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文化內容策進院董事會決議通過,邀請作家胡晴舫擔任文策院首任院長。當時文策院董事長丁曉菁表示,「盼借重胡晴舫的國際文化與創投經歷,以及對國際大都會文化市場趨勢的敏銳度,掌握國際行銷策略,也推動台灣文化品牌國際化,協助文化內容產業茁壯。」
然而在文策院剛舉辦「TCCF創意內容大會」正式落幕後,擔任文策院院長15個月的胡晴舫,卻在臉書正式宣布卸下文策院院長職務。她於公開發表的文中表示,「作為一名台灣出身的創作者,我不斷被問,什麼是台灣的故事。」,她肯定台灣給予她最大的寫作自由,無需閃避、躲藏,「當海風帶來世界各地的文化種籽,長出獨一無二的台灣文化,這塊土地所孕育的創作能量同樣準備好了隨風飛向地球八方。」
她也回憶2016年夏天接下香港光華中心主任一職,從異鄉人的角度回望台灣,當時便能清楚辨識台灣創作能量的光亮,更利用自身漂泊的生命經驗,摸索國際的思路,盡力推介花樣的台灣作品,讓世人看見台灣集體經過不同歷史陣痛與社會磨難所共同努力淬煉出來的美麗果實。
回顧胡晴舫的經歷,不但是華文文壇知名作家,也曾加入香港創投公司的事業開發部門,負責擬定、評估與執行部分新項目,後來被上市公司媒體集團延攬,成為雜誌部門總監,負責研發商機,媒合各界合作。這些海外推廣台灣文化的實戰經歷,加上之前創投公司的工作經驗,使她思考台灣文化如何從內到外、從孵化生產到市場推廣,打造一套完整的產業生態系,直接與世界接軌。
胡晴舫正式受邀擔任首任文策院院長後,她表示明白這份工作實難不易,任務極為艱鉅,但也深知,如果文策院成功了,十年後的台灣,除了高科技之外,將擁有另一支亮眼的全球競爭型產業─文化內容產業,為台灣在未來的世界版圖佔據一個關鍵位置。
基於這項理念,她接下了這個重任。但當她進入文策院,難題千頭萬緒,也有許多人不看好台灣的文化實力之類云云,但她總是回答,「這個時代的台灣人想要拼一拼,拼過總比完全沒拼過好,而若想要日後的榮景,我們總是要從哪裡開始,就現在開始吧。」
她最後點出依然相信,「金融」與「國際」為文策院目標的兩個關鍵詞,與藝文補助路線有別之處,投融資乃是文策院助攻產業的方式,借用國際展會與市場展為舞台,連結國外產業界合作、合資,終究為了提升台流的全球市場佔有率。她最後在公開發文表示,「這一年多來,我看見文策院同仁們的夙夜匪懈,我也明白我們必須承擔許多批評,挽起袖子做實事確實不易,但這是一條漫長卻有意義的旅程。」
面對上任15個月就夭折的首任院長,文策院後續接任的院長人選,以及是否能實際擴大內容產業的產值與國際能見度等策略擬定,仍持續考驗文策院現在與未來的領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