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邁入第五屆的關渡雙年展(以下簡稱「關雙」),一直持續為關渡美術館(以下簡稱「關美館」)國際策展交流撐開可能性,從2008年第一屆的「夢」到第五屆的「打怪」,以「10+10」(十位藝術家搭配十位策展人的合作模式)建立起屬於關美館面向亞洲與國際交流策略的主體性與話語權。關美館在學校單位有限的預算下,先將交流範圍鎖定亞洲,也有意識對比每兩年10月差不多同時間開幕的「台北雙年展」(以下簡稱「北雙」)。2008年時任關美館館長的曲德益,發現亞洲已經開始有一些當代藝術串流在進行,然台灣並無趕上此氣氛;另一方面,為了和當時較為歐洲化的北雙做區隔,但若在經費上沒辦法媲美公立美術館的等級,那如何在關美館的尺度內進行深化且具發展性的國際交流?因此,他邀請亞太地區不同國家的藝術家、策展人來台灣,使用台灣的材料,企圖在經費、尺幅有限的夾縫中,擬出一個學校及美術館國際觸角探伸的最大化方案,試圖突破台灣當代藝術國際交流的慣性與盲點。
幾年下來,回顧關雙交流過程中曾經出現過的名單,包括現任日本森美術館策展人片岡真實(Mami Kataoka)、現任新加坡美術館館長陳維德(Eugene Tan)等人,關美館有意識的將交流納入策展人與其背後機構,使資源更全面性的挹注。除了策展人策劃一次即能擴及多位藝術家,較藝術家單點對單點的效應更好,機構背後更有包括場地、展覽等資源得以擴及,而這些曾經來台交流的藝術家和策展人後續都有再將台灣的藝術家納入其進行的交流項目中。一方面也凸顯關美館每年度選擇交流人選的準確評估,通常鎖定正要起飛的策展人與藝術家,他們亦較早已聞名國際的藝文人士更珍惜這樣尺幅的交流機會。另一方面則以各種前置的設定讓交流非一次性展覽,而是一種較長遠、深入的關係。
蘇匯宇│人生.享受.閱覽室 於何偉明(Louis Ho)策展的「製造未明」錄像與閱覽裝置 尺寸依場地而定 2017 圖│關渡美術館
假題下的真標:藉由一起工作的文化系統移植
而在關雙這樣兩年一度的架構外,2013年關美館又策動了「亞洲巡弋」,以東北亞為範圍邀請台灣、日本、韓國、中國四地的策展人,分別對台灣當代藝術家進行現地的研究、訪查,再策劃四檔不同子題的展示;今年則以「熱帶氣旋」為題,將視野伸向東南亞與南亞。乍聽之下,「亞洲巡弋」與「熱帶氣旋」都非學術型策展熟悉的命題方式,因這僅是一個地域性概括的假標,背後對於交流模式的戰略設定,才是其真正的命題。
「亞洲巡弋」與「熱帶氣旋」企圖的交流戰略,是為避免國外策展人僅是將他們自身熟悉的藝術家帶來台灣做展示而呈現有限的交流,關美館以「強迫做功課」的方式,讓國際策展人的目光能集中注視台灣的藝術家,企圖讓他們在台研究與策展進行的過程中,理解台灣的藝術史、藝術家甚至藝文生態。關美館策展人高森信男表示:「這樣的方式不是一個很直接且馬上可以看到效果的方式,但卻是一個蠻長期的投資,會在這批交流策展人心中種下一個對台灣的印象,他要拿也拿不掉。」
「亞洲巡弋」與「熱帶氣旋」提供國外策展人展覽和藝術工作的現場,和一般交流參訪部分藝文機構的淺沾不同,與台灣藝術行政團隊、藝術家共同工作過的經驗,對於國外策展人來說,這樣的交流是真實的,對台灣的印象會留得更加深刻。參與完座談、展覽開幕,還會安排他們拜會策展人以及文化部與國藝會等藝文界重要單位,讓他們不僅知道台灣的藝術發展,還會對於藝術產業背後的運作的機制有所認識。進行館內策展協調工作的高森信男、王德瑜、葉人瑜與侯昱寬表示,「得整個藝文生態系統架構都能了解一輪,才放他們回去。」以一種文化殖民的概念,將台灣的文化系統鑲入國外策展人的認知中。如相關國外策展人若回國要架構一藝文補助系統,會想起台灣有國藝會這類的組織;或面對新媒體策展,他們也能回憶起在關美館有技術佈展團隊支援的經驗。讓台灣優質的藝術行政、佈展技術與文化政策,在交流的過程中被牢牢、深深的印記下,甚至未來有機會能以輸出這類展示經驗而得到資源上的回饋。
高效率相親與文化速成班
在執行這次「熱帶氣旋」過程中,關美館扮演中介和翻譯的角色,例如館內策展人便擔任起隱形助理策展人的角色,精確的掌握策展人與藝術家溝通的細節,確立出以館方、策展人、藝術家三方並立的展覽生產模式。
因沒有經費讓策展人長期駐地研究,如何協助國外策展人快速掌握台灣藝術家的形貌,這類的前置作業就顯得非常關鍵。館方事前就需概略理解每位策展人的品味與喜好,以高效率相親的方式,先幫策展人整理出他們可能會感興趣的藝術家;若還是不足,則請他們再丟出關鍵字,館方再補充新的藝術家名單供策展人選擇。若沒有關美館協助理解台灣藝術家脈絡的這個環節,這些策展人也很難有機會如此慎重看待台灣藝術家的作品。
負責這次館內策展溝通工作的葉人瑜表示,館方仍然很常被詢問到「這些策展人真的了解台灣的脈絡嗎?」他認為此為一「無效」的問題,「因文化是相對的,每個人原本就存在不同的脈絡,對館方來說就是需要國外策展人差異的脈絡來看台灣的問題,我們需要的就是這種文化生猛的衝擊。」因我們永遠無法強迫一個語言文化和台灣完全不同的人,短時間內能高度掌握台灣文化脈絡和政治狀態。高森信男補充:「你必須先了解各國策展人的文化脈絡,以主廚的邏輯,思考你要端出什麼樣的菜色才能滿足他們的味蕾。」
里皮(Tayeba Begum Lipi)所策劃的「回憶錄」現場。圖│關渡美術館
亞洲策展模式的圖譜
而這個時刻即是展現文化外交與優勢的時刻。以此次「熱帶氣旋」為例,新加坡的何偉明(Louis Ho)的「製造未明」在策展內容討論最初,即表達對於台灣各種議題與尺度自由度的躍躍欲試,希望能實踐在新加坡較為禁忌的議題討論。他以台灣熟悉的學術策展模式為架構,討論國家與美術館空間治理的問題,在哲學、議題上簡單明瞭又富思考深度,邀展作品皆高度扣合命題。即便是舊作,何偉明也多次和藝術家來回討論新的展呈方式,如蘇匯宇《人生.享受.閱覽室》,將色情的小本書刊置入關美館的閱讀室,原來的閱讀區則移到展區,以作品形式圈圍起來,形成一種翻閱禁忌的正當與公開性,讓習慣新加坡保守國情的何偉明非常激賞。菲律賓的奎松 (Tessa Maria Guazon)的「海的往返、天空的預言」,則以菲律賓一向注重自身民族的自我歷史脈絡,強調策展中對於藝術史的梳理,因此奎松所邀展的藝術家年齡跨度非常大,也看重藝術家對於歷史的爬梳;另一重點則是納入諸多錄像藝術作品,因錄像藝術在菲律賓並非主流,且技術佈展支援不若台灣成熟,台灣的藝術家與佈展技術,讓奎松得以痛快地選擇展覽以錄像表現為主。而這些技術發展的各國差異,也為台灣推銷佈展技術提供了機會與發展空隙。
孟加拉的策展人里皮(Tayeba Begum Lipi)的「回憶錄」,則因其藝術家背景,在選擇藝術家時著重呈現出背後的直覺與感官層面,是視覺效果最好的展示,也凸顯孟加拉缺乏培養藝術行政與專業策展人的生態,而是仰賴藝術家的人脈連結等背景。台灣則是選擇毓繡美術館執行長兼策展人黃翔,其策劃的「你女農我女農」也呈現台灣一般策展不熟悉的面貌。
創造此種「不熟悉」,成為關美館自「亞洲巡弋」到「熱帶氣旋」著力打造的關鍵,那些我們習以為常的台灣藝術家,透過各國策展人的視線呈現出另一種面貌,「原來可以形成這樣的組合與牌局」、「原來這位藝術家可以被這樣理解」,這是在觀看「熱帶氣旋」一展所不斷經歷的慣性被翻轉的過程。高森信男也分享其首次觀看「亞洲巡弋」的震撼,藉由他國策展人的角度,才得以凸顯台灣策展人思考的慣性與盲點,如菲律賓注重藝術史的養成、南亞注重藝術家的直覺性、日本重視精緻度和工藝性等,「這都非台灣主流策展在做的展示,台灣的策展再有差異還是有範圍,他國策展人做出來的展覽邏輯會完全不一樣,能深刻體驗到自己策展視線的窄化和單一,至少面對『亞洲巡弋』,我是被教育到的。」
歷經「亞洲巡弋」到「熱帶氣旋」後,關美館以展示拼湊出亞洲不同區域的策展風格,用展覽來理解各區域策展人挑選藝術家的標準與邏輯,在四個尺幅適中,不致過於龐大的群展之間,更易清晰的比較出策展概念之差異。也因為外國人不同於台灣策展人面對本地藝術家時,在意平衡、地域或背後的人際關係等限制,反而因為中性且客觀的出發點,所有藝術家被看待的起跑點都是一樣的,而有著令人驚奇的展覽效果。
劉玗│名字不為人所知的 於奎松 (Tessa Maria Guazon)策展的「海的往返、天空的預言」 影像裝置 尺寸依場地而定 2017 圖│關渡美術館
要說給誰聽
面對交流的有效性,「亞洲巡弋」與「熱帶氣旋」是以強迫做功課的方式,藉由共同作業將台灣藝文環境小從藝術家,大至國家藝文政策殖入策展人的經驗中。高森信男也列舉去年他帶領很多國際策展人參訪「一座島嶼的可能性—2016台灣美術雙年展」,這檔展覽國內的討論度並不高,但對外國策展人卻是一檔能清晰掌握台灣這兩年當代藝術發展前線的展示,「我們從沒想過這樣整理式的展覽其實具有文化行銷的意義,我們雖然在做台灣的內容,其實是同時在處理國際的關係。」面對交流的展示策略,他建議類似的展覽,「要想清楚為何要爬梳,以及爬梳的意義為何?或是這檔展覽的觀眾群是鎖定誰?展覽到底要說給誰聽?你的長線和短線預期目標為何?而許多展示都缺乏對以上環節的考量。」台灣因長期欠缺藝術史式的整理展示,對於外國策展人要入手是相當不利的,「要提供平台讓策展人能看到整個脈絡,而非個別藝術家的表現,他們才能思考台灣在全球的藝術脈絡中,他們能以怎樣的視野來切入。」
在關美館內部的工作區,圍著一張小桌子訪談的五、六個人,已是這檔展覽核心的工作人員,如此精巧的團隊卻製造出少數在一檔展示中,能如此聚焦討論、辯證多樣的策展策略、風格與技巧,這些縝密、靈活的國際交流戰略,也促使關美館近年成為關注亞洲策展脈絡與實踐,至為重要的節點。
張玉音(Yu-Yin Chang)( 341篇 )追蹤作者
現為恆成紙業內容品牌野点(nodate)總監,從藝文網路媒體再度回返紙質與內容生產的實驗。熟悉台灣藝文生態產業結構,並關注跨文化圈的共通困境,致力編輯感官內容的閱讀體驗。近期埋首爬梳台灣刺青產業歷史,前中年的興趣是步行、茶道和花藝。
策畫專題〈為何我們逃不出過勞?藝術行政職災自救手冊〉曾獲金鼎獎專題報導獎。曾任「典藏ARTouch」總編輯、Podcast節目「ARTbience藝術環境音」製作統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