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遇見」差異,「看見」相似——在林茲電子藝術節了解彼此,想像文化與科技交會的未來

「遇見」差異,「看見」相似——在林茲電子藝術節了解彼此,想像文化與科技交會的未來

Coming Across Differences, Seeing Similarities - Getting to Know Each Other and Imagining the Future of Cultural and Technological Encounters at Ars Electronica Festival

藝術、科技、社會三大關鍵字,在尚未出現所謂「數位化」概念之時,便成為「林茲電子藝術節」探討未來社會的核心主軸。談到今日的林茲電子藝術中心有何突出之處?營運長Martin Honzik認為,民眾不是來「參觀」的,而是一窺社會未來面對的情況、個人可能處境以及理解如何扭轉複雜的未來。部分藝術機構長期習慣與「同一群人」對話,但藝術本該回應時代,藝術機構也應與時俱進並調整工作模式與工作對象。

提出知名『鏡中自我』(Looking glass self)理論的社會學家Charles Horton Cooley認為,『我』並非天生遺傳,而是藉由與外界不斷互動,如同一面鏡子般,慢慢長出『我』的樣貌。而觀看藝術展覽時,它就像一場讓不同時空、不同理念、不同領域的人事物彼此『相遇』的場域。我們能從中看到彼此的矛盾、差異,也從中看到彼此的相似,進而更理解對方,也更了解『我』

林茲電子藝術中心的常設展探討著幾十年來的AI、神經和生物科學等發展研究,不分老少都沉浸其中,思考未來的生活。(文策院提供)

對藝術圈來說,擁有超過40年歷史的林茲電子藝術節早就赫赫有名。疫情之前,為期五天的展會平均造訪人次超過10萬,訪客來自全球70個國家,這之中除了有近2000位藝術家,還有科學家、技術人、設計師與企業家等各領域人士。

更令人印象深刻的,它不只是專業藝術、科技、設計工作者匯聚的展會,還是求才者與求職者彼此「相遇」的場域。

當歐洲在後疫情時代面臨缺工之際,不少當地徵才單位、求職民眾也來到這裡,一起了解未來可能潛在工作機會,以及自己未來可能的工作內容與生活樣貌。這樣的現象,就連林茲電子藝術節營運長Martin Honzik都感到不可思議。

如果五年前告訴我,藝術節現場會有許多失業民眾參加,我會難以想像;但現在看到求職者與徵才者『一起出現』,代表藝術節這個場域,能讓大家同樣以『人』(Human)的角度來思考、討論與自己息息相關的未來。

——林茲電子藝術節營運長Martin Honzik
林茲電子藝術節營運長Martin Honzik。(文策院提供)

為什麼讓當地民眾以「人」的角度思考科技藝術,對林茲電子藝術中心(Ars Electronica Center)來說如此重要?Martin Honzik指出,社會的任何改變或轉型都是由下而上(Bottom-up)、從基層開始慢慢發酵;而每個人的改變初衷,也都是從自己周邊需求出發,進而匯聚成強大力量。

「藝術家也是人,同樣為人子女、為人父母,同樣有自己的生活與需求。我們希望在藝術節裡創造各種不同的相遇、不同的邂逅,進而讓大家發現——即使你我來自不同文化或領域,但大家都面臨相同的問題。」

所有的改變動力,都來自與個人息息相關的日常生活。雖然疫情一度分化社會,但藝術能讓不同人在此連結、相遇,從中看見彼此的矛盾、差異,並透過相較緩慢、卻能集體充分討論與折衷的過程,進而更理解對方,也更了解「我」。

一、當科技與藝術是人的延伸,就能帶人一窺未來

​​是否好奇,為何每一張CD光碟片能錄製的音樂時間最長為74分42秒?

被譽為「CD之父」的日本索尼(Sony)前社長大賀典雄,踏入音樂科技產業前曾是專業聲樂家。當年他與飛利浦(PHILIPS)合作研發CD時,堅持一張CD要能錄製74分42秒,原因是——這才能完整收錄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不必聽到一半還得換片。

對大賀典雄來說,CD不只是儲存音樂的科技,更是能藉由「延伸」其聽覺感官,進而讓當代樂迷跨越時空,與數百年前音樂大師彼此「相遇」的載具。

台灣藝術家鄭先喻獲2023年林茲電子藝術節S+T+ARTS PRIZE提名的作品《這可能是你(It Could Be You)》現場展出照(文策院提供)

而採訪Martin Honzik時,他提出的藝術節理念也恰巧與前述不謀而合:「我們認為科技是從人類大腦、思考或心理所『延伸』(extension)出來的東西。它並非隔絕於文化之外,反而延伸自我文化;而藝術節要做的,就是呈現那些讓整體地球村更加有趣、多元的『個人』(Individual)差異。」

1979年,身為奧地利第三大城、位於多瑙河上游的林茲市(Linz),當年還是歐洲鋼鐵重鎮,與世界各地的工業城市同樣面臨嚴重污染問題。當時,兩位音樂人、一位記者與一位科學家暨科幻小說家等四位共同創辦人雖然認為,應該透過創新協助林茲從「工業城市」轉型為「文化城市」,但奧地利的文化藝術活動百百種,如果只是仿效其他城市打造歌劇院或演奏廳,該如何真正傳達林茲特色?

那一年,全世界第一台個人電腦Kenbak-1剛推出不久,全球資訊網(WWW)也尚未問世;儘管如此,強調自動化的「電子化」(Electrification)早已推動當時的產業與社會快速變遷,影響程度與現今的數位革命不相上下,也讓科幻小說家們寫出一篇篇描繪人類如何被高科技控制的「賽博龐克」(Cyberpunk)故事。創辦人們因而達成共識:「如果要關注文化,科技就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於是,「藝術、科技與社會」這三大關鍵字,在將近半世紀前、尚未出現所謂「數位化」(Digitalization)概念之時,便以領先者之姿,在「不為藝術而藝術、也不為科技而科技」的跨領域架構下,成為林茲電子藝術節探討未來社會的核心主軸。

只是,藝術本就走在時代最前端,而隨著近年新技術取得成本降低,藝術家也愈來愈擅長應用各類新媒材傳達前衛理念;既然如此,相較於其他藝術組織或機構,今天的林茲電子藝術中心有何突出之處?

從Martin Honzik對人與科技關係的定義來思考,或許就可以理解,這個歷史悠久的盛會不僅能匯聚全球各地藝術家、科學家、技術人、設計師、開發商以及企業家們,也能同時吸引求才單位、求職者們前來一探究竟的原因。

民眾不是來『參觀』的,而是一窺社會未來面對的情況、個人可能處境以及理解如何扭轉複雜的未來。

Martin Honzik指出,部分藝術機構長期習慣與「同一群人」對話,但藝術本該回應時代,藝術機構也應與時俱進並調整工作模式與工作對象。

換言之,林茲電子藝術中心不只是展示前衛藝術而已,還透過更親民、更具故事性也更批判的藝術作品,為廣大群眾整理、消化外界資訊,讓他們能在這個場域與各種差異「相遇」,幫助自己在變動快速的複雜世局下,提前「找到」未來的可能生活方式。

新興科技如Web3如何應用於文化創意、探討公共社會議題?《百岳計畫》這件作品趁著台灣的NFT熱潮帶起話題,也帶給歐洲民眾新的反思。(文策院提供)

二、科技產品的研發就算失敗,也是一種成功

它除了是大眾對話的重要場域,還是跨國科技業者在研發、應用新技術或產品正式發布前,透過科技藝術進行「人機互動」(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實驗,進而與人文、社會等跨領域知識「相遇」的關鍵平台。

2015年9月初的林茲電子藝術節上,Mercedes-Benz旗下自駕車款F 015現身繞行林茲市一圈。這是F 015繼2015年初於美國消費性電子展(CES)首次登台後,第四次對外公開亮相。

那時候,再過短短兩個禮拜,全球五大車展之一的法蘭克福車展(今德國國際車展[IAA]前身)就要開幕了;但F 015在歐洲的處女秀卻選擇了林茲電子藝術節,主因是——林茲電子藝術中心是Mercedes-Benz研發自駕車系統時,協助他們改善人機互動的關鍵「最後一哩」(Last mile)。

日常生活裡,人類運用新科技前會試著了解它能做什麼?該如何有效運用?但面對自駕車時,思考模式卻得反過來——汽車得去了解人類在做什麼?想做什麼?

為了讓自駕車上路時能順利判斷周遭環境,今天各大車廠都絞盡腦汁投入研發自駕車的「眼睛」。只是,無論它們的「眼睛」是採用AI相機視覺或光學雷達感測器(LiDAR),一旦進入複雜的真實日常通車道路,皆比不上人類的快速溝通模式——用路人之間只要彼此對視,就能從對方姿勢、眼神或動作接收到無聲訊息,並在短短1毫秒內,判斷彼此接下來的用路行為。

正因為理解人類與汽車互動如此複雜,於是,Mercedes-Benz在自駕車系統研發後期,帶著上述疑問專程造訪林茲電子藝術中心,與專業科技藝術工作者運用旗下沉浸式空間Deep Space 8K來共同研究、解決人機互動議題。這段與藝術跨領域合作進而改善科技產品的經驗,也讓Mercedes-Benz後來順利推出當今最先進的自駕車系統之一。

林茲電子藝術中心國際跨域合作統籌Laura Welzenbach於2023年TCCF期間應邀開設工作坊「實驗共創現場:跨域工作心法」。(文策院提供)

不過,「藝術、科技與社會」三者的相遇並非總是成功,但即使偶爾研發「失敗」了,科技業者依舊獲得更寶貴的「成功」經驗。如同林茲電子藝術中心官網所寫,這不僅能讓業者理解「該做什麼」(What we do),也能理解「不該做什麼」(What we don’t do)。

誕生於2000年的日本企業本田(HONDA)人型機器人Asimo,甫「出道」就成為媒體寵兒,曾在紐約證券交易所為股市開盤按鈴,也曾擔任底特律交響樂團指揮。雖然Asimo能跑跳、能握手、能講話,但一直都難以商業化,無法順利應用於照護、接待或送餐等服務。

後來,Asimo研發團隊與林茲電子藝術中心攜手合作,利用旗下藝術資源進行社會學實驗(Sociological research)。三個月後,該團隊核心工程師從實驗結果得出結論:Asimo機器人計畫應該中止。

2018年6月,本田正式宣佈停止Asimo機器人研發計畫;2022年3月,Asimo機器人正式退役,離開鎂光燈匯聚的舞台。雖然合作研發計畫失敗了,但Martin Honzik認為,這反而是雙方合作的「成功」之處。

他至今都還記得,第一次看見Asimo時,這個身高約130公分的機器人主動走近、伸手打招呼並自我介紹;但Martin Honzik開心回應後,卻只得到對方重複10遍的同樣內容。那一刻便明白,雖然Asimo由頂尖技術打造而成,卻是個無法與人互動的「炫技型」明星產品。

「這代表忘了科技研發的最基本精神,忘了思考——科技的角色是要服務人類,抑或相反?如果把科技置於人之上,或讓科技凌駕於人性,那將發生許多意料之外的危險後果。」

林茲電子藝術節營運長Martin Honzik於2022年TCCF期間向台灣產業人士介紹林茲電子藝術節。(文策院提供)

Asimo失敗了。但對本田來說,則從與林茲電子藝術中心的合作過程裡獲得「不該做什麼」的珍貴經驗;而Asimo身上採用的各類技術,也讓本田能站在Asimo基礎上,汲取來自藝術、科技與社會的跨領域經驗,將其AI人工智慧、感測器與步行技術分別應用於自駕車與物理治療領域,以更貼近人類需求的方式,使Asimo「永生」。

三、跨域合作,能相互激發解方、突破限制

那麼,要如何在相遇的過程裡,如同前述所提的跨領域成功案例一樣,真正放下彼此歧見並拉近雙方距離?解法是——對合作夥伴打從心裡感到有興趣、感到好奇。

每週一,林茲市的醫學院固定來到Deep Space 8K。醫學生們戴著3D眼鏡,聽著教授透過電影模擬軟體結合真人電腦斷層、X光掃描影像等真實人體資料,上起一堂既立體又真實的人體構造解說課。這樣的講課方式,歷時至今已超過五年。

此外,當地醫療機構也運用Deep Sapce 8K的電腦模擬圖像,在進行心臟手術前向病患說明開刀原因、手術步驟;開刀過程中,手術畫面也即時回傳,讓病患家屬可以在Deep Sapce 8K觀看親人的完整手術過程。就連當時躺在手術台上的病患本人,也能在痊癒後回到Deep Sapce 8K,重新「複習」自己身體當初進行手術的過程。

而這些影像資料,也都在日後成為Deep Sapce 8K的「固定節目」,讓充滿好奇、但未受過專業醫療訓練的一般民眾也能看懂人體構造、看懂手術內容,拉近醫療專業與普羅大眾的距離,進而改善未來醫病溝通關係。

雖然一度受藝術界質疑「為何大量投入科學」,但林茲電子藝術中心一直以同樣定位對外溝通——它是藝術、科技、設計等領域的「觸媒」(Catalyst),雖然會催化外在狀態變化,但各知識領域的核心價值依舊保持不變。

這也讓藝術圈產生變化,開始善用科技拉近藝術與民眾的距離。過去,多半由林茲電子藝術中心接洽傳統藝術機構;現在,這些機構經常主動上門拜訪,希望運用Deep Space 8K等沉浸式技術來突破藝術品展示的限制。

於是,以前大家得隔著展示櫃、隔著一道保護界線,才能觀賞那彷彿遙不可及的珍貴原作;現在藉由高達10億像素解析度的「數位之眼」(The eyes of digital),民眾可以幾乎「貼」在藝術作品上,清楚看到其中的每一筆、每一畫細節。

台灣藝術家張晏慈與工研院合作,作品《幻象複本2.0》於2023年林茲電子藝術節期間,於新主教座堂(Mariendom)舞者精采演出。(攝影/tom mesic,Ars Electronica提供)

從最初只專注於小眾、前衛藝術社群,林茲電子藝術節發展至今,已突破原有藩籬,不僅擁有全球藝術、科技與社會的完整生態系,也催生當地藝術大學與應用科技大學陸續成立數位或新媒體相關科系。林茲市更在2014年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媒體藝術城(UNESCO City of Media Arts),讓這座人口僅25萬的小城,每年吸引高達25萬名訪客。

這個全球最具代表性、歷史最悠久的科技藝術展會,即使合作範圍橫跨各大領域,合作對象也來自世界各地不同文化與國家,但它之所以能在進行各種跨界時,與合作夥伴們維持緊密、長久合作關係,背後關鍵來自坦率的「好奇心」。

合作時,不能只從我們的觀點或西方觀點去尋求合作議題,而要『對夥伴保持好奇心』(Be curious to your partners)。多花點時間,了解彼此所關心議題是什麼。

Martin Honzik在採訪時不斷提醒,雙方得認知到彼此都有責任,共同找出足以長久進行的合作方式,才能避免落入百年前歐洲國家曾強勢企圖「同化」(Assimilation)另一方的殖民主義心態。

文策院從2021年便與林茲電子藝術中心交流,今年雙方也將在臺灣合辦開設課程與工作坊。文策院觀察,雖然林茲電子藝術節一開始並非是為了提倡數位化,但與各大領域、各個組織協作至今,他們早已發展出一套與藝術界、科技界以及新媒體界的專業溝通方式。

舉例來說,林茲電子藝術中心關注作品如何藉由表達藝術概念、傳達藝術節立場來對社會做出具體改變;文策院作為推動台灣「文化科技產業化」的推手,除了在乎作品藝術價值及社會影響力,也同樣關切作品能否帶來產業永續與變革發展。雙方合作時,並非「各退一步」犧牲需求,而是從中找到「能滿足彼此」的平衡。

即使還無法親臨林茲電子藝術節現場,文策院也歡迎文化科技領域的創作者,報名參加文策院與林茲電子藝術中心合辦的「創新工作坊」(Art Thinking program),無論是沉浸式體驗、表演、互動裝置或新興創意,都能與不同產業、不同理念、不同的人事物「相遇」,提出對未來的想像或解方,進而更加理解「我」在未來的可能生活樣貌。

林茲電子藝術中心常設展中的作品探討議題多元,橫跨藝術、社會和科技領域,以不同視角觀看、詮釋和詰問,得到截然不同的啟發(文策院提供)

林茲電子藝術中心「創新工作坊」

報名截止日期:本院公告日起至2024年2月2日

每一申請單位所提報參與工作坊課程之人數上限為2位;提案之件數則限1件。

創新工作坊TAICCAxArs Electronica Art Thinking programe報名系統

翁佩嫆(Heemie Weng)( 1篇 )

內容創作者。曾任科技產業記者多年,專長科技、數位、人文領域。企業文案散見各企業網站。創作請見 heemi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