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他們用表演告訴你……10 Performing Arts must Know(上)

他們用表演告訴你……10 Performing Arts must Know(上)

本月《典藏投資》專題「身體為介」,聚焦行為藝術,藝術家以身體為藝術創作媒介的創作形式。本文選介十件經典行為藝術作品,帶領讀者深度閱讀行為藝術的脈絡與精神。
最受爭議的鋼琴曲/4分33秒 1952
1952年,約翰.凱吉(John Cage)創作的《4分33秒》引起譁然,雖然備受爭議但也最為知名。《4分33秒》是胡士托藝術家協會舉辦的義演曲目單,全曲共3個樂章,由鋼琴家大衛.都鐸(David Tudor)演奏,整整4分33秒過程中,都鐸沒有演奏出任何音符,只有坐在鋼琴前,按下碼錶,輕輕把鋼琴蓋蓋上,研究樂譜,然後維持不動達30秒,再打開琴蓋,盯著碼錶,接著鋼琴家再一次小心蓋上琴蓋,研究樂譜,依舊不動的維持了2分23秒。此時,一陣風吹進穀倉,雨滴聲落在屋頂上。都鐸再一次打開琴蓋,注視碼錶,關上琴蓋,看譜,不動的姿勢維持1分40秒。而台下的觀眾已經按捺不住開始竊竊私語,鋼琴家隨即站起身離開舞台,樂曲方才結束。從上台到起身離開的4分33秒中,舞台上仿如靜止狀態,沒有任何音符,只有周遭環境所製造出來的聲音,如琴蓋開啟蓋上、雨滴聲、觀眾不耐煩的竊竊私語與離席的聲音。
© John Cage
《4分33秒》在當時被視為惡名昭彰之作,帶有濃厚的嘲弄和挑釁的意味,但對當代藝術的影響仍無遠弗屆。凱吉在創作這件作品之前,一直在尋找完美的寂靜,他在因緣際會下在哈佛的房間中找到能夠吸收大量聲波的隔音室,不過後來他發現聲音會在血液的流動和神經系統運作中出現,讓他了解到真實的狀況是:這世界並沒有真正沒有聲音(禪學的「無」)的地方,而所謂的「寂靜」其實是在自己的心中。對凱吉而言,不管在任何環境下所出現的聲音如雜音等,都是表演的一部分,當然這也包括聽眾發出來諸如咳嗽聲、摩擦聲、竊竊私語等。
1912年出生的約翰.凱吉(1912-1992),是美國先鋒派古典音樂作曲家,同時也是電子音樂的先驅,曾拜古典音樂學者荀白克為師,擁有深厚的作曲基礎,1922年因心臟病逝世。關於凱吉在音樂創作上的挑戰不僅止於此,他總是不畏艱難,勇於挑戰藝術的邊界。1940年,他發明「預置音樂」作品,亦即在鋼琴弦上拴上螺絲或橡皮等不同材質的物件來改變鋼琴的音色,藉以探討聲音的可能性,此外他亦以易經為本發展出「機率音樂」,使得作曲者與演奏者不受任何音樂法則的約束,強調音樂表現的偶發性,揚棄了傳統和聲、旋律的音樂語言,約翰.凱吉不論在音樂、表演藝術與觀念藝術上無非是最具影響力的音樂革命開拓者。
© Allan Kaprow
比藝術更有趣的生活/庭院1961
美國藝術家艾倫.卡普羅(Allan Kaprow)之早期之作《庭院》(Yard),被視為「環境藝術」的代表,1961年首次於紐約的Martha Jackson 畫廊的露天雕塑花園中呈現,成為「環境、情景與空間」的一部分,在這個庭院中,除了卡普羅的數百個橡膠汽車輪胎外,還有5個 Barbara Hepworth與Alberto Giacometti的雕塑作品,被包裹在保護性的焦油紙中,觀眾可進到此空間可以自由玩耍、彈跳或爬行,甚至重新改變輪胎的排列位置等,與作品產生互動。卡普羅主張生活比藝術更為有趣,他認為藝術與生活之間的界限應該盡可能保持流暢,或者模糊,在這件作品中可以發現創作者與表演者在特定場所中,共同創造一件藝術品,對卡普羅而言,即興創作和觀眾參與也應該被列入作品之中。《庭院》一作在卡普羅去世前已在很多地方詮釋過10次以上,2009年為了慶祝Hauser & Wirth畫廊開幕,以展覽名稱「Allan Kaprow YARD」再次詮釋。
卡普羅於1927年出生,是偶發藝術的創始者、行為藝術代表藝術家之一,對環境藝術關注甚切,2006年逝世。1950年時值抽象表現主義風行之際,原本是畫家的他發現到「行動」本身比「繪畫」更為重要,於是在1950年中期後專注於理論。1959年他邀請到作曲家約翰.凱吉與藝術家羅森伯格參與一項看似隨意但卻是精心安排的活動,這場表演於紐約的Reuben畫廊發表,此為第一場的偶發藝術作品。《分成六部分的18次偶發事件》(18 Happenings in 6 Parts),以自發性、非線性概念完成,卡普羅設計了6個房間,每個房間有3項行動正在進行,每個行動之間並無關聯性,其中包括正在苦背台詞的表演者,在畫布上作畫的畫家,以及拉小提琴的演奏者,參展的觀眾必須依其指示觀賞並採取行動,作品方才完成。對藝術家而言這些行動皆不具任何意義,全由觀眾自行解讀,而觀眾表現出來的行為或行動也是作品的一部分。卡普羅認為,偶發藝術不是戲劇表演,也不是掛在牆壁上的畫作,但卻可能是生活的任何一種東西,如聲音、行為,甚至是氣味等,而觀眾如何主觀地體驗到空間的變化也是卡普羅對藝術思考的核心訴求。
© Joseph Beuys
諷刺之聲/我喜歡美國,美國也喜歡我  1974
《我喜歡美國,美國也喜歡我》(I Like America and America Likes Me)是德國藝術家約瑟夫.波依斯(Joseph Beuys)於1974年完成的作品,此作是對美國當代藝術霸權提出抗議,同時藉此表達對原住民不公待遇的發聲,極具諷刺性。這場行動藝術在美國畫廊空間展開,被毛氈包裹的波依斯飛往美國,因患有疾病直接被救護車載到紐約的RenéBlock Gallery,波依斯與野生的土狼被關在一起3天。到了第3天,土狼已經習慣波依斯的存在,互動過程從防衛到和平相處,學會彼此共享空間。3天後,波依斯再一次被帶到擔架上,直接由救護車送到機場,飛回德國。自始至終他沒有看過除了土狼以外其他有關與美國相關的人事物。
以人智學,社會雕塑聞名的波依斯,是德國最具影響力的藝術家之一,主要的創作形式包括行為藝術、偶發藝術等。波依斯的藝術主張是「人人都是藝術家」,他認為每個人都具有藝術創作的潛能,同時他也認為日常生活中的素材都能夠表達創作理念,因此他挑選了習以為常的毛氈、油脂等材料創作。波依斯的創作靈感大多源於童年與生活的經驗,尤其在二次世界大戰年前的軍旅生活。1940年,他應德國空軍號召,擔任轟炸機領航員。1943年至1944年間,他被俄羅斯砲彈攻擊,幸運地被韃靼人救出,這些原住民用當地的動物脂肪、毛毯讓他保暖,把他從死亡邊緣救回。這次的經歷成為波依斯創作的核心,戰後他進入德國杜塞夫藝術學院(Dusseldorf Academy of Art)研究雕塑,並且擔任杜塞夫藝術學院的教授,但因僵化的體制與之不合被迫離開。
© Joseph Beuys
在波依斯重要代表作包括《如何解讀圖片中的死亡野兔》(1965),以及晚年的大型計畫《7000棵橡樹》。1981年,他在第7屆的卡塞爾文件展提出《7000棵橡樹》計畫,在卡塞爾美術館前廣場擺放成堆的玄武岩,形成一個三角形的山頭,並在其上種植第一棵橡樹,且聲稱如果不持續在卡塞爾城市裡種植一棵棵的橡樹,這些巨石將不會被移走。有趣的是,這項計畫起初對當地政府與居民造成莫大的困擾,但卻意外的啟動了卡塞爾城市的環境美化計畫,愈來愈多人加入陣容,改寫了卡塞爾城市的風貌。5年後,第8屆卡塞爾文件展波依斯的兒子種下了第7000棵橡樹,只可惜的是,波依斯沒有機會親眼目睹計畫的完成,於1986年因心臟病逝世於荷蘭,但他所發揮的影響力卻是令人難以忘懷,如今卡塞爾城市已種植了超過2萬棵樹木,成為名符其實的森林城市。
© Chris Burden
驚世駭俗的挑動/Trans-fixed  1974
美國藝術家克里斯.布登(Chris Burden)總是以驚世駭俗的手法撼動觀者的神經,其中最受矚目的莫過於1974年的作品《Trans-fixed》。他用釘子把自己的雙手釘在福斯汽車的引擎蓋上,並以呈現十字的姿態躺在其上,接著發動引擎持續2分鐘,再將車子推回車庫,結束表演。這場行為表演除了當時留下來的紀錄外,我們亦可從布登雙手的釘痕見證了他為藝術而做的駭人之舉,這次行為表演花了他將近一個月的時間才逐漸康復。布登喜以挑戰身體極限來引起大眾的注意。對他而言,自己就是雕塑作品,他的工具就是身體。他利用身體測量與塑造藝術,乃至探索世界,即便是多麼危險的行為都勇於嘗試。他的表演作品充滿危險的特質。
1971年,布登完成他的第一件行為作品《置物櫃的五天》(Five Day Locker Piece),當時他還是加利佛尼亞大學碩士生。在這件行為作品中,布登帶著5加侖的水把自己鎖在第5號的置物櫃裡生活了5天。當時他的妻子就睡在置物櫃外的地板上。不過真正讓布登引起關注的是1971年11月的驚人行動。在作品《射擊》(shoot)中布登面對著裝滿子彈的步槍,槍聲一響起,子彈劃過他的臂膀,宛如自我毀滅的情景震撼了大眾,這場表演讓他成為關注的焦點,布登後來也對此行動發表堅定的聲音:「我希望自己被認真看待為一位藝術家……。」
這場行動也意外的帶來政治影響力,在1970年代「拍攝」本身是極受歡迎的表演方式,布登讓自己成為鎂光燈下的焦點,透過影像傳達的力量,觀眾開始擔心布登是否能活下去,這對當時活在越戰恐懼下的美國人而言,戰爭傷亡的影像所帶來的恐懼,左右了他們的生活,而布登在當時彷彿做了有效的宣示,直接向觀眾描繪痛苦的現實,藉以反省媒體在影像上的暴力統治地位。布登不斷挑戰藝術的物理與觀念的界限,反映了當代生活不穩定的現實狀態。布登的行為表演在1970年至1980年創下巔峰後慢慢畫下句點,1980年後其重心轉往雕塑與裝置,並以早期這些具威脅性的表演,重新演繹以巨型雕塑和裝置呈現。
© Marina Abramovic
探索人的本質/節奏0、藝術家在現場  1974&2010
以「行為藝術教母」自稱的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Marina Abramović),是少數現今仍以行為表演活躍於當代藝術舞台的女性藝術家之一。她最為知名的作品之一即是1974年發表的《節奏0》(Rhythm 0),阿布拉莫維奇準備了72 件物品如鞭子、鐵鍊、刀子、槍……等,在現時6小時內,允許現場觀眾對她做出任何不受干預與制止的行為,藉以測試人性的本質,同時也暗示了人們擁有權力後可能帶來難以想像的迫害。這場行為表演在當時引起觀眾注目,觀眾與藝術家共同參與了這項行動,在場觀眾在她身上做出極盡虐待之能事,如把她綁在椅子上,或用刀刃割傷她等,但亦有人為流下眼淚的阿布拉莫維奇拭去淚水。雖然事後有觀眾為此感到抱歉,不知自己為何這麼做。對阿布拉莫維奇而言,這場表演行動幫助她把恐懼表現出來,並從中獲得解放。《節奏0》是阿布拉莫維奇最早的行為藝術系列之一,1973年起她創作了「節奏」(Rhythm)系列,共5件,第一件作品為《節奏10》(Rhythm 10)。
1946年出生於南斯拉夫的阿布拉莫維奇,藝術創作核心在於探討突破身體與心靈的極限,以及藝術家與觀眾間的微妙關係。作品表現形式充滿片段、破碎、非線性、重複手法,並以身體為媒介,藉由每一次行動表現自我與藝術之間的赤裸相對,以及自身對人生、社會和環境的理解。除了《節奏0》代表作,另一件知名之作為《藝術家在現場》(The Artist Is Present),2010年於紐約現代美術館完成。這場行為表演從3月14日至3月31日歷時兩週,一天七小時以上,阿布拉莫維奇每天與陌生觀眾一對一無聲的對望,透過彼此的凝視,感受雙方的情感狀態。
延伸閱讀他們用表演告訴你……10 Performing Arts must Know(下)
陳意華( 112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