉由新媒體、區塊鍊、元宇宙等渠道,轉化成藝術家作品的「執行者」、實體文物的「解說者」、博物館人員的「轉譯者」,帶領觀眾突破時間與空間的藩籬,觸及那些潛藏在文物中的故事。那麼,數位裝置優勢是什麼?它可以如何幫助臺灣藝術史展覽呢?近年筆者曾多次參與歷史與藝術史的數位展覽策畫,在此提供三點可思索的可能性。
優勢一,數位裝置可根據展示主題,導入大量史料、文獻、高解析度圖檔,靈活生成、訂製內容,此種做法不僅為臺灣現行公立美術館無法推出常設展覽的困境提出一種可能性。
優勢二,數位裝置可突破實體文物展出年限的限制,典藏文物能以高解析圖檔、環景投影、3D建模等形式呈現於大眾眼前,例如,故宮曾以北宋三大畫數位圖檔生成動畫,並結合體感裝置,製作「走入畫中」數位裝置,此裝置便於拆卸與移動,經常搭配《早春圖》與《谿山行旅》複製文物,前往異地巡展,讓各地的觀眾皆可見故宮典藏三大畫的面貌。
優勢三,數位裝置宛如摺疊時間與空間的動態影像,在展場內播送、投影,也可加入互動元素降低觀眾欣賞的門檻,提供與文物互動的機會。透過體驗(裝置)的過程,將加深觀眾對於文物的印象,進而促使觀眾思索展覽的意義。
最後,在現今展覽中,數位裝置賦予展覽更高的觀展自由度,我們也期待未來可在展場中遇見更多結合臺灣美術史的知識體系與新媒體數位科技的展演方式。
延伸閱讀|【蘭天律師專欄】AI、NFT、元宇宙:數位藝術的著作權歸屬與法律爭議
註釋
註1 有關VR的定義論述以及VR數位裝置在博物館場域的應用歷程,參考自:賴志婷,〈虛擬景觀─從「奇幻嘉年華」談博物館的VR美學〉,《故宮文物月刊》451期(2020),頁114-127。賴志婷,〈虛擬競演─漫遊博物館的當代VR景觀〉,《Art Collection and Design 藝術收藏設計》149期(2020),頁64-69。
註2 郭松年,《望鄉:父親郭雪湖的藝術生涯》(臺北:馬可孛羅文化,2018),頁36。
註3 Michael Stocker, “Exhibit Sound Design,” Museum International 47, no.1 (2009): 25-28.
註4 郭雪湖,〈我初出畫壇〉,《臺北文藝》3卷4期(1955),頁70-71。
註5 目前多數學者推測《圓山附近》的取景地點有二,一為圓山臨濟宗護國禪寺後方的區域,一為劍潭山。參考自:劉錡豫,〈【對話下的Taiwan Art】並未爭辯的爭辯:郭雪湖《圓山附近》的空間、圖像與眾聲喧嘩〉,ARTouch典藏網路文章。(2023.07.04瀏覽)
註6 對於《圓山附近》取景點位的考察,范欽慧曾提到,由於圓山地景受到公共工程切割,難以重現日治時期的樣貌,故而選擇劍潭山步道做為走讀活動的路線。資料參考自:范欽慧,〈穿越《圓山附近》的聲景記憶:傾聽基隆河畔的寂靜與喧囂〉,文章發表於「老調新風潮:第2屆聲音的臺灣史研討會」。(2023.07.04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