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浙江省博物館舉辦「越中佛傳.東南佛教盛事勝跡聖物」展

浙江省博物館舉辦「越中佛傳.東南佛教盛事勝跡聖物」展

浙江省博物館目前於該館孤山館舍東側的西湖美術館,舉辦「越中佛傳.東南佛教盛事勝跡聖物」展,以時間為序,分為三個單元:三國兩晉南朝隋唐時期、五代宋初吳越國時期、宋元明時期,展示獨具特色的4至16世紀兩浙佛教遺物。
在魏晉人的心中,剡東就是桃花源,是理想的歸隱地,當時此地名士高僧雲集。他們以玄學為內容的清談和釋教的義理相融,開啟了佛教中國本土化的道路,形成南方乃至全國的佛學傳播中心。高僧們開山建寺,探研般若,開宗弘法,影響深遠。當時六家七宗,剡東獨占五宗。佛道寺院,多不勝數。
新昌剡山大佛是古代江南地區石雕大像的代表作。南朝梁天監十五年(516),由僧祐鑿成;五代後梁開平二年(908)吳越王錢鏐奏設新昌縣,改易石佛坐姿;明代再次盛妝,終成後代定式。
考古發現證明,以新昌大佛為中心的長江下游流域,是中國境內發現早期佛教遺物最眾的地區。越地出土的眾多東吳、西晉佛像遺物,可謂佛教傳入中國後在古越大地流行的實物證據。東晉、南朝江南佛教昌盛,帝王開窟造像,高士捨宅為寺,金銅造像顯現信眾多崇拜無量壽佛。隋唐佛教融入華夏傳統文化,金銅造像、寫經插圖,多見千佛、七佛、阿彌陀佛、觀音菩薩形象。五代宋初吳越國領政時期,東南佛教盛極一時,錢氏諸王篤信三寶,末王錢俶畢生崇佛,造八萬四千阿育王塔、藏八萬四千《寶篋印陀羅尼》刻經,願佛法永駐,期國泰民安。吳越國金銅造像,承襲隋唐造像遺緒,開啟宋明造像新風,以表現西方淨土信仰的阿彌陀佛和觀世音菩薩為主,形式與同期西湖摩崖龕像一致。宋代時,佛教進一步世俗化,出土的寫本、刻本佛經,磚雕、泥塑造像,體現了這一時代風氣。元代地宮出土的三世佛造像,反映藏傳佛教在江南的傳播。明代佛塔出土的造像,不僅有漢傳佛教造像,還有藏傳佛教綠度母像,金銅佛、菩薩像與道教造像同塔供奉,表達了普通民眾的宗教信念。
浙江省博物館目前於該館孤山館舍東側的西湖美術館,舉辦「越中佛傳.東南佛教盛事勝跡聖物」展,以時間為序,分為三個單元:第一單元為三國兩晉南朝隋唐時期,第二單元為五代宋初吳越國時期,第三單元為宋元明時期,展示獨具特色的4至16世紀兩浙佛教遺物。展覽匯聚111件(組)佛教遺物,多出自東南浙江省境佛塔、地宮、窯址、墓葬中,以吳越國至宋元明時期佛塔出土的金銅造像居多,還有其他質地製成的佛教造像和經卷、舍利容器,以及寺院中使用的梵鐘、磬等器物,其中尤以五代吳越國時期的金銅造像數量最多、內容最為豐富。展品中亦不乏浙江省外出土的佛教珍品,如江蘇蘇州瑞光寺塔出土的吳越國金書《妙法蓮華經》、山東莘縣宋塔出土的北宋杭州刻本《妙法蓮華經》、上海松江興聖教寺塔宋代地宮出土的吳越國時期銅泗洲大聖像等。這次展覽傳世的展品只有兩件,分別為安徽博物院收藏的一卷《海鹽金粟山廣惠禪院大藏經》和江蘇常州金壇博物館收藏的乙卯歲(955)吳越國王錢弘俶造銅阿育王塔。以下選擇展品精要,以饗讀者。
資料提供丨浙江省博物館
南朝〈鎏金銅大勢至菩薩立像〉,1957年金華萬佛塔地宮出土
通高39公分,浙江省博物館藏、天台縣博物館借藏
該像由浙江省博物館收藏,於1970年代借與浙江天台縣國清寺,後由天台縣博物館暫存至今。菩薩頭戴三朵簪花,額髮作三瓣下弧懸垂,頂飾插花寶瓶,雙目下視,面帶微笑。右手施無畏印、左手施與願印,跣足立於圓台上。身後為一蓮瓣形通身大背光,背光外緣淺刻鈎形火焰紋,側面背光呈圓弧形內傾。此像交叉穿璧式的瓔珞裝飾、規整的連續波狀起伏的衣紋、裙飾下擺向外撇開的樣式,極具時代特色。
資料提供丨浙江省博物館
南朝〈銅觀音菩薩立像〉,蕭山衙前窖藏出土
高27公分、寬10公分、底6.9公分,杭州市蕭山區博物館藏
菩薩臉部狹長,面帶微笑,頭戴寶冠,冠帶於耳上方打結垂搭於兩肩。左手施與願印,右手上舉施無畏印,寬袖長衫飄逸,跣足,立於覆蓮座上,蓮座下接四足方床。蓮瓣形通身大背光,外緣飾火焰紋,底部邊緣呈直線。背面淺浮雕釋迦、多寶二佛並坐塔內說《法華經》圖。畫面分三層,上層為覆缽形塔頂,五重相輪,塔剎兩側各懸幡帶;中層為塔內釋迦、多寶並坐於覆蓮座上說《妙法蓮華經》;下層為供養的插花,以枝蔓相連的蓮枝,左右承托蓮蕾上站立的菩薩,以脅侍二佛。
資料提供丨浙江省博物館
隋〈鎏金銅觀音菩薩立像〉,1963年東陽中興寺塔出土</b>
通高15公分,東陽市博物館藏
菩薩頭戴高冠,面相清瘦。頸飾項圈,身掛交叉穿璧式瓔珞,右手下垂握淨瓶,左手上揚持楊柳,跣足,立於仰覆蓮座上。蓮座下接三層八邊形台座,台座背部呈圓弧形。
資料提供丨浙江省博物館
唐〈鎏金銅七佛造像〉,1957年金華萬佛塔地宮出土
通高19公分,浙江省博物館藏
造像以鏤空手法鑄成。七佛呈上三、下四縱向排列在對稱的菩提樹分枝上。佛饅頭髻,面相圓潤,身穿圓領通肩袈裟,雙手拱於胸前,結跏趺坐於蓮枝座上,桃形頭光。菩提樹頂端拱托單束火焰,捲曲的分枝承托七佛的蓮座。整株菩提樹原應嵌插在鏤空的壼門方床上。造型獨具匠心,是佛教七佛崇拜思想的實物寫照。
資料提供丨浙江省博物館
唐〈插圖本《佛說阿彌陀經》寫本〉,1956年浙江龍泉崇因寺塔出土
卷軸裝,長29公分、寬45.5公分,浙江省博物館藏
《佛說阿彌陀經》寫本殘片分上、下兩部分,上為經畫,下為經文,內容為《佛說阿彌陀經》正宗分起首部分關於西方阿彌陀佛國土莊嚴景象的描述。繪畫用墨及土紅(赭)、硃砂、白堊、黃等色,佛、菩薩頭光或背光內沿以綠色稍加暈染。「七寶池」與「寶樓閣」居於畫面正中;一佛二菩薩居右,當為主尊阿彌陀佛與觀音、勢至兩大脅侍菩薩的組合;三位於阿彌陀佛國土的眾生居左,當為表現其以衣盛花禮敬供養以阿彌陀佛為代表的各方諸佛場景。寫本經文部分為朱絲欄,墨書,唐楷,朱筆點讀,存26行,每行十字。已有學者從繪畫內容、繪畫形式、寫經書風以及佛經版本等,考證其為唐代開元之後的盛唐或中唐之作,以中唐可能性為大。該插圖本《佛說阿彌陀經》寫本,是目前所見唯一圖文兼具的《佛說阿彌陀經》寫本,是研究唐代佛教重要的實物資料。
資料提供丨浙江省博物館
資料提供丨浙江省博物館
吳越國〈鎏金銅釋迦牟尼佛坐像〉
高14.5公分、底寬8公分,紹興市上虞博物館藏
佛低平肉髻,滿飾螺髮,肉髻與髮髻間飾髻珠。面形豐圓,頭微頜,閉目。身穿通肩圓領廣袖袈裟,領於胸前呈U形懸垂。施說法印,全跏趺坐於蓮座上,蓮座及背光已失。
資料提供丨浙江省博物館
明〈銅綠度母像〉,1955年崇德(今桐鄉市)崇福寺前東、西雙塔塔頂出土
通高17.5公分,浙江省博物館藏
崇福寺塔共發現47件文物,多為明清兩代重修雙塔時增入的供養品。塔內發現的一長方體檀香木「藏物記」,其上用墨筆記錄了明天啟二年(1622)和清康熙丙寅年(1686)重修時放入的供養品,並對塔內原有供養品也作了記錄,可與發現的實物一一對應。
該明〈銅綠度母像〉,即「藏物記」上所指的古烏斯藏佛,是典型的藏傳佛教造像,造像比例勻稱,身軀舒展,圓潤流暢的曲線,勾勒出女性的柔媚和婀娜。面龐鵝卵形,細眉長眼,鼻挺直,面含笑。頭戴七葉花冠,梳編髮高髻,額髮作12朵懸弧下垂,髮辮垂肩。上身袒露,雙乳高挺,胸掛長瓔珞,瓔珞自雙乳上懸垂腹部,腰亦飾瓔珞。下著貼體短裙。左手斜上舉牽握長莖蓮花,右手自然下垂置右膝持蓮燈,左腿橫盤,右腿下垂,舒相坐於仰覆蓮座上,右足踏小蓮花。而一尊明〈鎏金銀觀音像〉則是漢傳佛教造像,製作亦比較精細。這種藏傳佛教造像與漢傳佛教造像在塔內共同供奉的現象,反映了民間佛教信仰的特點。
古美術編輯部( 222篇 )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