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代起,光影藝術就在阿姆斯特丹等歐洲大城市的公共場所佔據了重要的地位。隨著LED燈、高階投影設備及科技產品的不斷革新,也進一步推動著藝術家們使用「光」作為戶外公共空間與室內博物館、美術館展示的媒材。近20年來,不少城市將光影藝術視為一種吸引遊客和重新連結居民的新方式,結合在地特色,進一步發展出光影藝術節這類型的都市慶典。這樣的趨勢在全球遍地開花,無論是巴黎白晝之夜(Nuit Blanche)、繽紛雪梨(Vivid Sydney)燈光藝術節、阿姆斯特丹燈光節(Amsterdam Light Festival)、柏林燈光藝術節(Berlin Festival of Lights)等等,就連台灣也不例外。
台灣各縣市此起彼落、競相舉辦起與光有關的藝術節,例如:龍崎光節空山祭、寶藏巖光節、新竹光臨藝術節、台北白晝之夜,2020年更配合中央政策以「燈節2.0」為概念,推出「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以下簡稱光影節),由2004年起推動多項國際科技藝術創作計畫且以藝術向下紮根為使命的國立臺灣美術館(以下簡稱國美館)主辦。根據國美館光影節的新聞稿:「期待光影藝術節能夠成為臺中的特色、臺灣的特色,更進一步能讓國際透過光影藝術節認識不同面向的臺灣」、「帶來城市光譜改變外也建立觀光品牌,並期待能夠帶動地區的發展」,特別指出了光影節要帶動地區,以及成為台中特色,甚至是台灣特色的宏大目標。
不過,已連續舉辦兩年的光影節是否有離它的理想近了一步?又知名的國外光影藝術節是如何形塑自我成功模式?本篇筆者將以阿姆斯特丹燈光節為例,探討他國燈光節的案例可以為試圖建立台灣特色的光影節帶來什麼樣啟發?
歐洲第一的阿姆斯特丹燈光節
位於荷蘭的阿姆斯特丹燈光節自2012年起開辦至今,逐漸成為具有國際水準的大型藝術活動,被列為世界十大光影藝術節,2014年英國《衛報》(The Guardian)更譽之為歐洲光影藝術節第一名,活動時間為每年11月下旬至隔年1月中之間,特別選在夜晚較長的冬季,由專責基金會承辦,經費來自阿姆斯特丹地方政府、相關文化機構和企業贊助,以及群眾募資。
其官網上願景開宗明義地表示了提高文化近用、鼓勵觀眾參與,以及正視當代社會議題與挑戰。同時,由於冬季濕冷為荷蘭旅遊淡季,阿姆斯特丹燈光節也期以光影藝術串連城市地景,連結特色運河、歷史建築、街道、博物館等,鼓勵遊客重新發現阿姆斯特丹的美,促進地方觀光經濟,並展現該市公共空間的視覺多樣性與獨特魅力。根據《Statista》的統計數據,阿姆斯特丹燈光節在2017年至2019年期間,每年約有90萬人參加,是荷蘭參加人數第二高的藝文活動。事實上,阿姆斯特丹燈光節的高人氣和成功,並非是偶然,而是來自它打造阿姆斯特丹為全球光影藝術重心的企圖與高度緊密的社群鏈結。
全球光影藝術匯聚之地
阿姆斯特丹燈光節除了主動邀請知名藝術家參展外,更多是向全球公開徵件,平均每年超過600位藝術家參加並提交作品概念,成為世界各地優秀光影藝術家的角逐之地。
從最初構想到最終展示,大約花費15個月籌備,邀請全球有志者一同腦力激盪,提供他們認為最符合當年度主題的作品概念,經專業評審團隊從兩輪的選拔中挑選出約30件的作品,並在接下來為期八個月的製作階段,與這些藝術家們緊密合作。由專業指導協助作品順利進入開發和製作階段,包含當地天候(降雨、降雪)影響之技術諮詢、新科技設備使用及路線設置建議……,以利作品能符合展出基地狀況,並完美呈現給到訪觀眾。
當屆燈光節結束後,展出作品並非全部收存於典藏庫房,而是由阿姆斯特丹燈光節基金會轄下的單位Light Art Collection管理,並為這些作品媒合其他展出機會,例如:入選第八屆阿姆斯特丹燈光節的臺灣藝術團隊「有用主張UxU Studio」其作品《DESIRE》就移師倫敦「冬季光之季(Winter Lights)」展出。此外,除了國際移展,Light Art Collection也會與阿姆斯特丹當地政府、建商和相關機構合作,讓部分作品成為阿姆斯特丹市的公共藝術,來延續作品與其基地的故事。阿姆斯特丹燈光節持續讓作品在不同地方啟發人們、提高能見度的做法,部份激勵了有興趣的藝術家全力參加徵選,也吸引了眾多高質量的藝術作品匯聚一堂,進一步鞏固了該燈光節的品質、聲譽及國際地位。
居民遊客都重要的社群參與
除了與藝術家緊密合作,阿姆斯特丹燈光節也積極推動社群參與,以呼應它提高文化近用、鼓勵觀眾參與的願景。首先,為了延續每年的精彩展出,到訪遊客與在地居民都能共同票選當年度最喜歡的六件作品,讓這些作品有機會於下一屆燈光節再次展出。民眾如果覺得活動有可以改進的地方,也可以透過意見信箱提供給主辦單位,作為下次調整的方向,以年年提升活動服務品質,同時讓觀眾有表達自我意見的管道。
另外,為了讓居民有更具體的參與感,進而認同此地方盛會,主辦方會寄發給居民專屬的活動海報及燈光節電子報,並舉辦座談進行意見交流,像是討論燈光節參觀路線、降低遊客影響鄰近住家的情形等,透過溝通共同解決交通限制與路線規劃衍生的問題,重視外來遊客的同時,也兼顧在地居民的感受。
向下紮根的光影藝術與永續發展
值得留意的是,阿姆斯特丹燈光節十分重視光影藝術的人才培育,範圍涵蓋當地高等教育、基礎教育、博物館及藝文機構的橫向合作。每年有30多所當地小學及超過600名的小學生參與其教育計畫,利用各種課程與講座讓小學生瞭解「光」作為一種藝術形式的有關知識,並且在各年度參展藝術家的指導之下,小學生們將與藝術團隊一同完成即將展出的作品,親身體會作品的意涵。每個班級都能出席燈光節為他們特別準備的作品預展,讓燈光節成為孩童生活與學習的一部份,亦從小培養對光影藝術的美學鑑賞。
不僅如此,阿姆斯特丹燈光節也積極與博物館及高等學府建立夥伴關係,協助校園孩童深入探討每一年的燈光節主題,將光影藝術、科學與教育緊密結合,讓孩童在認識光影藝術之外,也能動手玩科學,並思索當前全球自然與社會所面臨的挑戰,如何從生活中落實改善與因應。
以第八屆阿姆斯特丹燈光節的藝術團體Stichting Nieuwe Helden作品《The Water We Breathe》,及藝術家Tom Biddulph和Barbara Ryan作品《Surface Tension》為例,前者與阿姆斯特丹地區的650名小學生、科技微生物博物館(Micropia)、阿姆斯特丹大學(University of Amsterdam)共同合作,讓孩童從取自阿姆斯特丹各水域的水經由簡易實驗操作,了解微生物與含氧量的關係,明白生物呼吸的氧氣超過一半是來自水中的藻類與微生物,傳達水生態的污染與破壞會直接衝擊人們的生存。後者則是與荷蘭海事博物館(The National Maritime Museum)有關極端氣候的特展連結,探討海平面上升、全球暖化的議題,並且透過講座與現場參觀作品,與孩童一起反思,氣候變遷對身為低地國的荷蘭會帶來什麼樣的破壞性影響。兩者皆成功與當年的燈光節主題「DISRUPT」相互呼應,亦達到了社群參與和教育推廣的效益,進一步在國際化的阿姆斯特丹燈光節品牌之下,看見荷蘭的特色、創意與創造力,甚至是對燈光節永續經營、人才培育及發揮社會責任所做的努力。
自體發光的體質與考驗
反觀目標帶動地區,成為台中特色與台灣特色的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這兩屆參展作品件數皆為八件,以邀請特定藝術家的方式辦理,約一半來自國外藝術家;只是,是否這樣就能稱之為「國際」?又僅是在國美館戶外園區展出的作品,是否就能成功打造出台中特色,甚至是台灣特色?當國美館承辦的光影節試圖成為亞洲光影藝術的明珠,雄心勃勃地斥資打造吸睛搶眼的互動式及沉浸式藝術時,又為台灣在地的光影藝術及地方社群創造了哪些實質意義與成果?
然而,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期許成為世界光影藝術家交流重要平台的光影節,以政府標案的形式向外委託辦理,第一屆活動於2020年1月18日開始,卻在活動前不到兩個月,2019年11月28日才完成決標履約;又第二屆活動於2021年2月26日開幕,也僅在2020年10月28日甫才決標,四個月內要籌備並辦理一項千萬預算的「國際」案件,從確立主題、找尋合作藝術家,到場地佈置與執行系列活動,國美館雖富有辦理多次國際展演的經驗,且鎖定展出享有聲譽的藝術家作品;但是,如此倉促的辦理時間,是否能真正達到光影節預期的效益?
國美館作為「致力於多樣性主題規劃特展與藝術教育推廣活動」的台灣美術龍頭,雖光影節比照慣例辦理學術交流論壇,然而,社群參與程度及光影藝術推廣的深度與廣度明顯不足,更遑論要提升民眾藝術鑑賞能力與促進相關知識流動。依照國美館現階段的辦理模式,僅能說建立了公式化的藝術節與上至下的線性宣導,「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應該還能有更多的可能與發展。
打造屬於台灣特色的光
光影節為人們帶來了新的藝術體驗,在近年受到各地城市的歡迎與喜愛,它將夜晚的公共場所與自然環境交織在一起,重塑人們感知周遭既有事物的方式,進一步提高觀眾關注作品背後內涵的機會。光影節不只是一場感官的盛宴,也是一場藝術、公共空間與社會議題的辯論。
本文提出一系列的詰問,並非表示國外的月亮比較圓,也並非是要台灣複製國外成功案例,拿著他人處方來處理自身問題,而是希望能拋磚引玉一同反思臺灣國際光影節如何真正具有台灣特色。光影節若僅是把符合主題的光影藝術作品齊聚到戶外一併展示,那將與一般的主題特展並無二致,縱然改了名稱換了地點,也只是換湯不換藥。從阿姆斯特丹燈光節的案例可見,光影節能帶動地區發展,也能成為地方特色,更能作為社群參與的一種形式,其所觸及的社會性與影響力,遠大於展示、娛樂與經濟利益。因此,尚在蓄積能量的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可以做得更好,也有能力可以做得更好。
參考資料:
國立臺灣美術館,〈2020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正式開展 光影敘事之嶄新里程(新聞稿)〉,2020,取自:https://reurl.cc/qmAdLE
國立臺灣美術館,〈國美館「2021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以黑暗之光照亮希望 (新聞稿)〉,2021,取自:https://reurl.cc/qmAdrE
Amsterdam Light Festival. 2021. Available at: https://amsterdamlightfestival.com/en/
Carlos Estrada Grajales, Peta Mitchell, Glenda Amayo-Caldwell, and Richard Yang, Projecting The New World City: The City As Spectacle In An Urban Light Festival, MediaCity 5, University of Plymouth, 2015.
Elizabeth Evitts Dickinson,“Illuminated Economics”, ARCHTECT, 2017, https://reurl.cc/GdyVjW
Christopher Beanland, “Europe’s Top 10 Light Art Festivals”, The Guardian, 2014. https://reurl.cc/OX31mD
The Statista, “Number of Visitors to the Amsterdam Light Festival in the Netherlands From 2013 to 2019”, 2021, https://is.gd/dcAeX9
Jen Thomas, “Bright Idea: A Festival Project Team Helped Residents and Tourists See Amsterdam in a Different Light”, PM Network, 33(2019), 6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