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世界正在認識網際網路為何物的時代,台灣誕生了「藝立協」(Elixus),一個去中心的組織,全名為「藝術家獨立協會」。這個「非法人」組織既非由專業藝術家組成,更不是一個協會,但卻對台灣網路文明發展史影響深遠,包含命名了「部落格」三個字的中譯名,將Blog文化引進台灣,為每一名網路使用者的發言創造應許之地。本文與數位曾經的藝立協成員訪談,重新梳理20年前網際網路發軔的年代,網路為網絡社會(Network society)帶來的影響與衍生的創作形式。
網際網路剛出現的時代,世界各地的參與者如何把玩這樣一個新媒體,開發者、倡議者或藝術家看見了什麼?除了我們早已視為日常的網路服務商巨頭(如Meta, Apple, Google),開源、多元、叛逆的文化是否存在,不同地區是否演化出類似的思維?這些人如今在哪裏?或許我們可以回到90年代末期,重新關注網路的本質。
網絡社群由一群互相聯繫的人組成,他們以討論、遊戲或其他形式雙向互動。人們投入時間和精...
您已經是會員?登入
免費加入會員,閱讀專屬藝文報導
Tags
黃豆泥( 25篇 )追蹤作者
分散自治與數位主權探求者,白天於公部門服務,晚上為FAB DAO與Volume DAO成員,曾以《百岳計畫》(Project %)參與2022年林茲電子藝術節,並規劃北師美術館《Kng DAO》(2022)、台北國際藝術村《鏈上駐村》(2022, 2023)。嚮往制度設計與新興科技的撞擊,正在尋找有別於電馭極權與財閥亂鬥的第三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