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李明維 與心靈之美不期而遇

李明維 與心靈之美不期而遇

這段故事出自伊朗導演阿巴斯(Abbas Kiarostami)的電影代表作《櫻桃的滋味》(Taste of C…
這段故事出自伊朗導演阿巴斯(Abbas Kiarostami)的電影代表作《櫻桃的滋味》(Taste of Cherry)。電影描述一名尋死的中年男子,親自在荒地挖掘坑洞,打算吞服大量安眠藥後躺進墓穴中。他駕車漫駛在市區與郊區之間,一路上,遇見貧窮的工人、年輕士兵、工地守衛、神學院學生和一名在博物館工作的土耳其老人,男子與他們交談,或載他們一程,追問並聽取對方的故事,並詢問對方願不願意協助埋葬他,每段辯證都反映出這些偶遇之人對生死的想法。阿巴斯曾在受訪時說,這部電影談的是生命的選擇。電影叩問人生值得或不值得活,以及為何而活?
電影末段那名上車的土耳其老人,便向男主角述說文首這段回憶。接著,老人問尋死的男子:你要放棄日升日落、天空、清泉和星月之美,以及四季變換孕育的果實嗎?你要放棄這一切、放棄櫻桃的滋味?
李明維《睡寢計畫》.複合媒材互動裝置,木床架、桌櫃.2000/2015。2015年於「李明維與他的關係」展出現場,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第57屆威尼斯雙年展主題展「藝術萬歲」中,台灣藝術家李明維將進行參與式表演裝置藝術計畫《不期之美》,在斯卡帕花園裡無聲地朝觀眾提問:何謂美?我們如何定義美的時刻?曾有人問李明維:「你的作品是藝術嗎?藝術在哪裡?」他的回答是:「你吃蘋果的滋味是什麼?那個就是我要給你的答案。」從阿巴斯的電影到李明維的「關係美學」,不同領域、不同世代、不同國籍的創作者,因為同樣擁有不凡的藝術心靈而產生連結;阿巴斯用電影探索生死命題,而李明維擺設歡慶的盛宴,兩者皆隨機邀請入座的觀眾參與思考,留下如人飲水盡在不言的餘韻。
李明維《晚餐計畫》.複合媒材互動裝置,木台座、榻榻米、黑豆、米、錄像.1997/2015。2015年於「李明維與他的關係」展出現場,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參與式藝術 心靈深戲
1964年生於台灣埔里的李明維,具有加州藝術與工藝學院藝術學士、耶魯大學藝術研究所雕塑創作碩士學位,長年旅居紐約,現居巴黎,這20多年來以創作具有公眾面向、互動性質的參與式藝術(Participatory art)而享譽國際。今年威尼斯雙年展策展人柯里絲汀.馬歇兒(Christine Macel)以「藝術萬歲」作為主題,將展覽舞台還給藝術家以及藝術的本質,獲邀參展的李明維對此表達認同,「藝術不該是為了美術館、藏家、藝博會而生,而是像空氣般自然,在藝術家的吐納之間出現,是後來的機制將藝術商品化。現在藝術似乎走向極端,以數字來看衡量價值,但那對藝術的本質無益。很多雙年展、三年展或藝博會,一進展場有上千件作品,這些作品可能是畫廊的選擇,似乎愈大聲的東西愈好,當一千件作品都是如此時,令人疲勞。」
李明維《補裳計畫》.複合媒材互動裝置,桌、椅、線、織物.尺寸依場地而異.2009/2015。2015年於「李明維與他的關係」展出現場,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最初,策展人柯里絲汀邀請李明維在威尼斯再現《聲之綻》,這件作品於2013年在韓國國立現代美術館首度發表,之後陸續在北京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東京森美術館、波士頓美術館、台北市立美術館展演。2015年12月,《聲之綻》移至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演出,演唱家在展廳中徘徊,隨機邀請一位民眾入座,在展區高矗的石佛及敦煌壁畫前,為其獻唱奧地利作曲家舒伯特的歌曲。《聲之綻》所到之處皆獲得正面迴響,更被《紐約時報》評為年度十大最佳展覽之一,但李明維考量到威尼斯雙年展的時空條件並不適合展演此作,另構思了全新作品《不期之美》。
李明維的參與式藝術作品是開放、流動、充滿機遇且不可預料的,會因為時空差異以及參與者的生命經驗,而發酵出不同的故事,這也是其迷人之處。如風到來的未知,正是李明維作品極為重要的部分。此外,參與式藝術具有遊戲的成分,藝術家在特定時空條件中,以合適的物件建構一處「會面場域」,並制定互動的程序與規則,邀請現場觀眾參與計畫,且互動雙方處於平等的位置,以某種行動為媒介,比如紡織衣物、歌唱、吃食、餽贈禮物等,進行交流。一般而言,遊戲成立的前提是參與者出於自由意志、排除功利目的並能從中獲得喜悅。細思李明維建構的參與式藝術作品,已超越單純獲取歡愉、感到有趣的嬉戲,而較貼近美國作家暨博物學家黛安.艾克曼(Diane Ackerman)所提出的富含浪漫精神的「深戲」:「在深戲時,你的心靈往往會覺得清明、受啟發、接納自我並有其他肯定生命的感受。」
李明維《聲之綻》.複合媒材互動裝置.2013/2015。2015年於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展出現場。(李工作室提供)
在《心靈深戲》(Deep Play)一書中,黛安.艾克曼陳述,「藝術在本質上都是一種儀式,科學的研究和藝術兩者都能教導我們觀看感受的方式,以免我們在這個星球上虛度一生,卻從未注意到山茱萸的綻放、夏夜銀河滿空星斗的燦爛,或是蜻蜓翅膀半透明的翠綠。儀式不會讓一切隱沒屈服在習慣裡,它使一切由平淡升起,和它們為戲,讓它們在陽光之下,供我們歌誦欣賞。」此外,「儀式的本質是要讓事物獲得價值,肯定它的重要性,賦予它神聖感。痛苦的事發生之際,就必須靠儀式撫平我們的傷痛和損失。」這裡所指的「神聖」與一般宗教無關,而是我們在某時某處所體驗到的無形力量,可能引致靈魂的震顫,或者喚醒對美的知覺。透過李明維開啟的心靈深戲儀式,參與者也有所回饋,例如《聲之綻》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展演時,一名受邀入座的中年女子聞歌而泣不成聲,李明維探問才知,聲樂家選唱的舒伯特歌曲正是她女兒葬禮的音樂。在藝術創造的儀式中,人心的傷口可以化為輕燕飛逝,為生命注入巨大的安撫力量。
威尼斯新作 不期之美
李明維的《移動的花園》一作,展品為花卉綿延的桌台,邀請觀眾從中取走一朵,於離開美術館後贈送給一名陌生人,將餽贈的心意傳達下去。此類贈予禮物的行為,到了新作《不期之美》則創造出另一種遊戲規則,這次我們非但不知道會遇見誰,更加入「開啟禮物的時刻」以及「這份禮物將在受贈者身上發酵出什麼故事」兩種未知性。
《不期之美》計畫分成三個階段,首先在抵達威尼斯前,李明維已蒐集了許多關於美的、感人的、親身經歷的故事,並從中挑選十篇,作為贈予參與者的禮物。第二階段則發生在威尼斯雙年展期間,花園主人將在展廳遊走,邀請並引領一名觀眾到花園裡坐上椅子,這時觀眾會被夏夜傍晚的蟲鳴聲環繞─事實上,這都是李明維親自變調模仿再錄製而成的聲音!隨後花園主人將暫時離開,留給觀眾獨處的時刻,或許他會被身周的景致觸動,或許他一頭霧水而起身離去。當主人返回花園時,將贈予這名參與者一份禮物。在李明維的描述中,我們宛若看見詩人Emily Dickinson所言「有一天當夏日正盛,且單單為我」的靜謐時刻,彷彿預示一個美好故事的開頭,然而能否領受這份形而上的禮物,端賴參與者的想像力與感知能力。
李明維《補裳計畫》.複合媒材互動裝置,桌、椅、線、織物.尺寸依場地而異.2009。2009年《補裳計畫》展出現場,朗柏菲畫廊,紐約。(Anita Kan提供)
若計畫到此為止,故事便停留在單純的餽贈與收受關係,於是李明維加註但書,「你可取走這份禮物,但是……」有了轉折,才能讓故事繼續說下去。「希望你打開這份禮物時,是下一個你遇見美的時刻。」因此,第三階段便是觀眾離開花園後,被美觸動心靈的時刻。「當我把禮物給他時,並不知道他會在何時開啟禮物,也許今天、明天、明年、後年,也許直到此生離開都不會打開也說不定。當他打開禮物時,將會與另一個人的美不期而遇。他會有什麼反應,以及後續的故事,我也不需要知道。但這些年有很多故事反饋回來,當我們送出一個不期待回饋的禮物時,將會獲得更多東西。」
多數藝術展會標舉金錢價格、成交量和參觀人流,李明維的作品則幽靜地對喧嘩的數字提出反動。如果按照《不期之美》的規則與限制,一小時可能只容兩位觀眾參與,亦即每日展覽開放期間,獲邀的參與者僅約16人,排除了人潮圍觀的盛況。單純的遊戲追求熱鬧與娛樂性,而儀式性的「深戲」引導觀眾安靜地與自身相遇,帶來心靈治癒、醒覺與提昇的感受。
威尼斯雙年開幕當天,花園主人李明維將送出第一份禮物,而這名幸運的受贈者,即富邦金控與富邦藝術基金會的執行長翁美慧,富邦金控與富邦藝術基金會正是藝術家赴威尼斯參展的贊助單位。約20年前,翁美慧便在美國看過李明維的《魚雁計畫》,也還記得《晚餐計畫》空間中的光線和榻榻米,兩人相識甚早,「他的作品有一種很細膩、優雅、安靜、有趣的氣質,與他相處後更是覺得如此。他探討的是人與自己的關係。如果一個人連和自己的關係都未如此深刻地想過,那麼和別人的關係又算什麼?」在翁美慧眼中,其作品最珍貴之處,在於探討「人生真正的幸福」。
李明維(右)與富邦金控與富邦藝術基金會執行長翁美慧的合照。
舊作重現 補裳計畫
除了令人期待的新作將於斯卡帕花園進行,也會在軍械庫展場重現2009年於紐約發表的《補裳計畫》,這件作品現為曾文泉先生收藏。李明維的參與式藝術計畫,真正的「媒材」或許是人,人的情感、記憶、觀點和生命經歷,這也使得收藏不易,藏家只能收存構成展出場域的基本物件。另考量到海外參展所費不貲,因此展覽現場多半以原件復刻呈現,畢竟硬體只是「容器」,真正的藝術精髓在於參與計畫的精神,這次帶到威尼斯雙年展的桌子,便曾經歷過東京森美術館、台北市立美術館以及紐西蘭國家美術館巡演。
威尼斯雙年展期間,李明維將化身補裳人坐在長桌前,接受陌生參與者交託給他的破損舊衫或織物,這些曾經貼合身體及生活的物件,因為它的來歷或長年使用,而積澱沾染了回憶的重量,使其具有超越實質功能的情感價值。邊縫補邊交談的互動行為,不但延續物件本身千絲萬縷的故事,也繫結人與陌生他者之間的信任關係。他以鮮豔色線修補破損,彷彿為傷口縫上「殺不死你的,都使你更堅強」的燦爛勳章,讓那處修補痕跡稚氣快樂地歌唱。有時我們不見得想再穿上這件衣服,而是想從織物的裂痕找到回憶的入口,藉由藝術家制定的場域以及互動過程,而覺得自己「被修補了」。
按《補裳計畫》初始設定,這些修補的織物將置於現場,與遍布牆面的線軸連結交纏直到展覽結束,然而威尼斯雙年展長達6個月,且與會者來自世界各地,多半在此暫留,要求參與者在展期結束時特地搭機飛來取件,似乎較有難度,因此遊戲規則也隨之調整。如果參與者希望提前取走縫補後的衣物,那也無妨,李明維提出折衷機制,行前已收集上百件需要縫補的織物,開幕時展位即已布置繁複的織線,進入運作中的補裳狀態,期間這100多件織物將留在現場,再慢慢添加新參與者交託的物件。策展人柯里絲汀希望觀眾走入軍械庫看見的第一件作品,就是連繫人心的《補裳計畫》,李明維笑說:「所以一進去軍械庫的入口,就會看到我傻傻的坐在那裡補衣服!」
李明維《聲之綻》.複合媒材互動裝置.2013/2015。2015年於「李明維與他的關係」展出現場,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此外,李明維預計今年6月在法國龐畢度中心展出《如實曲徑》,此為2年前為台北市立美術館「李明維與他的關係:參與的藝術」巡迴展特別構思的作品。將有一名舞者在散落稻穀的展廳遊走,拂掃穀粒並與之共舞,期間將由7名巴黎舞者及2名台灣舞者輪流展演,也期盼藉此讓台灣優秀的表演藝術家被世界看見。這件作品靈感始於一次緬甸之旅,寺中人持帚淨掃地塵,讓信徒可以赤腳進入佛寺參拜,藝術家將佛寺般聖潔的氛圍移轉至美術館中,讓民眾透過藝術形式獲致神聖感受。除了在威尼斯展出兩件作品、必須在花園主人和補裳人兩種身分之間轉換,李明維還得於五月底飛往龐畢度中心參展,遊走於世界各地的他,這次將在威尼斯與巴黎之間走出一道幽眇曲徑。
關於幸福
九○年代末,李明維就讀耶魯大學期間,便開始以日常的行住坐臥、人與人的社群關係、人與自己的內省關係,構思參與式的藝術計畫。人們每天飲食、睡寢、散步、與人交談,這些生活中再熟悉不過的行為,透過在特殊場域儀式性地展演,賦予參與者新的感受方式以及內觀生命的契機,例如《晚餐計畫》和《睡寢計畫》皆是。其中令人感到有趣的是,人有時在沒有利害關係的陌生人面前更易袒露心事與祕密。2001年美國發生911攻擊事件,國際局勢動盪,類戰爭的不安氣氛滲入日常生活,如烏雲般盤旋在旅居紐約的李明維腦海中。時隔4年,他前往玻利維亞高原沙漠旅行,荒涼地景使他聯想到畢卡索控訴西班牙內戰的經典《格爾尼卡》,這也轉化成他於2006年發表的《如沙的格爾尼卡》計畫,他邀請觀眾赤足走在自己鋪陳的沙畫上,以流變的沙丘書寫歷史的生成、破壞及重生,且計畫從早晨至日落,也蘊涵天道循環與生命無常之意。
從2015年起旅居巴黎的李明維,又一次直面恐怖攻擊,這次他見識到「美」可以是一種克服悲傷與恐懼的力量。「巴黎恐攻之後,再過一個星期的周末,我們預定要去聽歌劇,原本心想不如取消,後來收到一封e-mail,請大家盛裝出席。所以我還是赴約了,那是一個拿破崙三世時期建造的宮殿式金碧輝煌的劇院,一踏入空間,裡頭布滿上千朵玫瑰、杜鵑和牡丹,全部盛開,女士們皆身著盛裝,男士們都穿著燕尾服。那天歌劇唱完,雖然是一齣悲劇,但大家起身不停鼓掌並互相擁抱。法國人是以美的事物來面對恐懼,讓我非常感動。」
李明維也不吝分享他每天在巴黎生活建立起的「個人日常儀式」:每天晨起去游泳,早餐是可頌與咖啡,接著上法文課,下課後預習明日的進度,午間小憩以及處理公事雜務,下午盡可能戴上耳機在巴黎的街道散步兩小時,一隻耳朵聆聽法文電台,一隻耳朵聆聽周遭人群對話,比方說等紅綠燈時,如果他恰巧聽懂了一個母親與小孩的對話,就會非常開心。傍晚採買海鮮和沙拉,回家備妥晚餐,與親愛之人邊用餐邊聊聊天,度過寧靜美好的夜晚。好好生活,或許這便是藝術家最珍惜也最重要的事,也在這專屬個人的日常儀式中,藝術被豐饒、細膩、敏感的心靈與感官孕育創造出來。
台灣藝術家李明維獲邀參加今年威尼斯雙年展主題展。(李工作室提供)
李明維回憶,就讀耶魯研究院時,授課的極簡主義藝術家Roni Horn對他影響甚深,Roni Horn的藝術靈魂從森林裡的散步而來,從偶拾的一顆石頭而來,因其敏銳的心靈而使得尋常事物之美纖毫畢露。此外,在耶魯課堂上進行的辯證、討論、腦力激盪,也給予他很大的收穫,「這種辯證訓練對於創作很重要,但是我要超越那個東西,如果卡在辯證的機制中,作品會很乾,會變成理論式的作品。我希望作品的牆上說明很少,就是一個短短的提示,而作品本身是比較豐富的。把辯論思考放到旁邊,但不是忘掉,以一種比較天真的狀態去創作,作品才比較活而不是那麼乾。」
美國文學家馮內果(Kurt Vonnegut)於一次受訪時,被問及「你在何時何地最覺幸福?」他回:「大約十年前,我的芬蘭出版商帶我去他國家永凍層邊緣的一間小旅舍。我們散步時發現結凍而熟透的藍莓叢。我們把果子放在嘴裡化冰。感覺就好像真有一股力量要我們喜歡現在置身的這個世界。」而李明維的作品也有一股力量,不期而至,讓人相信,這是一個內在仍住著純真赤子、深愛世界且由衷感到幸福的人才有可能反饋創作出來的美,也正是這種溫柔敦厚之美,才有能力觸及人心之中最隱微深刻的傷口,修補人與自己、與他人、與世界之間的關係,而使我們更接近人生真正的幸福一些。
「一日早晨,黎明之前,天色猶黑,我開車帶上一條繩索,決定結束自己的生命。我找了一棵桑樹(mulberry tree),將繩索拋到樹枝上,卻屢屢失敗,只好爬到樹上纏結繩索,手不經意觸摸到柔軟的桑葚。我嚐了一口,味道甜美多汁,於是我一顆接一顆吃了起來,突然間,太陽從山峰升起照拂茵綠的大地,多美的一幕!接著,我被一群正要去上學的孩子吸引了,他們看著我並停下腳步,要求我搖晃果樹,並撿拾墜落的果實吃了起來。我感到快樂。我採集這些桑葚並帶回家,彼時我的妻子仍在睡夢中,而她醒來後也享受果實甜美的滋味。一顆小小的桑葚拯救了我的生命……。」
李明維《移動的花園》.複合媒材互動裝置,花崗岩、水、鮮花.1200×134×60 cm.2009/2015。2015年於「李明維與他的關係」展出現場,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游如伶( 37篇 )