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開放文化專題】開放文化浪潮:美術館的開放治理

【開放文化專題】開放文化浪潮:美術館的開放治理

關於美術館的開放治理,身為藝文工作者或藝文愛好者的你,不妨思考以下問題:你覺得臺灣的公立美術館透明嗎?你信任臺灣的美術館嗎?相對的,你覺得美術館方相信你嗎?當代的美術館,要如何贏得社群與社會的信任?
積極推動館藏數位化與共享的尼德蘭國立博物館(Rijksmuseum)圖書館。(By Davidh820, CC BY-SA 4.0)
當人們在討論「開放美術館」的時候,可能會先想到美術館在時間和空間上的開放。例如臺北市立美術館(簡稱北美館)每週六晚上延長開館,且當日下午5點後免票參觀,館內的地下室展場、圖書室、書店、餐廳等空間,也無需購票就能直接入內。其他如臺北當代藝術館、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國立臺灣美術館、高雄市立美術館等藝文機構,也分別提供了一些無償使用的申請管道。
此外,雖然美術館的典藏庫房通常不對外開放,但館藏作品的數位檔案,近年來也陸續可在網站上瀏覽或下載。如國立故宮博物院網站上設有開放資料(open data)專區,今年6月發起了「線上策展人計畫」的徵選活動,邀請民眾深入與活化館藏;另將館藏圖像轉化為電玩《集合啦!動物森友會》的素材,供玩家自由使用。
C-LAB的「犬儒共和國」將展場3D數位化,讓公眾可以線上觀展。(圖片擷取自Matterport)
為了降低藝文參與的門檻,許多美術館的展覽、講座以直播、影片或開放線上提問等方式,提供無法到場的觀眾線上參與的管道。疫情期間,為了配合防疫需求減少群聚,許多的展演映活動也紛紛線上化。C-LAB的「犬儒共和國」將展場3D數位化,提供線上觀展新體驗、雲門也將舞作搬上影音平臺、因疫情延期的「臺灣國際紀錄片影展」則將幾部經典紀錄片限時開放,提供民眾線上觀看。
若從文化平權的角度而言,自2019年《文化基本法》公布施行後,也有越來越多藝文空間開始重視不同族群的權益與需求,規劃無障礙空間與設施、或在講座活動期間,為聽語障人士申請手語翻譯服務,並開始針對相關議題進行討論與交流。例如臺灣藝文空間連線(TASA)在今年4月,以及預計在11月召開的年會,討論的主題就是藝文空間的多元與共融。總的來說,關於美術館的開放,對多數觀眾和使用者而言,通常想到的是展演活動的線上化、藝術資料的數位化、實體空間的無障礙化,並著重在開放參與與友善近用的面向。
社群與政府的推波助瀾
除了在藝文參與上的各種開放措施,近年來,在民間社群與政府部門的分進合擊下,開放文化的思潮也逐漸在藝文社群中發酵。
在開放授權方面,「台灣創用CC計畫」、灣維基媒體協會、「Open GLAM館聯計畫」(簡稱「Open GLAM」,全名為「開放美術館、圖書館、檔案館與博物館計畫」)等組織或計畫,持續地推動美術館藏品及其詮釋資料的數位化與友善近用,期以擴展使用者與資料之間的新關係與互動潛能。同時,在資料的開放格式上,機器可讀、批次不零散、格式規格可公開等細部條件,也逐漸被納入考量。在開源軟體方面,Mozilla臺灣社群倡議以開源軟體作為建置博物館的資訊基礎架構,進行藏品管理、教育推廣與展示,甚或主導開源軟體的開發專案。
再者,致力於資訊透明化的g0v臺灣零時政府(簡稱g0v),社群參與者在2012和2013年間,便著手開發各項公民參與社會的資訊工具和平臺。時至今日,g0v的社群協作經驗與各項專案,已成為國內及國際間研究開放政府與資訊透明化的重要指標及參考對象。g0v社群中的專案與活動,也為臺灣社會例示了開放的方法與可能性,部分專案甚至為藝術社群帶來了直接或間接的影響。例如g0v的「公有地大行動」計畫,便造福了長期關注文化法發展的臺灣文化法學會,以及我所任職的Lightbox攝影圖書室。
Lightbox攝影圖書室在2019年搬遷的地點,便是得益於g0v的「公有地大行動」計畫中的公開資訊。(圖/Lightbox攝影圖書室提供)
值得一提的是,g0v社群參與者唐鳳於2016年入閣擔任行政院政務委員,直接在體制內推動開放政府,並以透明(transparency)、參與(participation)、課責(accountability)、涵融(inculsion)作為核心價值。四年多來,數位政委唐鳳所採行的工作原則、方式,以及實際參與或協助推動的各項計畫,深刻地體現開放文化的精神。舉例來說,在工作原則上,她將自己的角色界定為與政府共事之人,而非為政府做事;身為政委,她不發號施令,也不接受命令,貫徹自己作為一位「持守的安那其」(conservative anarchist)的理念,並以公僕的公僕自居。與來自民間或社會部門的公眾溝通時,則採取基進透明的原則,將對話內容以影片與逐字稿的方式公開於網路上,供各界檢視與參考。同時,落實開放政府聯絡人制度,定期召開協作會議,處理跨部會的問題。
每週一次的開放辦公室(office hour),加上巡迴全臺的行動辦公室,唐鳳打開自己在社會創新實驗中心的辦公室大門,讓所有人都得以走向她,並主動走向大眾傾聽民意,面對面討論問題。她在辦公環境中導入開源軟體,甚至主動開發或復刻開源軟體,例如開源視訊會議軟體Jitsi Meet ,提供所有人使用。此外,唐鳳所召集的總統盃黑客松、經濟部的創新實驗沙盒、國發會的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等計畫,都可以見到她持續在體制內創新或貢獻的身影。
要言之,唐鳳以身體力行並示現何謂開放式創新、開門造車或共創。疫情期間,政府的各項數位資訊服務、開放創新的措施(如口罩地圖)則顯得更加重要。而上述的大小專案與行動,也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催化不同領域的開放文化思考。
數位政委唐鳳以身體力行的方法示現何謂開放式創新。(By Audrey Tang – audrey tang:camille mcouat093, CC BY 2.0)
開放的風險與不開放的代價
開放透明並非萬靈丹,藝文機構的開放不論是館藏的數位化、檔案的開放授權、數位人才的招募、開源軟體的導入等工作,皆需投入大量的行政資源。此外,機構開放除了成本考量,還需評估潛在的風險,例如藝術作品在數位化之前與之後的著作權歸屬問題,數位檔案開放無償使用對機構營收所帶來的影響、館藏可能被惡意使用後對機構造成的負面觀感,以及如何因應等問題。因此,美術館要投入數位開放的轉型工作,實務上仍存在不少問題有待克服。
然而,在網路發達的今日,當人們在網路上查找不到某些藝文資訊時,很可能會認為它並不存在。而當數位資料不足,年輕的創作者、研究者、策展人找不到本土前輩藝術家的作品資料,或經常處在資料四散不全、封閉限閱的環境下,你我不難理解為什麼臺灣藝文工作者總是向歐美日等地的藝術史上的大師致敬?對自己土地上的藝術與故事總感覺陌生?為何在地的藝文發展脈絡總給人斷裂、難以延續深化、不好梳理之感。
「美術館、圖書館、檔案館和博物館是文化資產的看管人,守護館藏就是守護整體人類的紀錄,這些文化機構在協助人類知識進步上扮演關鍵角色。」Open GLAM如是說(註)。再者,藝文檔案的建置、詮釋、開放近用,亦是衡量文化平權與民主化是否扎實的重要指標。藝文檔案的數位開放不是為了一味迎合或討好群眾,而是使其成為可以被追蹤、被活化創用、進入公眾視野、出現在日常對話,融入當代生活情境,真實地存在,成為一道日常風景。
How To Open GLAM。(圖片擷取自Open GLAM的Medium網頁)
此外,關於美術館的開放,下一個關鍵的問題或許是如何開放治理?若從美術館幾個預算金額與公共性較高的項目來看,例如雙年展、作品典藏與美術獎項,相關人事的遴選、審議過程、決策機制,其實並不透明。即便是專業社群,每當有新的事件發生時,也僅能從機構新聞稿或媒體報導上的少量資訊得知消息,基本上是難以回應或討論的。
在規則、機制或運作方式皆難以確知的情況下,人們自然無法評論。而缺乏問題意識、實質討論、建設性批評的專業社群,其文化與生態要如何正向地發展?每當發生爭議事件時,缺乏開放治理意識與實務經驗的藝文機構,花在危機處理的心力與時間,可能不亞於開放的成本。同時,社群與公眾因爭議事件而對藝文機構持續累積的不信任,或因資訊不對稱而衍生的臆測、猜忌或對立等情況,亦容易將社群推向反智的道路上。相較之下,不開放透明所要付出的代價與隱藏成本,恐怕更高。
開放的基進實踐與想像
開放的美術館,應該長什麼樣子?美術館的開放治理,要如何開始?或許我們無須將眼光投向國外,而是望向從臺灣土地上長出來的g0v社群。
g0v社群舉辦的雙年會(g0v summit),將在今年12月初於臺南展開,可以稱得上是一次開放治理的基進實踐。雙年會為期三天的議程徵集方式,基本上是攤在陽光下進行,徵件機制的透明度極高。除了提案人、評選委員之外,任何有興趣的民眾都可以自行查看提案人的簡歷、提案大綱、預計進行方式等;此外,在徵件截止之前,所有人都可以針對提案發表意見或提出問題,而評審、公眾、提案人之間的問答或討論也全都是公開的。
2018年g0v summit現場。(圖片來源:g0v零時政府Flickr,CC BY 2.0)
再者,即便錯過了提案時間,或提案未能獲選,g0v雙年會在活動期間仍積極提供各種方式,例如閃電講、開放工作坊(unconference)讓更多人得以在現場報名參與。而g0v雙年會的公開徵件機制,則是歷經不斷地更新優化的結果。「透明的好處,就是減少不透明的壞處。」當主辦方主動展現誠意,將評選機制透明化,便消解了許多可能產生的疑慮,節省了許多內部討論與回應外部意見的行政成本。
此外,群眾智慧也得以因為機制的開放而被引入,補足少數專家意見未能窮盡、涵蓋的問題,掃除潛在的盲點或爭議。「臭蟲難逃眾人法眼」(With enough eyeballs, all bugs are shallow),這個開源社群的名言,值得藝文社群參考。如果美術館是為所有人而開放,那麼它的決策過程理應涵納專業社群與公民社會的意見,而非由館內人員和少數外聘評委所獨斷。群眾智慧當中蘊含的關心、差異與多樣性,長遠而言對社群發展是重要的養分。
關於美術館的開放治理,身為藝文工作者或藝文愛好者的你,不妨思考以下問題:你覺得臺灣的公立美術館透明嗎?你信任臺灣的美術館嗎?相對的,你覺得美術館方相信你嗎?當代的美術館,要如何贏得社群與社會的信任?當我們只能試著想像與期盼美術館年度的作品典藏、雙年展、美術獎評選等機制,可以逐步地透明開放,g0v社群在雙年會上所推出的徵件機制,其實已經在開放治理的道路上,留下清晰而深刻的足跡。

 柯俊如編譯,〈OpenGLAM:開放美術館、圖書館、檔案館與博物館〉,《台灣創用CC計畫》,2015.11.23。
曹良賓( 2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