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貴妃(597-665)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妃子,原嫁隋李雄之子李友,入唐後被唐太宗納為妃,生臨川公主和紀王慎,627年被冊封為貴妃,665年薨,次年陪葬昭陵,墓室距昭陵九嵏山僅600公尺,昭陵諸陪葬墓未有如此近者,可見地位之尊。(圖1)韋貴妃墓在昭陵博物館1990年發掘之前曾數次被盜,發掘後做了保護性處理,然而當年的發掘資料並未整理。2017年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和禮泉縣昭陵博物館合作出版了《唐昭陵韋貴妃墓發掘報告》,書中照片均為新拍,器物與壁畫以嶄新的姿態呈現我們面前,真乃幸事。本文介紹出土器物之精者。
墓葬概況
韋貴妃墓由斜坡墓道、四個斜坡過洞、四個天井、四個壁龕、前後甬道以及前後墓室組成,水平長度49.38公尺,深14.6公尺。墓葬各部分均在山體上開鑿,由於石質不佳,壁面凸凹不平,墓道、過洞、天井先用草拌泥找平,再於其上塗1公分厚的白灰,並於白灰上作畫。前後甬道穿洞而成,洞內券磚;前後墓室從地面鑿坑,磚券穹窿頂墓室,然後築起封土;甬道與墓室的磚壁上均抹草拌泥、白灰,繪壁畫。
墓葬第三、第四天井的東西壁上各有一個壁龕,大致呈長方形,龕底鋪磚,四壁及頂抹草拌泥與白灰,龕內放置騎馬俑及男女侍俑。前、後室的擾土中見鎮墓獸、天王俑、牽馬俑、騎馬俑等;前室放置墓誌,後室放置石槨,槨正面雕刻精美圖案。(圖2)
器物介紹
貴妃在唐代屬正一品,墓葬隨葬器物自不會少,由於歷史上多次盜掘,墓室珍貴器物被盜一空,陶器多被打碎,四個耳室、前後甬道、前後室共修復陶器100多件,其中陶俑93件,均為泥質紅陶,有鎮墓獸、武士俑、男女侍俑、牽馬俑、騎馬俑、馬俑等,依次敘述。
1.鎮墓獸2件。標本4352(圖3),雙人首鎮墓獸。人首各居一端,頭相背,共用一身,呈橫柱狀,四前肢立於岩座上。髮梳頂部成尖狀,條狀眉凸起,眼角斜吊,鼻樑較凹,鼻尖翹起,高顴骨,寬嘴緊抿,嘴上有八字鬚,嘴下絡腮鬍上接大耳,胸部凸起,肩部生出兩羽翼,前肢粗壯,虎爪有力。獸身大部分塗有白彩,脫落嚴重,髮、眉、鬚塗黑彩,耳、唇塗紅彩,翼長羽塗藍彩,短羽塗紅彩,緣貼金。高52公分,長47.8公分。標本4351(圖4),獸首鎮墓獸。頭頂兩耳朝前,寬額頭,圓眼凹陷,寬鼻翼高翹,闊嘴微張,露出獠牙,頜下八縷鬍鬚,頸至肩飾十縷短鬣,脊鬣更短,呈齒狀,板狀尾貼於背部,上接短齒,胸肌發達,前肢斜伸,後肢曲蹲於岩座上。獸通體塗白彩,復在白彩上施彩,耳、嘴、胸、腹塗紅彩,鬍、鬣塗藍彩,腿毛塗黑彩。高56.6公分。
左:圖3 鎮墓獸:4352。(張明惠提供)
右:圖4 鎮墓獸:4351。(張明惠提供)
2.武士俑2件。標本4353(圖5),頭戴寶頂盔,盔沿三處翻起,濃眉,大眼,蒜頭鼻,寬嘴厚唇,上有八字鬚,肩披龍首披膊,著雲口套袖、閉口式臂褠,甲身繫滕蛇、索帶,胸護圓形,腹護為獸面,下有短蔽膝,甲身下擺露出襯裙,腿著膝褲,足著靴,雙手握拳半舉,拳中空,左腳踏牛頭,右腳踩牛臀,目視左前方,一臉威嚴相。牛昂首向左,小耳,雙角,抿嘴,短頸肥身,四肢曲臥於低岩座上。俑飾彩非常繁複,臉先塗淡紅彩,然後黑彩描眉眼、鬍鬚,紅彩塗唇,盔頂、甲衣、膝褲的邊棱貼金,盔、臂褠、甲衣胸腹部、膝褲大部施藍彩,甲片塗綠、白、紅、藍四彩,盔沿、套袖、甲衣腰部、襯裙塗紅彩,岩座塗黑彩。通高89公分。標本4354(圖6),容貌、服飾大致同前,唯臉稍長,張嘴,雙手握拳半舉,右腳踏牛頭,左腳踩牛臀,目視正前方,面容稍活潑。牛形象同前,昂首向右,四肢曲臥於低岩座上。俑的飾彩完全同前。通高89公分。
圖5 武士俑:4353。(張明惠提供)
圖6 武士俑:4354。(張明惠提供)
3.風帽俑修復4件,此選介1件。標本4366(圖7),頭戴橘紅色風帽,方臉塗白,高眉斜眼,長鼻紅口,唇上堆塑八字鬚,下巴塗短鬚,身穿橘紅色團領窄袖袍,下著白裙,露出靴尖,左手袖手下垂,右手握拳抱於胸前,雙足立於方形底板上。高29公分。
4.牽馬俑修復31件,此選介5件。標本4373(圖8),頭戴黑色短腳襆頭,方臉略抬,塗淡紅彩,復以黑彩塗濃眉、圓睛、八字鬚、短鬚,八字鬚堆塑而成,高鼻挺秀,紅唇一點,身穿鐵鏽紅色團領窄袖袍,腰束黑帶,袍前襟掖於帶內,露出藍色團領右衽襦,下著褲、高筒黑靴,雙手握拳,置於體前,做握韁狀,左腿略曲,與右腿略成丁字步立於三角形空心底板上,瞪視前方。高32.6公分。標本4381(圖9),容貌、服飾、舉止大致同前俑。頭略低,方臉塗白,描繪出短眉、黑睛、八字鬚、短鬍鬚,眼瞼斜長,雙拳塗白,左拳位置略偏上,左腿曲度較大,目視前下方。高32.6公分。標本4379(圖10),低首,頭戴黑色短腳襆頭,方臉略窄,塗白,又塗淡紅彩,再描出劍眉、斜眼、八字鬚、紅唇,八字鬚堆塑,下巴稍長,身著橘黃色團領窄袖袍,腰束黑帶,袍襟掖於帶下,露出藍色團領右衽襦,下著褲、高筒黑靴,雙手握拳於胸腹,雙腿較直,丁字步立於三角形空心底板上,目視前下方。高32.2公分。標本4382(圖11),與前俑比,長臉圓潤,粉面塗紅,鬚眉用筆描出,顯得年少俊逸,袍、襦顏色與前相反,兩拳分離,左膝略曲,丁字步立於三角形空心底板上,目視左前方,有點玩世不恭的樣子。高32公分。標本4380(圖12),臉稍短,敷彩同前,俊秀異常,著紅袍、藍襦、黑靴,右手握拳於胸部,左拳置腰側(殘),但拳與腰部沒接觸,臉向右扭,冷靜地注視著右前方。高32.6公分。
左:圖8 男騎俑:4373。(張明惠提供)
中:圖9 男騎俑:4381。(張明惠提供)
右:圖10 襆頭俑:4379。(張明惠提供)
左:圖11 襆頭俑:4382。(張明惠提供)
右:圖12:牽馬俑:4380。(張明惠提供)
5.半翻髻俑修復3件,此選介2件。標本4355(圖13),頭梳半翻髻,圓胖臉,彎眉俏目,黑眸一點,滋潤面龐上有秀美的長鼻,紅唇緊閉,身著藍色低領窄袖襦,肩披鐵鏽紅長帛,繞肩遮臂垂於腹前,腋下束橘紅色曳地長裙,束裙白絲帶周匝顯眼,雙手相握於腹前,手中原持有物,面容沉靜似水,如有飛鴻掠過而波瀾不驚。高28.5公分。標本4383(圖14),容貌、服飾同前,脫彩嚴重,僅餘橘紅色披帛。高29.5公分。
左:圖13:半翻髻俑:4355。(張明惠提供)
右:圖14:半翻髻俑:4383。(張明惠提供)
6.男騎俑修復15件,此選介7件。標本4422(圖15),紅馬昂首,揚脖,分纓,剪鬣,小立耳,雙眼炯炯有神,大嘴放情張開,平背,肥臀,束尾略長而翹,精神抖擻,四足立於底板上,背置黑鞍、虎紋韉。騎者頭戴黑色短腳襆頭,粉臉濃眉,高鼻深目,大嘴略張,唇上下有髭鬚,身穿藍色團領窄袖襦,外罩藍色翻領窄袖袍,下著白褲、黑靴,雙手握韁,歪頭左視。通高50.2公分。標本4421(圖16),白馬短尾下垂,身姿同前,背置黑鞍、紅色黑緣虎紋韉。騎者頭戴黑色短腳襆頭,寬短臉塗淡紅彩,黑彩描眉、眼、八字鬚,但絡腮鬍沒描,身著紅色翻領窄袖袍,下著白褲、黑靴,雙手握於腹前,面右而視。高50.2公分。標本4429(圖17),褐馬腿部塗紅彩,勾首,短垂尾,黑鞍、黑韉。騎者寬短臉塗白,黑彩描出眉、眼、八字鬚,身著藍色翻領窄袖袍,下著橘紅褲、黑靴,雙手握於腹前作勒韁狀,目視左下方。高50.6公分。標本4427(圖18),褐馬腿部塗紅,昂首翹尾,背置黑鞍、黑韉,鞍後搭黑色馱囊。騎者粉臉寬短,紅唇略翹,頭右扭,身著綠色翻領窄袖袍,腰纏鐵鏽紅色包裹,下著橘黃色褲、黑靴,雙手置腹前作握韁狀,目視右前方。通高50.2公分。標本4419(圖19),紅馬勾首,翹尾殘,背置黑鞍、白色虎紋韉。騎者容貌同前極相仿,抿嘴稍嚴肅,著藍袍、橘紅色褲,腰纏鐵鏽紅色包裹,顏色更豔,雙手作握韁狀,身略前傾,目視左前方。通高51.6公分。標本4426(圖20),黃馬勾首,纓、鬃塗黑,黑鞍、黃色虎紋韉,翹尾長伸,臀後挫明顯。騎者頭戴黑色短腳襆頭,圓臉豐潤,粗眉斜挑,明眸有神,高直鼻樑十分挺秀,紅唇上八字鬚飄至腮旁,頜下塑出抵耳絡腮鬍鬚,著紅色翻領窄袖袍,下著藍褲、黑靴,雙手握拳置腹前作握韁狀,上身較直,目視左前方。高50.5公分。此俑人馬的精氣神兒明顯高出其它騎俑一籌,馬眼神含蓄,嫻雅靜美,人朗目乾坤,儀態萬方,堪稱天人合一的作品。標本4423(圖21),黃馬身姿同前,背置黑鞍、黑韉,韉後搭鐵鏽紅色馱囊。騎者頭戴席帽,緊眉蹙眼,塌鼻樑,寬顴骨,紅唇外翻,下巴前凸,容貌較醜,應為胡人。內著鐵鏽紅團領窄袖襦,外著橘紅色翻領窄袖袍,腰纏黑色長包裹,下著白褲、黑靴,雙手半舉腹前作握韁狀,歪眉斜眼,目視前方而行。高52公分。
左:圖15:男騎俑:4422。(張明惠提供)
中:圖16:男騎俑:4421。(張明惠提供)
右:圖17:男騎俑:4429。(張明惠提供)
左:圖18:男騎俑:4427。(張明惠提供)
中:圖19:男騎俑:4419。(張明惠提供)
右:圖20:男騎俑:4426。(張明惠提供)
7.女騎俑修復4件。形制相同。馬均勾首特甚,剪鬃(槽式插鬃),立耳,張嘴,平背,背置鞍韉,翹臀,束尾,臀後挫,立於長方形底板上。背上高立女俑,擾髮成髻,肩部原插有臂,皆失,從所著的襦裙顏色皆同來看應為連衣裙,長腿掩於裙內。此選介2件。標本4409(圖22),紅馬,耳、尾殘,紅韉白緣,用藍彩繪出忍冬紋。女俑圓胖臉,後腦稍大,耳前有長垂的髮綹,鳳眉細目,鼻口小巧,面顯無奈,身著藍色連衣裙,裙帶高束腋下,胸部完美,身形瘦削。通高50.2公分。標本4410(圖23),紅馬耳殘,白韉綠緣,用藍、橘紅彩繪出忍冬紋。女俑圓胖臉,愁眉不展,心事重重,身著橘紅色連衣裙。通高49公分。
左:圖22:女騎俑:4409。(張明惠提供)
右:圖23:女騎俑:4410。(張明惠提供)
8.馬俑修復2件,此選介1件。標本4413(圖24),紅馬身形、尺寸完全同女騎俑之馬,鞍、韉形制亦同女騎俑鞍、韉,但鞍面未塗彩,似表明鞍面被馱物完全佔據,且不影響韉的觀瞻,綠緣藍韉上用黑、粉紅、紅、藍四彩繪出三朵忍冬紋。高38公分。我們推測這種馬為馱物馬。
結語
◆墓葬年代
韋貴妃墓下葬於666年,由於這個時候唐三彩剛剛出現(只在664年鄭仁泰墓(註1)發現一件蘭釉蓋鈕,一般認為它是最早的唐三彩,故此墓使用了與之地位相配的粉彩俑、壁畫、石槨等來陪葬。
◆器物風格
韋貴妃墓陶俑種類主要有鎮墓獸、武士俑、風帽俑、牽馬俑、半翻髻俑、男騎俑、女騎俑、馬俑等,與這一時段其它唐墓相比,少了不少種陶俑。男俑裡不見文官俑、籠冠俑、拱手襆頭俑,僅見風帽俑;女俑裡不見椎髻俑、條髻俑、雙環髻俑,僅見半翻髻俑;唐墓裡常見的雞、羊、豬、狗等小型俑也沒有。一般來說,墓葬盜擾只會打碎陶俑而不帶走,韋貴妃墓墓室見到許多破碎陶俑就屬於這種情況,但墓內陶俑種類不夠的原因,不能確指。另外,書中所謂的男立俑衣襟掖在帶內,與河北、河南唐墓中一般只出一件的牽馬俑風格相同,陝西除了韋貴妃墓修復這種俑31件,669年西安劉智夫婦墓(註2)也出了34件,我們認為這種俑還是稱為牽馬俑為好。書中又認為女騎俑有組裝的腿,從體形來看,女俑的腿掩於裙內,這種騎法高超的女俑在其它唐墓中還沒見過。總之,韋貴妃墓隨葬陶俑有許多耐人尋味的地方,值得以後發掘高等級墓葬時注意。
這批陶俑胎成紅色,用一般黏土燒成,這與鄭洛地區陶俑多用白黏土燒成很不一樣。就造型與色彩來看,畢竟具有「東園祕器」的身分,作品精彩程度遠非鄭洛地區唐墓彩繪陶俑可比,可以說雕刻準確逼真,敷彩細膩精彩,尤以武士俑、絡腮鬍鬚的男騎俑為最,風帽俑、牽馬俑、半翻髻、女騎俑則有程式化傾向。
具體來說,鎮墓獸蹲於岩座上,人首鎮墓獸頭頂較尖,獸首鎮墓獸頭頂兩耳朝前,頸肩處有成束的短鬣,正是這一階段鎮墓獸的特徵,但人首鎮墓獸兩首共用一身的情況非常少見。鞏義博物館館藏一件雙人首鎮墓獸(圖25),肩部也是羽翼,共用一身的情況與此不同,說明這種鎮墓獸雖然罕見,也絕非無有。兩件武士俑體態瀟灑,面容威嚴,用彩非常細膩,體現出初唐武士俑的最高製作水準,其腳踩臥牛,也是墓葬級別高的體現之一,這種踩牛的武士俑在668年西安羊頭鎮李爽墓(註3)中也有見到。風帽俑、牽馬俑、半翻髻俑或立於底板,或立於地,這類俑是下人,有唐一代還不曾見到立於臺座上的這類俑。男騎俑中方臉高顴骨一類的俑臉型一致,但通過不同的面部敷彩、描睛以及不同的脖子扭向,還是表現出不同的面部特徵,或驚或喜,或平靜或冷漠,或無動於衷或無端鄙視,尤其是那件穿紅袍的絡腮鬍俑(見圖20),欣喜之情溢於言表,或許暗示著他與眾騎俑的身分不同。不過男騎俑中不見騎樂俑也是令人訝異的事。女騎俑腋下都切得比較整齊,說明遺失的臂確是通過膀部的洞組裝上去的,不過這種臂是握韁姿勢還是舞蹈姿勢,一時難以明瞭,只能靠以後昭陵陪葬墓中其它女騎俑來證明了。附言之,韋貴妃墓彩繪陶俑與懿德太子墓的彩繪陶俑相比有不小的差距。
註釋:
註1 陝西省博物館、禮泉縣文教局唐墓發掘組〈唐鄭仁泰墓發掘簡報〉,《文物》1972年7期。
註2 陝西省考古研究院、西北大學考古學系〈陜西西安唐劉智夫婦墓發掘簡報〉,《考古與文物》2016年3期。
註3 陝西省文物管理委員會〈西安羊頭鎮唐李爽墓的發掘〉,《文物》1959年3期。
【雜誌購買連結】
【更多古美術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