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大學法人化的前哨戰?論台藝大新任「牙醫副校長」帶出的三層議題

大學法人化的前哨戰?論台藝大新任「牙醫副校長」帶出的三層議題

A Precursor to University Corporatization? On the Three-layered Issue Prompted by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of Arts’ Newly Appointed “Dentist turned Vice President”

台灣藝術大學透過官方帳號宣布由臺大醫院牙科部蔡志孟主治醫師出任副校長。訊息一出,許多師生和藝文界人士表示訝異與譁然。

6月15日,正值進入疫情三級警戒滿一個月、大學全部課程改採線上教學至學期末,台灣三所藝術大學裡擁有最多師生員額數的台灣藝術大學(簡稱台藝大),透過官方帳號宣布由臺大醫院牙科部蔡志孟主治醫師出任副校長。校方新聞稿強調,蔡志孟除了將是首位醫學博士副校長,在企業經營管理領域上也有相當傑出的表現,校方推崇學術與行政經驗相當完整,是國內難得的醫學與管理跨領域人才。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正門。(翻攝自Google地圖)

副校長作為擴展藝術治療版圖?

訊息一出,許多師生和藝文界人士表示訝異與譁然,認為副校長沒有藝術相關的學經歷。而陳志誠校長在新聞稿的說法,特別強調「近年來藝術治療在臺灣逐漸興起,我們也將此領域列為重要研究項目,期待臺大醫院與臺藝大結盟發展出本土化藝術治療教學重鎮,並建構出一套完善的本土化藝術治療系統。」這一項「功能創建」的調度作用,也引發熱議。

在近日對於台藝大欲拆除有章博物館多所為文的文化資產行動者蕭文杰,首先質疑蔡志孟並不大熟悉藝術治療也無相關的著作和論述,他也認為目前外界多數人所認知的藝術治療,和藝術應用在醫學上(如仿生藝術)是兩回事。

之前爆出保留爭議的有章博物館館舍。(取自呂欽文臉書)

一位台藝大美術系校友、如今在國立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就讀,近期作品發展以觸覺和視覺的身體輿圖關係,和藝術治療職涯發展發向有一定程度的鑽研。她認為「藝術治療在實務上不可能跳過心理諮商,因為它算是心理治療的一門副學科,而現行在台灣學藝術治療的人都苦不堪言,所以像是蕭文杰提出『台藝大有足夠的師資或是另聘師資成立一個新系所嗎?』這個問題,也許他是找得到人幫他『充實內容』。」

台藝大工藝系教授呂琪昌則在臉書轉貼這則人事案表達看法:「網路上對非專業多所批判。但我覺得跨域整合也是一個契機,充滿了期待。嘗試模擬東坡詞《江城子》形式,寫了一首無關格律的《歡迎副校長》文。『聽聞牙醫任副座,雖訝異,可期待!理性論事,或可解千愁。不解藝術非關鍵,三人行,深思索。』」

副校長作為台藝大法人化大將?

據知,由於陳志誠的第二任校長將至2023年6月,因此蔡副校長這個在朋友眼中「跨超大的斜槓」,任務將為期兩年。而甫於三級警戒之初,因有住宿生確診而校方將所有住宿生「趕回家」的作法,曾引起不少台藝大住宿生不滿,也因此一個月後這項「牙醫副校長」的人事任命訊息,又被戲稱為「台藝大變成台疫(醫)大」。

誠然按大學自治的精神來看,《大學法》第一條第二項便以「大學應受學術自由之保障,並在法律規定範圍內,享有自治權。」標舉,第八條「並得置副校長,襄助校長推動校務,由校長聘任之,其人數、聘期及資格,由各大學組織規程定之。」就說明了副校長了任命是校長的權限。

然而這樣的議論,不單單是台藝大校方運用人事自治權的選擇問題而已,畢竟,在三所藝術大學,都出現了「非專業背景」擔任校務重要職位的問題。現任台南藝術大學的校長詹景裕便是出身電機背景,據了解詹校長的出線是多次遴選流產後的產物,也曾被抓包遴選報告的校名忘了改之前遴選其他校名的「一魚多吃」而認為缺乏誠意。遴選上校長後,也發生了非專業的親信任職、及校院間的政治鬥爭疑雲,甚至師生多次發動北上教育部陳情抗議。至於台北藝術大學,在人事任命上和台北市長柯文哲競選與市府幕僚有緊密關係,從校長室執行長邱顯洵作為柯市長市府12職等顧問與選前重要幕僚,到主任秘書,都是由市政府卸下職務的官員王寶萱和鍾永豐前後擔任。其中王寶萱過去缺乏相關文化藝術專業資歷,但進入北藝大後先成為北藝大主秘,後則擔任藝術推廣中心主任,並以北藝大資歷,再成為台北市文化局的文資外聘委員。

大學校長在高教系統一向不會純粹是教育管理問題,也肯定是政治問題的產物,畢竟大學自治賦予了體制自由的權限,從校內資源的運用和分配,對產業界、政治界又是「進可攻、退可守」的社會賢達制高點,與公務機關之間有職等換算的公式,和產業界又有資源橋接作用,動見觀瞻可說是必然。

蔡志孟擔任副校長的另一個爭議在於,台藝大現任學務長曾敏珍竟是他的妻子,並且曾敏珍去年8月才甫由通識教育中心主任升任學務長不久。如今作為校務三長的配偶是同校新任副校長,雖然這依然也是大學自治合法允許,但如此近親衍生的人事任命,外界觀感自然不可能太純潔。況且,兩個月前才剛傳出學務長和校內女教官在管理上鬧出霸凌案,而上了性平會評議,近期台藝大校方法務也傳出要求媒體將不利校方輿論文章下架的強勢作風,都讓日趨一言堂化的大學自治和專業檢驗辯論蒙上陰影。

在企業管理上的經驗是陳志誠校長聘任蔡志孟另個重要原因,係曾擔任過鴻海科技集團副總經理、總裁特別助理、富士康職工福委會主委、永齡健康基金會的執行長、董事,如此「Headquarter」的資歷,要論這個身分是曾與郭台銘共事過的最重要的幹部,也不為過。不少校內外人士推測,任命蔡志孟跟他的「鴻海經驗與關係」將非常有助於校方在募款,甚至進一步推動「大學法人化」,完成校長連任任期最後兩年的願景拼圖。

2018年教育部再度拋出「國立大學法人化」的議題,雖然在2011年教育部曾嘗試由國立成功大學發動法人化的可行性規劃,遭到學生團體成立「反大學法人化陣線」,並在新生訓練會場以文化反堵的行動拉開紅布條「歡迎加入『私立』成大!」後來隨著社會抗爭風氣愈演愈烈,以及專任師資教授們擔心權益受損,成大的大學法人化試行政策暫時被教育部擱置。然而,隨著中央政府政黨輪替,以及少子化年齡層正面衝擊大學招生生態,許多大學面臨如1990年代銀行金融機構合併重整資源秩序的需要,一方面高等教育要解決20多年下來廣設大學的供需失衡,以及當公立與私立整併困難的解方,就帶出了「大學法人化」這個議題。

大學法人化如同博物館或文化機構法人化,採取行政法人制,給予人事、管理、預算、會計、審計、採購制度的彈性和鬆綁,等於法人化之後,國立大學不再隸屬於教育部,透過董事會的決議與授權管理和經營。優點是和公務人員任用條例脫勾,能自由彈性任用各種不同需求的教師待遇,也方便訂定長程校務目標而不受教育部和政府會計年度的侷限與控管。然而,缺點也正是在它的治理正義,如何避免公司化的舞弊或濫用。

「兩藝拿破崙」的軍備競賽

又因為郭台銘近日拋出由永齡基金會捐贈500萬劑輝瑞BNT疫苗,取得廣泛的支持聲量,郭台銘角逐下任總統的呼聲又將再起,部分校友人士私下表示,副校長人事選擇,也包含了陳志誠校長的政治博奕。

2017年底由典藏所主辦「兩藝校長大辯論」現場。左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校長陳愷璜,右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校長陳志誠。(攝影/林依靜)

在擔任台藝大校長前即有駐法國台灣文化中心(簡稱巴文中心)主任6年的經驗,復以近年在台藝大在校方版圖的多方積極經營的舉動,已有如「台藝拿破崙」的聲勢,在面臨內政部操作第二校區都更化議題也有嫻熟的斡旋談判手段,或是在文化政策場域幾乎不留空白的發言權,均讓藝壇和藝術院校學界理解到陳校長的生涯志願不會只在大學校長就停住。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陳愷璜校長。(攝影/林依靜)

有同樣的野望的,也包含與他年紀相仿,出身視覺藝術並走向藝術高教龍頭,採取不同策略方案的北藝大陳愷璜校長。但同樣在藝術圈和藝大校園自治裡,同時有兩種身份的藝術家兼校友,常有著「北藝/台藝,同命不同調」的疑惑。「北藝大的地美館使用規劃變更彷彿可以是藝術圈的事,台藝大有章博物館拆除就是我們自家事而已的感覺,有章的拆除新建事件在校內只有美術和雕塑系比較關心,其他學生都根本覺得無關。」一位在台藝大讀了七年大學和研究所的藝術家這麼形容兩校之於藝壇的對比感。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陳志誠校長。(攝影/林依靜)

然而,同樣具有拿破崙發願的兩位藝大陳校長,在上任之初便有極大的風格差異:陳志誠主攻學校全面的建設、產業KPI和領地的擴張;陳愷璜則屬於主張某些藝術家鬆弛感的質性治理,既是拒絕量化KPI,又擁抱某種New Age玄虛價值觀。前者在校內教師民意支持度高,後者學生圈聲望高於前者。

4年前,我曾策劃兩位校長的辯論對談,或許當時兩位校長都還在首任、新任任期,有著「溫良恭儉讓」的需要,有談而無辯。如今,兩位校長在第二任更具體目標上,則應期許「談點真實的大學治理方法論」,或許包含更赤裸但真誠的「生涯天花板期許」,則是更好。

延伸閱讀│郭亮廷,〈藝術學校之死 兼評「兩藝校長大辯論」〉。

吳牧青( 111篇 )

藝術新媒體「典藏ARTouch」特約主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